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就是爛,官方數據出爐!據六都地政局資料,六都3月買賣移轉棟數年跌2成1,另統計第一季(1~3月)年跌2成3。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新青安引爆的房貸之亂、金龍風暴、川普風暴,三大利空齊至,接下來還有升息隱患、股市動盪,兩顆未爆彈要面對,對房市持續雪上加霜,第二季房市依舊不容樂觀。」(陳韋帆)
央行今(20)日Q1理監事會,不升息也未有進一步信用管制,這次真的不打房了?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此次「以金檢取代第8波信用管制」,房貸族已經感受申貸難度加大,條件也不如過往,更重要的是,「以房養房」的人還有被「斷金流、裁罰」風險也大幅提升。(陳韋帆)
央行今(20)日下午將召開2025年Q1理監事會,面對川普關稅戰來勢洶洶、國內房市買氣翻轉,央行下一步會有什麼動作呢?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在川普風暴下,已有下行風險,台灣也不例外,央行此次應傾向於不變或寬鬆政策,而民眾自己要有危機意識,不要只是聽官方說法,做人一定要靠自己、靠自己最實在。」(陳韋帆)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5第一個月敲響房市喪鐘,燈號轉為衰退黃藍燈,這是2022年連續升息利空後兩年來首見慘況,分數剩39.8分,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1月適逢農曆年節,傳統上購屋意願延至年後,加上整體環境偏空,天候寒流一波波也吹散人潮,目前房市未見明朗,買盤呈現觀望氛圍,仍有不少量體待消化,房市恐觀察至下半年。
壽險資金南向潮來了!今年1月金管會宣布調降不動產收益率標準,下降至2.545%,壽險業也在同月出現了多筆南部廠商辦、土地交易。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央行2022年起多次升息,導致壽險最低收益率上升至2.97%,持有商辦只能陸續脫手,金管會1月宣布調降最低收益率,也讓壽險資金有了出口,南部已揭露多筆交易。(陳韋帆)
央行9月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堪稱史上最嚴管制措施,立委今天關切是否恐釀斷頭潮;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央行管制措施是端視市場整體情況而推出,且為避免殃及無辜,也設有例外性的規定。至於是否會發生斷頭,應該是購屋者「槓桿有點過度了」。
從今年7月開始,銀行房屋貸款傳出滿水位,央行實施「限貸令」,9月19再升準不升息,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除了降低貸款成數外,更擴大至全國,讓市場買氣急速冷凍,各大房仲業者10月業績直接「腰斬」,對此,台中就有在地網友,分享南北邊海嘯過後的新案趨勢觀察,直言現階段,房價「崩盤」機率低。
近年政府打炒房,數度祭出信用管制與升息,但不動產放款金額續創新高,違約率則持續下探!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9月建商的建築貸款融資餘額逾3.8兆元,消費者購屋貸款餘額也超過10.8兆元,雙創歷史新高!逾放比則續創歷史新低,9月建築貸款逾放餘額僅8.6億元,逾放比0.02%為史上最低,購屋貸款逾放餘額67.5億元雖較上月略增,但逾放比率仍為0.06%的歷史低點,顯示不論是建商還是一般消費者,現階段的
年初至今房市多頭,致使政府稅收大補血,住商機構觀察財政部數據,全台1~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共達437.6億元,其中以台中市達81.9億元位居六都稅收王,另觀察漲幅則以桃園市成長逾1.2倍最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今年1~8月雖有央行升息、申貸排隊等風波,惟市場新規大致底定,強化買賣雙方交易意願,促進全台稅收大漲。
央行昨(19)日決定升準不升息、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擴大房市管制措施在出拳力道堪稱史上最重,不僅首次針對有房子、沒房貸族群納管,央行總裁楊金龍更直言「要讓投資客、投機客知道不是想要貸多少就可以!」專家推估,未來購屋者可能面臨需準備大量自備款與貸款成數不如預期的困境,買房違約、進入法拍的情形更可能大幅增加。
央行今天決議升準不升息、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雖然擴大房市管制措施在預料之中,但這波出拳力道堪稱史上最重,不僅首次針對有房子、沒房貸族群納管,央行總裁楊金龍更直言「要給投資客、投機客一個lesson(教訓)」。
中央銀行今(19)日宣布升準不升息,同時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視為史上最重房市管制政策,其中,首次將名下有房者納入管制,針對有房子、沒房貸的族群,購屋貸款列入無寬限期,意味著繼承房產族群同步納管。
近年高齡者寄望以「以房養老」模式,讓晚年過得更有餘裕,惟受央行升息影響,住商機構據金管會以房養老貸款數據統計,全國第二季新增核貸件數、新增核貸額度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呈下滑,其中新增核貸額度更少約2.48億元,減幅達15.1%。(陳韋帆)
央行今(13)日宣布第二季利率凍漲,選擇採用信用管制加嚴,房仲龍頭之一的永慶房屋罕見說了重話,「產官學普遍都認定房市有過熱疑慮下,央行卻維持利率不變,打炒房決心『雷聲大雨點小』,估計下半年房市持續『價量齊漲』機率高。」(陳韋帆)
新青安貸上路後房市買氣熱絡,引發官方祭出新的打炒房措施!央行今年Q2的理監事會議,雖然利率凍漲,但發佈了第六波信用管制,將特定地區第2戶貸款成數上限降為6成,但並未擴大管制範圍,也沒有下修豪宅的總價認定標準,管控力道較預期溫和。(陳韋帆)
央行今(13)日召開今年第二次理監事會,會後宣布明(14)日起將實施第六波信用管制,六都與新竹「第二戶限貸令」將從7成降至6成。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貿然緊縮恐引發購屋糾紛潮,理應不溯及既往!」(陳韋帆)
全台房市熱度不斷升溫,各地還湧現預售屋排隊潮,政府未來將被迫延續「新青安貸」政策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政府的政策不會永遠不變,只有一變再變,如果迷信政府會被迫上車,稍有不慎,荷包就會死得很難看。(陳韋帆)
央行自2022年以來的升息循環,也讓國內法拍量出現波動。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資料,國內今年首季法拍移轉量達902棟,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10.5%漲幅,其中以新北市達194棟位居六都冠軍。(陳韋帆)
指標建商宣布大舉進軍商辦,而「住宅類建照」核發數量也創七年新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房市雖說延續去年底「新青安」貸款熱度,不過土建融管制仍在,且各界預測央行將進入升息循環,建商推案腳步明顯放緩。(陳韋帆)
央行今年Q1宣布升息,讓不少剛買房子的網友哀號遍野,也有人想到,如果「轉貸新青安」成功,是否升息成本就可以轉嫁國庫?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先不談成功機率渺茫,光是轉貸成本至少2~3萬起跳,後續利率也有可能比一般銀行高,房貸利息支出更多,不一定比較划算!」(陳韋帆)
台經院今(25)日舉辦4月總經預測暨景氣動向記者會,針對房市部分,會後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市況部分,則在新青安貸、民眾預期通膨、股市維持高檔、打炒房氛圍淡化等四大因素下,買氣持續熱絡,暫不見反轉趨勢;營建類股部分,除了上述四因素外,亦有各項公共建設持續推動支撐,故近期持續創高。」(陳韋帆)
2024年Q1「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出爐,六都與新竹縣市年增幅6~12.9%不等,其中,又以新竹縣市漲幅12.9%最高,力壓六都,若進一步觀察近5年市況,新竹漲勢同樣遠超六都,2022年Q1,年增幅達35.5%,相當驚人。(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哪一項政策才能有力調控房價?根據房仲平台我家網市調(回收404份有效問券),今年Q1市調,第一名「升息」25.5%、第二名「平均地權條例修法」24.1%、第三名「囤房稅2.0」、第四名「第二屋信用管制」19.1%,其它則是認為「豪宅限貸令」、「土融限期開發」、「豪宅稅門檻下修」有影響。(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