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炒房真的出現成效,台北房價更是鬆動了,去年12月北市住宅價格指數、標準住宅總價、標準住宅單價等三大指標,首度出現全面下跌的紀錄,其中電梯大樓首見下跌,公寓更是已經連3個月下跌。
台北市西區未來指標、台北雙星大樓今(21)日舉辦電梯簽約記者會,電梯廠商通力雀屏中選,開發商宏匯集團總經理崔梅蘭與通力集團副總裁包嘉峰代表簽約。包嘉峰指出,「通力在台灣已有台北101大樓及大巨蛋實際案例,安全、舒適質量有保障,而台北雙星大樓的電梯,未來每秒可達十秒速度。」(陳韋帆)
全台房價近年暴漲,彰化也沒逃過!根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Q3,彰化市透天厝平均總價5年上漲335萬、漲幅27.2%,反觀電梯大樓僅13.2%。在地房仲謝其洲表示,「雖然近年建商大舉進軍彰化興建大樓,但對於多數彰化剛需而言,透天厝使用空間大、獨自擁有土地權利,更具吸引力,漲幅自然也比電梯大樓快。」(陳韋帆)
屋齡較新的房屋,設備相對齊全、新穎,深受不少購屋族群喜愛,即便預算有限,想要入手新古屋也並非不可能!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七都屋齡10年以內且總價千萬元以下的電梯大樓十大熱銷行政區。其中,高雄楠梓區交易量最多;台中兩區居住空間大、性價比高。
為了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有些民眾會偏向於購買戶數少的社區,但人少成本卻變高,也引發不少問題!一名網友就分享,當初看上一間位在河邊、住戶少的小建案,沒想到「住進去才知道會有一堆問題」隨後他也列出六大缺點,引發熱論。
許多人購房會首先考慮選擇電梯大樓,近期一名網友在PTT上透露,一家三口住在新北40年老公寓,想買2房的房子,大約2200萬以上,碰巧看到附近有新大樓,打算以租房取代買房,並賣掉公寓。貼文曝光後,一票網友搖頭勸退,「虧死」、「拜託不要,你小孩以後會很辛苦」。(周宸妘)
隨著北北基桃大眾運輸網的陸續到位,讓許多在台北工作的民眾,外擴至桃園、基隆地區一圓成家夢,而兩個縣市相對親民的房價,消費者也更有機會輕鬆入手大坪數產品。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桃園市、基隆市坪數30坪以上且房屋總價千萬元以下電梯大樓的交易量前五名行政區。桃園市中壢區交易件數達639件,位居桃園第一,顯示消費者最有機會在中壢區以總價千萬元內買到3房大空間。
近期高雄楠梓因台積電進駐設廠而房市大熱,不過卻有建商推出的3戶連棟電梯豪墅案「有容」,完工12年來一戶都未售出,一口氣淪落法拍,每戶底價近億元,結果仍然未賣掉,只能「倒閉」。對此,房產專家直言,變天早開始,建商開始倒閉了!
台灣不少區域在建商強打之下,小宅單價快速飆升,不過,高雄三民則出現了不同的情況,近3年25~50坪的「中宅」,價格漲速明顯高於小宅、大宅。在地仲介表示,三民主要都是在地自住買盤,在高齡化下,不少原本住在透天或老公寓的長輩不便爬樓梯,出現換屋需求,但為維持一定居住空間品質,2~3房的電梯大樓或華廈自然成為換屋首選。(陳韋帆)
內政部近期力推「虛坪改革」,有業者指出將導致單價飆高,此事也受到部分立委關注,擔憂導致「單價」飆高,內政部長林右昌則回應,「不會!已與業者溝通,主要是避免不肖建商灌虛坪、或車道兩賣的狀況。」(陳韋帆)
內政部長林右昌近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研擬中草案),未來停車空間改採擁有獨立產權的專有制,避免建商灌水,同時修改容積計算方式,一般電梯免計容積,同時增訂管委會空間以總容積1%為標準。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目前市場以「總價」主導,所以改革對於房價無法產生實質性影響。(陳韋帆)
內政部欲推動「實坪制」改革建案高公設亂象,林右昌近日透露「虛坪改革」方案(草案),依目前規劃,未來車位改採「專有制」,同時電梯免計容積、管委會設置面積上限為1%等,初估未來可讓一般住宅公設比降至25~30%。(陳韋帆)
桃園最迷你危老案誕生!據建管處資料,大園區菓林出現一個基地僅19.66坪的危老重建案,原為2層樓高老透天,推估樓板面積約38坪,預計重建打造樓板面積60坪的4層樓電梯華廈。台灣房屋中壢平鎮直營店店長吳智忠表示,危老案最大特色就是無坪數大小限制,對於屋主而言,重建後可獲得全新的4層樓、空間翻倍,出租收益可補貼重建費用,若出售也有增值,利大於弊。(陳韋帆)
台北市行善社宅修不完?行善社宅12月15日進行點交,截至農曆年前,僅1個月缺失通報就高達2245件,居民陸續投訴立委、議員等民代,包括「電梯屢次故障、陽台門框未裝好、管線破裂、管線阻塞、磁磚黴斑等過失」。都發局表示,「工程修繕類為23件,其餘2222件為服務類通報。」(記者:陳韋帆)
高雄人居住習慣出現變化!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12年Q1~Q3房貸族45.9%購買電梯大樓,2022年Q1~Q3則增漲至56.4%,10年增加10.5個百分點。東森房屋表示,顯見電梯大樓的交易愈發熱絡,其中,越年輕的房貸族佔比越高,目前高雄35歲以下年輕房貸族中有近6成都選擇住進大樓。(記者:陳韋帆)
Discovery《建築巨擘:陶朱隱園》今(13)日首映發布會,相較業者強調的「降低碳排、綠化」議題,長久關注陶朱隱園的讀者們,一定對於「超跑大電梯、停機坪、9米大瀑布」更加好奇,此次畫面首度曝光,尤其是超跑大電梯,影片內容直接將救護車停進去,令人驚訝!(記者:陳韋帆)
台灣老屋多,也衍生了許多社區糾紛!對此,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不少老社區公設老舊,但管委會常卡在「無經費修繕」一事,導致設備無法更換或經常故障,這樣的情況,如果真正發生意外,無論是不肯繳錢的屋主或管委會,都有可能吃上刑責,至於受害住戶,建議該告就告,才能夠迅速主張權利,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否則待意外發生時,有可能已經不可挽回。(記者:陳韋帆)
台灣老屋多,也衍生了「老電梯」問題!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2逾30年老屋約450萬宅,占比全國住宅數量50.43%,不少大樓、華廈電梯梯齡也達30年以上。一名讀者向《三立新聞網》投訴,「社區電梯已經30年,近期故障頻傳,業者示警該更換了,但管委會卻無動靜,該怎麼辦?」(記者:陳韋帆)
新北捷運環狀線通車2年,坐擁環狀線6個捷運站點的中和區獲益匪淺,據房仲業者統計,中和區公寓房價4年來漲幅達25%,而6個站點中,景安站周邊電梯大樓單價漲幅來到18%,成長為6站之首。在地房仲建議小資購屋、租屋可考慮捷運南勢角站周邊中古公寓。(記者:陳韋帆)
金門縣金城鎮牛肉料理世家陳家進軍北市蓋豪宅!高坑集團關係企業熙鼎建設與華熊建設、營造今(1)日舉辦北市豪宅建案「熙鼎九簷」記者會,高坑集團二代、熙鼎建設總經理陳忠祥表示,「我們這一次是因為機緣,所以在中正區蓋台北市的第一棟房子,未來將鎖定都更、危老開發,希望讓更多長輩們,可以擁有電梯大樓,不用再忍受爬樓梯之苦。」(記者:陳韋帆)
考量疫情影響及工料雙漲造成老舊公寓加裝電梯整合困難,新北市政府完成電梯特快車專案修法,放寬完工時程獎助金及新增獎助金項目,將限時獎助金120萬延長至2023年底,並調整為逐年遞減,另增加法定停車位折繳代金獎助,每案工程經費補助及獎助金上限最高可達360萬元。
房市利空雲集,房仲為了將房子售出,各出奇招。《591房屋交易》出現一則售屋廣告,標題為「慘賠仟萬~陽明山無敵美景電梯4房2車急售」,100.08坪的房子只賣3600萬,拆算車位後,單價約45萬,甚至比實價登錄以來該案的最低每坪49.3萬還低,相當吸引人目光。(記者:陳韋帆)
都更法規上,基本上要符合屋齡30年以上、都市計畫區、連續5棟以上、151.6坪以上等條件外,更重要的是必須盡量達到100%同意,這必須考驗人性,新北市住都中心表示,「有無電梯、車位,經常是讓都更成功的關鍵條件!」(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