壽險和金融業者在投資和自用的雙重需求下,近年也積極投入商用不動產市場,實價登錄顯示,11月元大證券和元大商業銀行一同完成出售位在承德路三段的「元大金控承德大樓」,總共18億元,由投資公司接手,原址的元大股務代理部則搬遷到大安區自有商辦。(陳韋帆)
房市在政府打炒房下,隨著2024年進入尾聲,房仲全聯會今(3)日舉辦年末記者會,房仲全聯會智庫對總統賴清德提出四大建言,會長張欣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打造一個資訊透明、住者與租者都友善的居住環境,同時還給房地產業者一個穩定及永續發展的市場空間。(陳韋帆)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全國房屋稅籍的平均屋齡為33年,不過住宅買賣的平均屋齡為28.5年,顯示若能力許可與市場有足夠供給狀況下,民眾還是偏好購入屋齡較新穎的房屋,其中差距最大的是桃園市,桃園市平均屋齡28.2年,但今年第二季的住宅買賣移轉平均屋齡僅19.5年。
銀行房貸吃緊狀況短期難以解除,加上央行919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國內5大房仲業者包括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台灣房屋、住商不動產以及中信房屋,11月交易量皆年減超過30%;但若與今年10月相比,除了住商不動產為月減,其餘皆成長,市場有回溫趨勢。
今年7月起,銀行房屋貸款傳出滿水位,央行實施「限貸令」,加上9月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打炒房,也讓預售屋市場出現解約潮;根據統計,過去3個月內,七都共有349件預售屋解約。有房產專家指出,這波解約潮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很大空間,屋主不降價已經不可能,建議自住客買屋可以慢慢挑選,不用急。
今年產業投資活動熱絡,企業增產擴廠動能強勁,包括台積電、美光等指標大廠為把握市場商機,都加緊腳步買廠擴產。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台中隱形冠軍產業群聚,在地廠商加碼投資,帶動廠房、工業土地交易量,今年億元以上大型工業不動產交易頻傳,累計交易金額已突破60億元。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公布10月分數45.3分,為連續第3個月下降,燈號為綠燈,住展雜誌表示,此為今年3月股市帶動房市熱潮以來最差表現,利空罩頂不言可喻。
央行9月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堪稱史上最嚴管制措施,立委今天關切是否恐釀斷頭潮;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央行管制措施是端視市場整體情況而推出,且為避免殃及無辜,也設有例外性的規定。至於是否會發生斷頭,應該是購屋者「槓桿有點過度了」。
受到銀行房貸緊縮和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影響,對於即將交屋的預售屋屋主而言,恐怕將面臨銀行房款不足的情況。永慶房產集團統計新北市11處熱門重劃區,推估2025年的預售屋交屋量將近6000戶。其中,板橋江翠北重劃區和新店央北重劃區,推估2025年都將有超過800戶預售交屋量。在銀行持續緊縮房貸下,恐對兩區域的預售市場造成較大衝擊。
台灣房價高漲,儘管七月傳出銀行房貸滿水位、央行祭出「限貸令」,甚至是919的第七波信用管制,讓市場買氣趨冷凍,但房價仍未見下修跡象;對此,專家預估年底至明年全國房價大致會在平盤游移,大致在±5%之內。
台灣近期商業不動產市場熱絡!為了提升員工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環境舒適度,許多企業砸下重本大改造;國內商仲龍頭、仲量聯行就看準商機,率先推出綠裝修服務,從源頭降低建物各階段的碳排放及環境影響,讓員工滿意度從74% 提升至95%,每年還節省超過1100度電,降低4.1%的營運成本。 仲量聯行台灣董事總經理侯文信以大型百貨商場為例,初期維修管理即可協助節省3至5%電費,如進階投入老舊設備汰換、更新,可省1
從今年7月開始,銀行房屋貸款傳出滿水位,央行實施「限貸令」,9月19再升準不升息,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除了降低貸款成數外,更擴大至全國,讓市場買氣急速冷凍,各大房仲業者10月業績直接「腰斬」,對此,台中就有在地網友,分享南北邊海嘯過後的新案趨勢觀察,直言現階段,房價「崩盤」機率低。
台灣近年房市交易火熱,好的地點與建商,甚至出現民眾、投資客在開賣前,漏夜排隊,還有抽籤、秒殺等亂象,讓真正想買房的民眾,只能乾瞪眼,引來央行出手祭出信用管制;尤其是919的第七波信用管制,除了降低成數外,更是跨大的全國,市場買氣急速冷凍,連前幾年台南曾經漏夜排隊的預售案,現在都出現平轉釋出,引起眾人熱論。
7月傳出的銀行房貸滿水位危機至今未解,加上9月央行又祭出第七波打炒房政策,讓房市大震盪,買氣明顯衰退,預售市場上半年屢見新案快速完銷,如今大不如前,彙整北北桃竹在7-10月推出之新案,由建商公布完銷資訊,4個月來共8案告捷。
美國政治大變天,前總統川普確定回鍋白宮,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且共和黨也在「紅潮」帶動下奪得國會參議院控制權,還有望保住眾議院多數,邁向完全執政,全球經濟市場,未來走勢也成為眾人關注焦點,而台灣房市方面,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川普保護美國主義措施回歸,高關稅政策將使全球供應鏈持續施加壓力,台灣恐怕也難置身事外。
中央銀行今年第3季祭出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再加上近期銀行房貸水位拉「緊」報,市場上各種利空消息接連傳出,使得房市瞬間降溫,交易量大幅縮減,不少民眾都認為房市即將轉為空頭,房價也有可能應聲下跌。針對這些觀點,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實價登錄,對比歷次央行推出房市管制措施前後的房價變化,數據顯示,過去六波房市信用管制,房價上漲與下跌各出現3次,但從長期趨勢來看,房價整體仍然持續上揚。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5日靠著威斯康辛州的10票,率先拿下277張選舉人票,提前打敗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確定當選美國總統,重新入主白宮,並成為美國史上「就任時」年紀最大的總統。至於川普當選,是否會對於台灣房地產有影響,專家認為,台灣第四季不動產的景氣,還是回到央行貨幣緊縮政策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川普當選,影響性相對較小,不過商用不動產需求樂觀。
自從央行今年9月祭出第七波房貸信用管制的打房措施後,目前無論中古屋或預售屋市場,來客數可說是腰斬再腰斬!近期市場普遍心存觀望,擔心央行12月是否還會再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對此,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向央行喊話,第七波信用管制打炒房成效未定,不建議再推第八波。(記者:簡浩正)
許多長輩年老時會更換住宅養老,因此往往把舊居出售,部分惡質的房仲便鎖定這些不善於自行查找房價資訊的長輩,以「假行情、真低賣」的手法蒙騙,故意提供低價交易資料,誤導屋主以低於市場行情的賤價出售房屋。曾有屋主賣房時,遭到惡質房仲蒙蔽交易資訊,險些虧損百萬元的房價,所幸後來屋主遇到永慶房屋楊語謙經紀人協助,才順利以正常價格出售,挽回200萬元差價。
房價高加上少子化,2房小宅成市場熱門,近期就有位在竹科上班的網友透露,妻子懷三胞胎,未來五年想換成四房,但加車位約6600多萬,銀行只願意貸款四成,加上未來可能因為工作調派,需要賣房,好奇詢問網友們,是否該下手?
2024年預售房市在台灣經濟發展穩健、企業投資熱絡、以及低利環境持續的背景下,表現相當亮眼。雖然自今年8月起出現銀行不動產放款比重創新高,各大銀行緊縮房貸銀根,加上央行8月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讓預售市場買氣明顯降溫,但是今年預售市場前8個月的表現,已經逼近2023年全年的數據,顯示今年預售市況相當暢旺。
從七、八月銀行滿水位、「限貸令」,到九月央行升準存準率,並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讓房市買氣大幅下降,市場進入寒冬,更有不少人揣測,若央行管制持續,房價恐怕會開始出現鬆動,不過會從哪裡開始呢?房產學者章定煊表示,從各地建案近來銷售率變化來看,新北跟桃園市機會最大。
央行上月祭出第七波打炒房政策,降低第二戶貸款成數,且擴大至全國適用,以至投資客慢慢散場、自住客與首購族成了主力,自媒平台「35線上賞屋」就看準市場需求,創建了首個涵蓋全台的房地產認證聯盟「35大聯盟」,且不拘品牌,共同打造更具保障和信任的交易環境,讓購屋的「小白」們減少交易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