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0年代「家庭即工廠」不僅養活不少家庭,也是台灣經濟奇蹟之一,但隨著時代變遷,竟成為政府打炒房的無辜受害者?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財政部今年重新定義豪宅稅,有2個家庭工廠起家的代工廠老闆,沒有炒房,卻成為了豪宅稅受害者。」(陳韋帆)
台灣再婚人數1年破4萬,遺產繼承問題都要先做好打算,才不會將煩惱留給後代!一個再婚爸爸第一、二段婚姻都有小孩,但與前妻已取得小孩監護權,多年未有聯繫互不打擾,他見到大S此次意外往生衍生的遺產問題,開始擔憂自己開如何為現在的小孩打算。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最理想的方式,有『生前贈與』、『指定繼承』兩種,但各有利弊,且魔鬼藏在細節中,應謹慎規劃。」(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想要合法節稅,恐怕還得先請教專家。一名老嫗夫逝,為節省遺產稅,讓子女拋棄繼承,自己則主張「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省下150萬,不料,地政士卻傻眼指出,「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幫子女埋下一顆『房地合一稅』未爆彈,恐怕沒有真的省到錢。」(陳韋帆)
中華民國萬萬稅,面對複雜的稅率,繼承者們可得當心了!小張(化名)去年父親逝世,他繼承並出售父親長年自住的房屋時,才發現必須課稅66.8萬稅金。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小張父親持有的7年雖然可列入持有時間,但不少人都沒有先將戶籍遷入要繼承的房屋,導致喪失自用優惠稅率及免稅額資格。」(陳韋帆)
買房子不想要車位,打算購入後再出售,該怎麼做呢?小明(化名)購入一間房子後,因沒有車位需求,決定轉售給鄰居,但發現「房地合一稅」高達78萬,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土城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其實只要在一開始購屋時,將房子及車位的『買賣契約書』拆成兩份,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了!」(陳韋帆)
全台地面師(不動產詐騙)流竄,房子不小心就變成別人的,如何防範與破解詐術就相當重要!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表示,「建議貸款還清後,不要『塗銷註記』,同時最好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有售屋需求時,也應採『雙地政士制』。」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也指出,「委託地政士協助的同時,若能凡事親臨,遇到詐團也可正面破解。」(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態勢明確,繼承問題越來越多!一對兄弟兩人感情不睦,在父親去世後,未辦理繼承登記,隨著母親也逝世,兄弟兩人尋求地政士協助解決父母遺產繼承問題,結果因父親的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逾期,被重罰了近百萬。地政士指出,「對於遺產繼承有疑慮,不動產部分,其實只要其中一人辦理『公同共有』即可解決,千萬別置之不理,導致高額罰鍰上門。」(陳韋帆)
離婚還要面對「稅制」問題!一對夫妻近日合意和平離婚,同時互換名下公寓與大樓,地政士呼籲,兩人想互換房屋,換屋的時間點就相當重要,才能避免未來售屋,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被政府大抽智商稅!(陳韋帆)
政府祭出新青安貸優惠,讓首購族可以更輕鬆購屋,結果市場不僅傳出有大量投資型置產客,還有父母將房子賣給兒女,轉貸成功案例。不過地政士就提醒,「新青安貸銀行過件,不代表國稅局會認帳,提醒購屋人應留意。」(陳韋帆)
比八點檔還八點檔!南部一名8旬老翁,離家出走多年的長子現身,手持「遺囑」要父親全部照抄,接著再度消失,老翁驚覺自己似乎做錯了事!將事情告知其他兒女,其他兒女聽到內容後,才發現該「遺囑」竟是長子要求老翁將遺產全部給他,全部炸鍋,急忙詢問,「遺囑是否還能更改?」(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只能依靠「扛貸」購屋,事實上,很多有錢人,即使荷包滿滿,依舊會選擇貸款購屋。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貸款除了可以增加資金調度靈活性,更重要的是有幫購屋族看房子的三大奇效。」(陳韋帆)
阿公立遺囑指定部分遺產要給長孫,可以嗎?近日一位阿公逝世,生前立下遺囑,除了子女擁有繼承權,長孫亦有一份,同時,阿公為了避免子女不聽話,還加碼「信託」,結果,協助辦理繼承不動產的地政士一看,立刻露出苦笑,「因為財產進行了信託,早就沒有所謂的遺囑的『遺贈』問題,已通通變成『遺產』,採第一順位平均繼承或另外協議,阿公生前意志早已全部變成遺憾!」(陳韋帆)
節稅「眉角」多,錯一步全部錯!小王(化名)6年前欲投資不動產,為了節稅,事前「自力讀法」,最終決定購買一筆農業用地,為了取得「房地合一稅」、「免土增稅」等優惠,近期才決定出售,還開心的向地政士分享自己的「聰明」,地政士將資料一看後直呼「全都錯了!完全不符合規定」,讓小王當場傻眼。(陳韋帆)
台灣離婚率居亞洲之冠,再婚也很常見,不過,也因此經常爆發遺產糾紛。小美(化名)嫁給再婚的阿傑(化名),阿傑去世後,小美將遺產分成三份,一份給自己,兩份則分別給阿傑與前妻生下的兩子女,結果前妻與子女憤而提告,讓小美相當無奈。(陳韋帆)
有錢人的世界真奇妙!新北市有一個務農家族,在祖先庇蔭下,每人都獲得許多農地,人人身價都破億,不過,每次土地買賣時,總會有幾位「沉默族人」,雖然沉默,卻也從未明確阻止親戚售地,地政士回頭一算,才驚覺事情不對勁,長期下來,這些「沉默族人」平均每人已激省約百萬元仲介費。(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發生越趨頻繁,但選擇錯誤,未來分產售屋時,稅金恐暴增!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如果父母一方先過世,子女為盡孝心,將遺下的不動產全由鰥夫或遺孀全部繼承,未來若要售屋分產,稅金就會暴增,從此角度看,單純的孝心就會變成愚孝!」(陳韋帆)
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因其計稅方式有BUG,讓不少繼承房屋者轉售時,必須承擔驚人的稅金。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已經有不少被繼承及繼承人想出破解之道,可供參考。(陳韋帆)
不生、不婚,竟埋下爭產案潮!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2022年人口2326萬4640人,連續3年負成長,新生兒僅13萬8,986人、死亡人數首逾20萬人,明顯「生不如死」。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這樣的情況埋下了兄弟姊妹間的爭產暗潮,建議提早規劃,避免死後糾紛。」(陳韋帆)
納稅是人民義務,但如何合法節稅也相當重要,全台高齡化的現在,與長輩共同討論好遺產分配方式,不僅可依長輩心願,讓指定繼承人順利取得不動產,還能將稅賦大幅降低,但受限台灣人傳統觀念,不少家庭拒談生死,看完下面案例,或許有機會可以改變想法。(記者:陳韋帆)
還不了債一定要售屋嗎?一名女子近期房屋因多年前欠債收到「法院查封」通知,擔憂流入法拍,遭打8折起標,決定自行售屋,成功以市價1200萬售出,事後收到337.4萬的「房地合一」稅單,加上房仲費用,驚覺當初不如索性讓法院拍賣,還可大省近100萬。(記者:陳韋帆)
贈房有技巧,稅務沒煩惱!一名大陸台商以分年贈與方式,利用每年244萬免稅額,打算分五年送給妹妹價值1200萬的房子,這樣的分年贈與方式,相較一次性贈與過戶,就可省下95.6萬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不動產人數也越來越多!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不少繼承人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土地在哪?有多大?』,其實只要向所在縣市的地政事務所申請『指界』,一筆僅400元,說不定還會發現自己是土財主,一夜成為億萬富翁!」(記者:陳韋帆)
遺產傳子不傳女的想法始終留傳在台灣,但做子女的通常也只能無奈配合。一名丈夫剛離世的年邁母親,丈夫生前是中小企業主,總遺產破億,她只想著未來要讓兒子繼承多數遺產,卻忽略了過程與稅制及法律的重要性,不僅險些直接損失76萬稅金,未來恐怕也不見得可獲得自己想看到的結果。(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