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用管制發酵,投資客退場,成屋市場回歸自住買盤,而今年329檔期不少建商在「融資」、「建照」等規定下,依舊必須推案,還能買?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如果是在意房價漲跌問題,慎選精華區或軌道話題周邊房屋長期依舊有撐,但這時機點一定要留意建商口碑,避免買到爛尾樓的可能性。」(陳韋帆)
2024年爆發房貸之亂後,房市陸續出現「平轉」、「急售」、「賠售」、「出價就談」等預售屋轉售廣告,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表示,出現這些廣告,透漏的訊息就是市場看跌,如果有意承接,更要留意廣告陷阱,針對「投資客進貨價差、建商換約內容、安全性」進行三大評估。(陳韋帆)
中央銀行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利率連三凍,如外界預期沒有第八波打房政策。房市趨勢專家 李同榮針對央行過去數年來以貨幣政策與資金防堵政策持續七波打房成效提出評論,直指央行錯把後衛當前鋒,三大錯誤政策所造成扭曲市場的後遺症才正要開始。
台灣現階段房貸之亂又有央行第7次打炒房(房產業界稱「金龍風暴」),不少建商將開發項目轉向貸款不受限制的「都更、危老案」。以「都更、危老委建」為主要項目的富品建設董事長曾富瑋表示,「現階段確實有不少建商投入都更開發,但也有中、小建商面臨資金鏈斷鏈疑慮,恐怕會有爛尾的可能,民眾購屋或挑選都更合作對象要當心!」(陳韋帆)
新北市2023年預售屋十大房價暴漲區出爐!根據實價登錄,比較2023年及2022年,單價攀升最高的為永和,均單價77.2萬/坪,不僅1年貴10.4萬,還是新北市目前預售屋唯一突破7字頭、最貴的行政區,漲幅最多的為樹林區,均單價53.4萬/坪,年增幅22.8%全市最高。(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連環拳,先祭《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央行限貸令等,如今「囤房稅2.0」也12月19日三讀通過,新法預計明年7月上路。目前房產業界討論出現分歧最多的部分,不外乎就是「建商餘屋」原1.5~3.6%差別稅率調升至最高4.8%,有人認為1戶僅約多繳1萬,壓力不大,但也有人認為將導致部分建商倒閉,須留意爛尾樓風險。(陳韋帆)
台灣黑心建商史上最經典?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陳泰源今(4)日爆料,「北投爛尾樓建案建商『嘉源建設』神隱的前負責人陳俊良就要現身在『臨時股東會』,整個過程堪稱台灣黑心建商史上最經典案例,呼籲債權人們踴躍出席參加!阻止陳俊良家族的惡行!」(陳韋帆)
台灣永續關懷協會推出「購屋不踩雷–AI查尋神器」,只要進入網站,就能查到建商所有的司法判決紀錄。協會主委、立委江永昌表示,「購屋糾紛1季500~600件,1年逾2千件,相當可怕,所以推出該網站,讓消費者可以一目了然。」(記者:陳韋帆)
雖然近期房市買氣稍淡,但大台北地區危老重建卻非常旺。據安信建經彙整內政部資料顯示,雙北地區「核准率」再破8成,且高於全國水準。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表示,大台北危老重建風潮正盛,雖然申請量受到景氣下滑影響,但因核定速度加速的緣故,重建量能還在進一步擴張當中。(記者:陳韋帆)
台灣房價不斷攀升,根據信義房價指數,近20年漲幅達288%,不少建商將主因歸咎於原物料攀漲,然而,主計處資料指出,近20年營造成本漲幅僅99%,顯見營造成本並非主因。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營造成本僅是其中一個因素,土地成本也是拉抬房價元凶之一。」(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上傳出建案爛尾,還有不少投資客拋售預售屋消息,根據過往經驗,部分物件就有可能流入法拍市場,許多眼尖的網友開始關注「法拍屋」,盼能從中撿到便宜,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法拍屋地雷不少,不小心踩到,就有可能不賺反虧,不熟悉法拍屋的消費者應當留心。」(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樹林區建案「凱旋大苑」建商宣布倒閉,消費者不知如何是好,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以現有的預售屋價金信託機制來說,遇到惡意建商,購買預售屋就會像在集資開發,開發利益也無法共享,還不如開放『私募』來的好。」(記者:陳韋帆)
新竹建案「新竹之昇」要蓋33年?一名網友在網路上分享建案相關資訊告示牌,由於施工期間從84年10月~117年5月,他開玩笑說,「下訂時是受精卵一粒,交屋時已經三十而立。」不少人疑惑,為何建照可展延至33年?建案代銷業者海悅指出,「其實該案是去年才開始銷售,且已經銷畢,今年已在動工。」(記者:陳韋帆)
爛尾樓風暴將席捲全台?新北市樹林建案「凱旋大苑」爆建商解散,建案恐成爛尾樓,這是個案還是僅僅只是爛尾樓第一槍?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近2~3年房市明顯過熱,房價飆升與工料也在飆漲,所以凱旋大苑可能只是前震,真正的爛尾主震尚未開始。」(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樹林區預售案「凱旋大苑」驚爆爛尾,建商沅臻建設表示,因流動資金不足,暫時停工,信託專戶餘額約7千萬,該司11月1日解散。新北市消保官接獲投訴後,今(3)日約談建商,代表律師僅表示,「下周三會與銀行、其他建商洽談,看是否能繼續續建。」(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樹林區預售案「凱旋大苑」驚爆爛尾,建商沅臻建設表示,因流動資金不足,暫時停工,信託專戶餘額約7千萬,該司11月1日解散。有受害戶出面指控,「一切看起來合法,實際上就是合法的惡意倒閉,我們只希望消保官能為我們討回公道。」(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樹林區預售案「凱旋大苑」驚爆爛尾,建商沅臻建設表示,因流動資金不足,暫時停工,信託專戶餘額約7千萬,該司11月1日解散,新北市消保官已約談代表律師,將於11月2日向市府說明。其實遇到爛尾樓,一般要先釐清是惡意倒閉,抑或是財務周轉不靈,消費者才能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記者:陳韋帆)
中國近期爛尾樓事件連環爆,但同樣是販售預售屋,台灣為何不會爆發爛尾潮?對此,房產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整個關鍵就在於遊戲規則的不同,台灣的屢保機制,讓購屋族風險大幅降低。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不要有預售屋,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記者:陳韋帆)
即使打炒房法案「預售屋禁轉」尚未通過,仍在政院9月待審,全台卻已紛紛出現轉售潮,也有不少建商延遲推案,採邊建邊售、先建後售的方式。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提醒,目前在成屋銷售比例逐漸攀升的情況下,雖然是所看即所得,但購屋時仍要留意「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例如漏水、合約保固、建商體質等,建議購屋前,除了打聽建商風評外,看屋時就找專家陪同也相當重要。(記者:陳韋帆)
工料成本齊漲,加上政府限縮政策及銀行升息循環不斷,建商紛紛面臨資金與成本的雙重壓力,更陸續傳出有案子賣完卻因原物料成本估算錯誤,工程遲遲無法發包或動工,導致爛尾甚至退款的情形發生,近期包括麗晨、總太、順天、達麗等建商紛紛調整策略,以應對目前營建業所面臨到的困局。(記者:陳韋帆)
1個建案必須要蓋10年!查看《591新建案》網站,可發現不少預售屋紛紛將完工交屋日期壓在8~10年之後。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缺工、缺料已是房市面臨最大問題之一,許多建商恐怕將面臨「延遲交屋窘境、被消費者追討違約金」的問題。(記者:陳韋帆)
央行17日宣布升息1碼後,不少人開始討論房價漲或跌。對此,無殼教授章定煊表示,「我不是印度神童無法直斷漲跌,我真心祝福大家都能發大財,但現階段,與其談房價漲跌,還不如先關心會不會出現爛尾樓吧!」(記者:陳韋帆)
近2年房市火熱,政府出手打炒房,六都推案力道也因此放緩,但根據內政部2021年開工數量統計,六都之外的「苗、嘉、彰」三縣,宅數年增幅達到30.7%~95.7%、樓地板面積達到20.2%~71.8%,成長力道遠超六都,其中又以嘉義縣年增幅最為驚人,宅數95.7%、樓地板面積62.5%。(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