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警鐘響起,住展統計,11月房市六大指標呈現「一升、三降、二平」,其中預售屋推案量分數上揚,待售建案個數、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分數下挫,新成屋戶數、議價率分數持平。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11月預售案推案量大幅攀升3百餘億,但房市買氣低迷,如何縮小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成為建商推案一大考驗。(記者:陳韋帆)
父母同意贈與房地產,節稅技巧很重要!一名女子近期要買下父親的千萬房產,女子決定利用爸爸一年244萬的贈與稅免稅額,另外「房貸」756萬,將款項給予父親買下房子,孰料這個步驟問題竟然很大,且很有可能會被國稅局找上們,要求支付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近年頻傳不動產詐騙!擁有不動產的地主或屋主,在不動產買賣過程中,只要一個不小心,不動產就有可能被移轉,甚至還有可能看似無事,實則已被不肖人士拿去進行貸款,導致嚴重財損。對此,土城正業地政士事務所鄭文在表示,「要防範不動產產詐騙,可為自己設定三道防範,讓自己的財產無憂。」(記者:陳韋帆)
打房、升息影響下,房市明顯冷卻,但台中似乎絲毫不受影響,根據六都地政局1~10月移轉量資料,台中市達4.1萬棟、年增5%,其他五都則下滑3~10%不等,明顯獨熱。對此,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在買氣持續活絡下,建商也在台中持續推案,絲毫未有減弱跡象。」(記者:陳韋帆)
今年各方利空消息衝擊台股,許多民眾認為將進一步影響房市,房仲業者統計內政部買賣移轉資料以來,9次股災當年與其前後年買賣移轉量後發現,1995年中共試射飛彈、SARS、2008年金融海嘯、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這5次股災後一年的買賣移轉棟數增加,但其它4次股災後交易呈現減少,顯示股災與房市成交量並不一定正相關。(記者:陳韋帆)
遺產糾紛多,如果是兄弟姊妹共有土地,想要賣地又想免除糾紛,該怎麼做呢?正業地政士事務所鄭文在表示,「撇開感情面,依法處理其實不難,只要如同一般不動產買賣,委由仲介銷售,待找到買家後,公告給其他共有人知道即可。」(記者:陳韋帆)
地價稅一年繳一次,如果有房屋買賣,當年地價稅是誰繳?前屋主還是新屋主?還是依比例繳納?近期就發生一個情況,小王(化名)向買了一間二手屋,他比例給予前屋主3個月稅金3千元,結果入住後竟又收到前屋主的地價稅單,一怒之下打電話問地政士,「怎麼回事?要我繳兩次?」事後才發現是一場大烏龍。(記者:陳韋帆)
10月進入尾聲,永慶、台灣房屋、中信、住商紛紛交出本月成績單!交易量持續緊縮,永慶、中信、住商分別年跌31~37%不等,僅台灣房屋一枝獨秀,年跌低於1成,9.9%,信義房屋則因上市櫃,公司財報尚未出爐。彙整各大房仲分析,「在利空齊聚的現下,房市前景不容樂觀,但也反映議價空間逐步變大,不再是賣方市場,買賣雙方逐漸平衡。」(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