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7月1日起,稅務與地政跨機關合作,民眾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免附完稅資料之紙本文件,可直接至地政機關辦理過戶登記,只要使用網路申報土地增值稅及契稅,於線上查欠完稅並連結Paytax線上繳稅,即享有此便捷服務。
欣陸(3703)投控今(1)日召開記者會,欣陸投控宣布,2021年合併營收為268.44億元,創欣陸投控成立以來新高,稅後合併淨利為18.26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2.22元。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1.68元,股利發放率達76%。(記者:陳韋帆)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台南市地政局日前公告最新一期外國人取得土地建物情形,今(2022)年第1季繼承筆數,計有179筆,總面積約659坪,其中以繼承麻豆區的土地最多。
名下的不動產在外縣市,如果需要辦理調閱謄本、權狀換發或補發等地政業務,是否可以就近辦理呢?還是必須得回到不動產所在縣市的地政事務所才能申辦呢?
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的情況仍存在?根據財政部統計處資料,2021年不動產贈與的申報契稅狀況,近年受贈人數大致在4.5萬人上下,其中,受贈比例,男性占54%、女性占46%,連續第6年男多於女。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從財產分配方式,可看到長輩傳統觀念仍重,不過,都會區的狀態就會相對淡薄,顯見女權意識逐漸抬頭中。(記者: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底全國未辦理繼承土地高達1.7萬公頃,且未辦理繼承的建物面積高達59.7萬坪,相當於5.3棟的台北101大樓,推估全台未辦理繼承的不動產價格遠超過千億元,同時間去年的繼承移轉登記6.3萬棟也創下新高,人口快速老化不動產的繼承與未繼承都創下新高。(記者:陳韋帆)
不動產詐騙頻傳,新北市地政士公會今(11)日舉辦「房地買賣雙地政士」記者會,新北市地政士公會表示,「面對不動產詐騙,目前有內政部的地籍異動即時通,或傳統的貸款不註銷方式,但如果加上『雙地政士』制度,更能加強詐騙清零效率。」(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地政局公告已列管「未辦理繼承登記之不動產」最新統計,截至4月1日,土地有19,149筆,面積逾315公頃;建物2,425棟,依111年公告土地現值計算高達808億餘元。北市地政局呼籲,繼承不分男女,未辦理登記之不動產,逾期過久恐有被收歸國有之疑慮,應盡快辦理繼承。(記者:陳韋帆)
為協助民眾防範各類詐騙手法並及早因應,維護自身不動產權益,內政部提供「地籍異動即時通」便民服務,讓申請該項服務的民眾,應用系統主動通知簡訊或電子郵件,讓申請人得知名下登記的不動產權利異動情形,有效阻擋不法情事發生,守護財產安全。
買賣不動產常見「不動產履約保證」、「不動產價金信託」,委託費用約成交總額的萬分之2~萬分之6,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片面字義解釋,就是先將買賣價金放入履保或信託帳戶,待買賣完成後才將錢過戶到賣方手上,可當作是買賣雙方為這筆交易所買的『防疫神單』。」(記者:陳韋帆
2021年是全球防疫年,台灣防疫有成、半導體技術領先優勢與中美科技戰的關鍵地位下,寫下亮眼的出口與經濟成長率。全年經濟成長率突破6%,上市櫃公司累計前11月營收成長達16.5%,企業營運表現優異全面帶動台灣不動產交易動能。(記者:陳韋帆)
房地產市場買氣旺,也讓不動產業者銷售額寫下新高,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前三季不動產業銷售額達1.1兆元,較去年增加12.9%,也是2017年之後的新高,其中,北市因為房屋總價高,銷售額為3,647.7億元,總額傲視各都;在增幅上以新竹市成長47.5%最多。(記者:陳韋帆)
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地政士全聯會)今(4)日舉辦「百年誌慶/不動產學院」揭牌典禮,內政部長徐國勇、地政司司長王成機以及許多產學大老皆到場恭賀。王成機表示,地政士長年一直扮演著守護民眾財產的腳色,聆聽民眾細瑣的家務事,找出最好的合法財產移轉、繼承解決之道,且不斷求新、求變,是值得社會大眾尊敬的職業。(記者:陳韋帆)
倘若親人驟逝,不動產所有權狀找不到該怎辦?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據經驗,不少子女在家中長輩過世時,急尋所有權狀,擔心若找不到,會影響繼承,事實上,即使找不到,也沒有關係。(記者:陳韋帆)
本土疫情從5月下旬爆發後,終於在2021/7/27調降至第二級警戒,產業在這段受衝擊期間的經營策略變化,是否有衝擊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市場,一直都引人關注。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上市櫃法人交易,6月至7月26日之商用不動產交易共22筆,交易總規模為185億元,其中6月份交易8件,規模僅41億元,與5月份126億元相比銳減許多,但7月份交易已14件,規模達144億元,甚至較4、5月高,明顯回溫。
買賣不動產金額龐大且注意事項多,因此大部分買賣雙方會委託房仲業者處理,惟交易過程產生糾紛仍時有所聞。新北市板橋地政事務所藉由分享購屋常見消費糾紛影片,提醒業者及民眾不動產說明書的重要性,讓交易過程可以更安心滿意。
2021年1月修正公布的平均地權條例等實價登錄新制三法,內政部2021年6月日表示,行政院已核定自2021年7月1日施行,新制有5大變革,包括:成交案件地號與門牌完整揭露、預售屋銷售前須備查,成交後30天內須申報、機關有查核權,最重可按次罰100萬元、禁紅單轉售、預售屋契約納管等,使不動產成交資訊更即時完整揭露,防杜投機炒作。
防疫關鍵時刻,內政部長徐國勇今(21)日再呼籲民眾多利用線上申辦地政、人民團體等服務,減少外出。此外,配合防疫,內政部已主動延長不動產專業人員證照效期至110年9月1日,不必擔心證照逾期失效。徐國勇也特別感謝全國第一線為民服務同仁,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並提醒同仁一定要注意個人健康防護,共同為防疫努力。(記者:陳韋帆)
財政部表示,為簡政便民,自2021年3月17日起,納稅義務人辦理遺產稅申報時,如已提示遺產稅課稅資料參考清單(下稱參考清單),並確認該清單所載不動產資料與被繼承人死亡日之登記情形相符,得免檢附不動產所有權狀等證明文件。
苗栗縣政府稅務局表示,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除持公定契約書(公契)向地政機關辦理物權登記,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繳納印花稅外,民眾如另簽訂不動產移轉契約書(私契),並於該契約書上登載收取價款,並經簽名蓋章表示收訖者,仍應依收取金額繳納千分之四印花稅額。
內政部推辦的土地登記「線上聲明」措施已在2020年3月2日起開始實施,民眾只要以自然人憑證登入內政部「數位櫃台」,登錄相關登記資訊,並經開業地政士或律師等專業代理人驗證聲明後,將線上聲明序號記明於登記申請書或檢附驗證後之線上聲明登錄表,即可併同其他土地登記應附文件由代理人向登記機關送件!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按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下稱資金專法)第4條第3項及第6條第1項、第5項規定,依該條例匯回之境外資金於5%限額內,得提取自由運用,惟自匯回之日起算5年內不得用於購置不動產及依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所發行或交付之受益證券(REITs、REATs)。
2020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商業活動封鎖,全球經濟受到重挫,連同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市場也同步衰退;反觀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企業營運穩定,在逆境中持穩,尤其經濟正成長更成為投資台灣最佳保障。高力國際統計2020年商用不動產加土地交易額累積達4,190億元,略勝於2019年水準,而且對照亞太區主要城市動輒衰退2成起跳,最慘甚至衰退逾6成,台灣2020年表現則屬於前段班,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