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2月北台灣新建案市調出爐,新建案景氣六大主要結構,「預售屋推案量、待售建案個數、來客組數」上升,「議價率、成交組數」下滑,「新成屋戶數」持平。換句話說,有意購屋者變多,但房價仍高,且建商、代銷價格過硬,也導致出現叫好不叫賣的現象。(陳韋帆)
大台北2023年最俗預售屋出爐!根據住展統計,台北市最便宜預售屋為北投的「文藝復興」,最低單價55.5萬/坪,新北市則是金山的「築馨園」,最便宜單價19.8萬/坪。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房價水漲船高,雖仍有價格友善的建案,但購屋族仍應看清區位,確認自身需求,避免宜居性、增值性受限。(陳韋帆)
「囤房稅2.0」將於今年7月上路,建商餘屋課稅稅率也大幅攀升,根據住展雜誌統計,目前北台灣新建案待售餘屋共6607戶,前三名分別為新北市2596戶、桃園市2046戶、台北市903戶,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面對政府打炒房政策「預售屋禁轉」、「囤房稅」的前後夾攻,考驗著建商緊急應變能力。(陳韋帆)
台北小宅單價再創新高!實價揭露,大安區建案「大陸耑岫」頂樓戶,20.8坪以總價4599萬成交,拆算單價約220.8萬/坪,創小宅新天價。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台北人就連想住個小宅都高不可攀,只能說現在想當台北人真不容易。(陳韋帆)
住展發布12月房市調查,相較11月,六大指標中,「新成屋」上升,「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持平,「預售屋推案量、來客組數(周)、成交組數」則紛紛下滑。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總統大選將至,建商、買方皆呈現安靜狀態,不排除選後,建商推案將有動作,畢竟無論何黨當選,都可期待今年房市龍飛鳳舞。(陳韋帆)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2月15日,北北桃竹有規劃車位的新建案(不含透天建案),約76.3%規劃全平面車位,約11.2%規劃全機械車位,並有12.5%建案,同時規劃有平面與機械車位。與去年全年相比,北北桃竹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小幅下滑0.1個百分點,全機械車位建案占比下降2.3個百分點,平面、機械車位混合建案占比提升2.4個百分點。(陳韋帆)
建商求生欲驚人,一招就追回政府打炒房所打下的買氣!實價揭露,今年9月全國預售屋買契約8700件,雖然不如近年高峰的1.1萬件,但明顯出現回溫跡象。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政府打炒房修法期間,建商們紛紛祭出「低訂簽、工程期零付款等方案」吸引首購、自住進場,對抗打炒房已出現成效。(陳韋帆)
住展最新市調出爐!11月北台灣預售屋市況,「推案量、議價率、成交組數/周」微升,「待售建案個數」持平,「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下滑。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總統選戰激戰中,但北台灣整體買氣仍不弱,惟高資產族們轉向觀望縮手,北市豪宅買氣如同被送進冷凍庫,僅剩個案表現突出。(陳韋帆)
建案鳥籠化持續中,據住展統計,截至今年11月24日,北台灣7縣市共89建案有規劃2房型,坪數14~20坪不等,而最小的14坪,扣除公設後,實坪剩不到10坪。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迷你2房具低總價優勢,近期銷售表現穩定,也讓建商持續推出。(陳韋帆)
今年北台灣整體新建案推案量下滑,不過都更、危老推案量仍持續成長。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1月15日止,北台灣老屋重建(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推案量為2,375.8億元、年增5.5%。(陳韋帆)
北台灣看屋潮回來了!根據住展資料,房市六大指標「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分數上升;議價率分數持平;預售推案量、新成屋戶數、待售建案個數分數下滑」。房價未降,看屋人潮卻反彈回升?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看屋人潮多是擺明態度等降價,實際成交熱度較高的建案,仍以相對低價建案為主。(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目前台北市全區銷售中、平均開價最低的建案,出現在北投稻香路一帶,平均開價47萬元/坪,且與2021年平均開價相比,每坪便宜8萬元。其他相對低價路段如萬華西園路二段、文山指南路三段,都還有平均開價6字頭的建案銷售中。(記者:陳韋帆)
北台灣1月房市調查出爐!房市構成的六大指標中「新成屋戶數變多,待售建案個數、成交組數持平,預售屋推案量、來客組數、議價率則下滑」。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進入新建案市場傳統淡季,年前市場供給量縮減,整體市況因缺乏新案拉抬,平均人氣稍降,買氣則與上月持平。隨著年後新案陸續推出,市場將在指標新案進場,發揮集客效應下升溫,但人氣要成功轉換成買氣,仍需等到買賣間的價格角力賽拼出勝負。(記者:陳韋帆)
2022年Q4預售屋、新成屋房價統計出爐!根據住展資料,北台灣去年(2022年)Q4新成屋、預售屋房價平均年漲幅約15.2%,較去年Q3減少2.9個百分點,漲幅未再創波段新高。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隨著各利空因素產生的阻力越來越大,去年Q4房價漲幅收斂。(記者:陳韋帆)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北台灣約195個新建案總銷逾20億元,其中164個交由代銷銷售、31個指標案由建商自建自售。住展指出,觀察指標案分布,台北北投、新北三重、桃園市區、竹縣竹北的自建自售指標案較多,四區皆屬於近年房市發展熱絡、買氣相對穩健的「戰區」。(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在今年初三讀通過,然而,去年政府打炒房風聲鶴唳前,到底發生什麼事?住展統計,2022年北台灣預售推案前十大行政區總案量近6千億元。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當初不少建商嗅得先機搶先推案,但市場買氣仍差,建商未售出,投客未轉手的案子,恐將成為海嘯「套」房第一排。(記者:陳韋帆)
住展12月房市調查出爐!房市六大指標,呈現「四升、二平」,預售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分數上揚,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分數持平。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指出,部分建案開價降低,吸引撿便宜心態客戶上門,所以買氣稍有回籠,但並非代表實際成交價降低,且高價建案仍進退兩難,房市依舊危機四伏。(記者:陳韋帆)
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北台灣十大代銷依序為海悅、甲山林、新聯陽、新高創、新理想、創意家、信義、璞園、圓石灘、甲桂林。上述代銷業者總接案量達6,004.1億元,占北台灣總推案量約五成。(記者:陳韋帆)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22年十大建商(依推案量計)依序為寶佳、茂德、興富發、愛山林、華固、中悦、璞園、麗寶、尚志、冠德;前十大建商推案量介於148億元至1,068億元,寶佳以破千億元的年度推案量,五度奪下推案王寶座。(記者:陳韋帆)
政府修法限制預售屋換約,讓部分消費者開始考慮買新成屋,但新成屋有比賣「未來價」的預售屋便宜很多嗎?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12月底預售屋、新成屋成交均價,目前宜蘭縣新成屋平均成交價比預售屋建案貴5.2萬元/坪,北台灣其他縣市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縣市,則是預售屋建案平均成交價高於新成屋建案,價差最大為新竹縣市5.1萬元/坪,最小為基隆市,僅差2,000元/坪。(記者:陳韋帆)
虎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年房市在升息、資金出走度過,年底再來個《平均地權條例》一審過關結尾,預售屋整體市況明顯不如去年。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12月16日止,北台灣完銷建案(2022年公開且完銷的建案)共計150個,較2021年(279個),大減逾四成。(記者:陳韋帆)
央行、金管會打炒房措施見效!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12月9日止,北台灣房貸成數8成以上的高銀貸建案(指銀行房貸成數8成以上,不含信貸、建商公司貸),共計238個,僅占整體建案約25.4%,不僅較2021全年大減約20.75個百分點,更是2017年以來新低紀錄。代表今年每4個新建案中,僅剩1個建案提供高銀貸方案。(記者:陳韋帆)
房價越來越貴,不少建商將坪數縮減,降低總價,這樣就能賣掉嗎?恐怕太小就沒人想買。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北桃竹1房型建案規畫佔比明顯縮減,全部低於1成以下,即使市房價最貴的台北市,也僅佔8.8%、年減3.4%,顯見消費者並不會盲目追求一定要買房,空間過小不宜居的房型,寧可不買。(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