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交易量急凍,房仲家數、從業人數卻創歷史新高!據內政部資料,今年2月,不動產經紀業9,796家、在職經紀人及營業員7.5萬人,雙雙創歷史新高。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7-11在去年才站上7千家,如今房仲店面比7-11還要多,如今房市翻轉僧多粥少,後續倒店潮、轉職及失業潮隱有降臨趨勢,創高的數字恐怕也會成為這波多頭結束後的最後一舞。(陳韋帆)
內政部公布2024年全台房市交易量35萬0525棟,創近11年新高,比較前年30萬6971棟增長14.19%,全年交易量增長集中在上半年,增長幅度達27.2%。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示警,今年房市交易量很可能創近七年新低,而上半年量縮的幅度也會超過三成,海嘯第一排就是靠交易量維生的房仲業。
宜蘭地王再度連霸23年!根據宜蘭縣政府2025年度公告土地現值於1月1日正式公告,羅東鎮民權路與公園路間的路角地,繼續蟬聯「宜蘭地王」頭銜,每坪地價高達149.5萬元,穩居全縣之冠。與此同時,武荖坑、東澳間的林班地則為全縣最低,每坪地價僅327元,顯現出宜蘭地價的兩極化現象。
房市交易量增幅趨緩了!六都地政局公布六月買賣移轉棟數2.4萬棟,年增17%、月減11.5%,以月增減來看,似乎已出現趨緩,房市即將翻轉?專家指出,五月有新建案交屋潮挹注,故移轉量暴增,六月少了交屋潮、工作天數又少好幾天,整體來看,房市買氣其實依舊沒有衰退。(陳韋帆)
總統投票日就在本周六(1/13),誰當選會影響房市走向嗎?據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統計,近7次選後房市交易量呈現「3漲4跌」。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指出,「從數字來看,總統選舉結果與房市走向,基本上就是各走各路,兩者近乎完全脫鉤。」(陳韋帆)
新青安貸上路後,40歲以下青年購屋占比竟然只季增1.1%!政府8月祭出新青安貸,原本萎靡的房市交易量開始活絡,真的是「青年購屋」買氣出籠嗎?聯徵中心資料指出,2023年Q3,40歲以下購屋占比僅季增1.1%,顯見新青安貸吸引到的購屋買氣,恐怕並非以青年為大宗。(陳韋帆)
全台灣最大的體育活動場館「台北大巨蛋」正式啟用,周邊房市熱度有攀升嗎?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灣巨蛋周邊1~10月房市交易量及3年漲幅,「高雄巨蛋」二項指標都擊敗了台北大巨蛋,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高雄巨蛋」房價基期相對低,且周邊利多持續釋出,潛力自然更勝各項機能成熟多年的「台北大巨蛋」,買氣也相對熱絡。(陳韋帆)
台灣的房市交易量能明顯降溫,根據聯徵資料,今年前3季全台新增房貸件數為13.2萬件,與去年同期的13.9萬件相比,減少了近7千件,減幅約為4.9%,不過,進一步觀察不同屋齡的申貸情況可以發現,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的申貸件數竟從31,216件增加到32,553件,是唯一逆勢成長的購屋屋齡。(陳韋帆)
在升息及《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下,房市交易量明顯轉冷。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在前幾年全台瘋炒房下,全台灣房仲店面爆衝至8,367家,創史上新高,即使此次政府打炒房是針對預售屋,但中古屋市場也勢必遭受影響,交易量能萎縮,房仲店面恐爆倒閉潮。(記者:陳韋帆)
台灣房市交易量急速萎縮,海外置產又興起!台灣房地產投資買盤最興盛的「預售市場」在打炒房下,明顯逐漸步入冰河期,市場海外房地產投資說明會開始越來越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海外房地產投資跟買外幣、基金截然不同,千萬要當心人財兩失!」(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交易量萎縮,建商、代銷卻接連喊出「交易量跌是因為房子不夠賣、好的地方還會漲」等論調。《三立新聞網》訪問3個一線仲介業務對於客戶反應以及看法,他們則不約而同表示,「買氣確實變得很冷」,其中一人還直言,「前段時間有賺起來,已經準備提前放年假,出國去玩了!」(記者:陳韋帆)
代銷龍頭之一的甲山林旗下愛山林(2540.TW )建設今(9)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祝文宇表示,「受到升息、選舉等影響,公司銷售額原預計要700億,但目前只有600億,明顯房價攀升太快,導致價量停滯,建商明顯已經吃到苦果。」(記者:陳韋帆)
房市交易量縮,但還是有興旺的地方!最新全國「拍賣移轉」(法拍屋移轉)棟數,累計1~10月拍賣移轉達3,521棟,年增3.9%,六都表現各異,北北桃皆呈現衰退,而台中、南二都暴增逾1成,其中又以高雄最慘,增幅達22.8%。(記者:陳韋帆)
短線炒房獲利高達277億!根據2022年Q2的房地合一稅,房地合一2.0上路一年,2年內短線交易高達近3萬筆,佔比房市交易量達26.7%,貢獻國庫逾102億元,以45%稅率回推,等於短線交易共獲利277億,平均單價獲利達76萬,相當驚人。(記者:陳韋帆)
房市交易量持續下滑,淡水賠售潮將現?目前各大售屋網站上,淡海新市鎮「賠售字樣」廣告又開始出現,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觀察掛有賠售字樣的廣告,以開價與入手價推算,確實有賠售的感覺,但似乎還不夠實惠,建議自住需求的買家可以多看多比較。」(記者:陳韋帆)
房市交易量不斷衰弱,稱做房市領頭羊的豪宅市場創3年新低!根據實價資料,2022年Q3僅揭露23筆,相較前二年同季的100筆、83筆,可說是幾乎跌到谷底。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豪宅交易數量變化,明顯與台股正相關。(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交易量急縮,交易盛況不再!對此,代銷龍頭海悅(2348)廣告公司總經理王俊傑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凡事盛極而衰,房市反轉是必然之事,但,這一次恐怕不能當作是一種循環,因為受到國外政經影響過大。」(記者:陳韋帆)
今天是9月的最後一天,台灣指標房仲,台灣房屋、永慶房屋、住商不動產、中信房屋等紛紛交出9月成績單,全台交易量月增減幅-6%~5%不等,年增減幅急凍-6%~-32.9%。整體來說,交易量明顯處於近2年低谷,各大房仲也紛紛發表看法。(記者:陳韋帆)
在升息、打炒房的氛圍之下,近期房市交易量逐漸轉冷,統計六都有22個行政區,買賣交易下滑超過2成,其中以台南、高雄最有感。專家表示,是因為台積電設廠的話題退燒影響,剛性買盤態度轉為保守觀望。
在打炒房、升息、股市下跌等多空因素下,房市交易量已連續3個月萎縮!不少人疑惑,「交易量跌,為何房價還不跌?」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目前看來,想要等到價跌,就要看是誰撐得久了!」(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及央行聯手打炒房,房市交易量雖然開始出現遞減跡象,但仍止不住房價上漲趨勢,雙北購屋成家向外圍區域延伸逐漸成為。隨著新北市的新建案均價都已站上4字頭,未來又有持續升息的壓力,目前房價仍處於3字頭的基隆與淡水,似乎已成為尚未買房民眾的最後希望。
疫情全台爆發,房市是否會崩垮?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政府目前從過去的「全面清零」,轉向「重症清零、輕症控管」,國內內需消費、生活影響大幅降低,要再出現如去年萬華房市交易量幾乎停滯的狀態,恐怕已經不易出現。(記者:陳韋帆)
實價登錄新制於2021年7月1日施行後,預售屋須提前於簽訂契約書30日內申報。統計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間,桃園市合計申報總數共17,285件,各行政區以中壢區(3,618件)、龜山區(3,577件)、桃園區(3,195件)交易最多,桃園市2021年下半年交易熱絡,其中2021年11月為預售屋成交高峰期,成交量達3,55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