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台北市政府因土地租金放棄蓋六張犁D、E基地社宅。對此,內政部表示,興建社宅所支付的土地租金,已納入中央對地方政府非自償補助內容,因此未必會影響地方政府財務負擔,內政部也尊重市府的決定,將由國家住都中心接手蓋社宅,一起努力改善民眾的居住品質。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20年度續配合內政部辦理住宅補貼計畫,本年度將受理申請2次,第一次受理申請期間為2020年8月,申請數量已超過18,800件。
台北市政府自從中央頒布危老重建條例以來,始終秉持全力協助台北市老舊建物加速重建的態度辦理危老重建申請案之審查,並不斷擬定簡化作業以加速重建案審查時程。
北市府為有效解決以往違建查報及拆除產生爭議,導致行政效率執行不彰屢遭詬病缺失,創全國之先成立「違章建築爭議處理委員會」。
第一太平戴維斯受託辦理台北市千坪土地公開標售,標的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寶清段,土地面積共1,015.19坪,土地使用分區為第三種商業區及道路用地,開標日為9月10日,即日起開始領標。
有關內政部認為台北市實施囤房稅對降低空屋率的效果不顯著一節(網址:https://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ail.aspx?sn=18014&type_code=02&pages=3&src=news)。
為積極推動台北市的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2020年6月3日拜會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
在全球氣候變遷之際,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率及強度皆增加,坡地社區住宅災害影響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為嚴重,為了減少災損,降低危害風險,自主防災要超前部署。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於2020年5月28日在台北願景計畫工作室舉辦「2020台北市國土倡議進行式」論壇,提出台北國土發展之價值與願景為「跨域多元、包容創新、生生永續、健康宜居」,讓台北市不只是台灣的台北,是全球看得見的台北。
台北市2020年329檔期預售屋銷售情形冷清,受疫情影響看屋人潮少,但以北市地政局納管預售建案契約備查件數迄今已破兩百案來看,建商推案仍有持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地政局仍利用3月25日、26日及27日聯合法務局、消保官及建管處到預售建案實地查核,結果發現未完成備查的建案契約均不合格。
為因應汛期來臨,嚴防突發強降雨致生災害,及培養市民水保自主管理與維護之意識,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即日起啟動一年一度的山坡地水土保持設施檢查。大地處委託大地工程技師公會針對全市2018、2019年完工的建案及文山、信義及南港區歷年案件總共約200件進行現場勘查,確認水保設施維護狀況。而未輪到現場勘查的案件約500件,也會通知民眾自主維護水保設施,並上網回報檢查成果。
落實全面防疫與提升便民服務,台北市環保局從2020年3月10日起啟用「台北市營建工程空污費網路申報系統」,讓民眾能透過手機或電腦即可完成空污費網路申報作業外,同時再結合北市智慧支付平台「Pay Taipei」,未來民眾透過該網站,可達到免出門、免排隊即可完成營建工程空污費申繳服務。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轄管中正、西寧、奇岩及華昌等4處出租國宅,將於2020年3月1日起停止受理民眾申請等候承租。
北市府為有效處理重大爭議或執行涉有公共安全之違建,將於2020年2月10日起成立「違章建築爭議處理委員會」(下稱爭議處理委員會),由府內外專家、學者擔任委員受理違建當事人之陳情,委員會召開會議之決議內容一律公開上網,期能在處理違章建築的過程中達到公平、公正及公開之目的,並加速違章建築積案之處理,以維護公共安全。
消費者對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的殷殷期盼,台北市政府聽到了。北市地政局為提供更透明之不動產交易資訊,於現行法令區段化限制下,經內政部首肯,率先於台北地政雲將實價資訊揭露之地號或門牌區間從30號縮小為10號,讓不動產交易資訊更透明、更精確。
為提升台北市市民朋友的居家安全,2020年燃氣熱水器遷移或更換補助計畫將於2020年1月1日起受理,補助名額共計481戶,每戶補助新台幣3,000元,並以台北市低收入戶為優先補助對象,額滿即截止申請,市民朋友亦可透過消防局線上QR code查詢剩餘補助戶數及申請進度,歡迎符合補助資格的市民朋友踴躍申請。
台北市自2016年「公辦都更元年」開始,陸續推出由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擔任實施者的公辦都更案,至今共招商6案,包括北安段、瑞安段、敦南安和、南港商三、信義三興、忠孝懷生,其中今(26日)簽約的「松山民權東公辦都更招商案」為第7件招商案。
內政部為督導直轄市、縣(市)政府落實執行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辦理全國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業務評比,台北市2019年度榮獲全國最高分99分,獲都會型組「特優」第1名。建管處處長張明森表示,台北市連續7年得到全國第1名,是台北市政府各相關單位在建築物公共安全上所做出的努力,也呈現台北市政府長期關注公共安全的成效。
台北市近年人口持續流失,但依然是國人最想買房的都市,且無論是屋齡5年內新屋或高齡30年以上的老屋都各有支持者,依據台北市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台北市新屋、老屋交易,新屋交易3,131筆,平均每坪79.2萬,老屋交易8,294筆,平均每坪51.5萬,新屋平均單價高於老屋53.8%。
房地合一自2016年上路,讓短期交易的投機客退出市場,房市向下修正,2016年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降至24.5萬棟,創史上新低紀錄,但全球經濟緩步復甦,加上房市轉趨健康,回歸供需基本面的狀況下,近幾年房市穩定復甦,2018年交易量回升至27.8萬棟,估計2019年全年交易量上看29萬棟。
健全房市為實現居住正義重要基礎,而資訊透明為健全房市的首要工作,為促進房市資訊更公開、透明,北市府地政局因應當前實價登錄交易資訊只顯示區間門牌難解讀問題,率先全國推出「社區交易履歷4.0」,透過整合凌亂與區間門牌號的房價資訊,提供社區(建物)立體交易履歷,輔以地圖顯示位置,讓房價行情解讀容易,比價清晰。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推出東明社會住宅8戶黃金店鋪公告標租,店鋪位於南港路二段60巷12、13、15、16號與南港路二段38巷6、6之1至6之3號等,店鋪面積自19至68坪皆備,環境位於南港區「家樂福商圈」內,距三鐵共構之南港車站約250公尺、台北市立圖書館南港分館約300公尺。
有關媒體報導「社宅成績悽慘、租金漲為85折」等節,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說明台北市已全力與中央住宅合作積極推動各類多元居住協助方案,現階段評估未來提供居住協助之戶數合計約可達44,700餘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