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進行不動產信用管制後,銀行狂推其它貸款業務?據央行資料,2025年5月個人週轉金餘額達7.66兆元,年增率15.1%,且連續16個月年增逾1成,遠超過房貸的7.4%。房市專家提醒,個人週轉金借貸理財應更加謹慎,尤其是無擔保品之信貸、現金卡等,若拿去投資股市,一旦景氣翻轉,恐陷入無力償還窘境。(陳韋帆)
買方信心潰散,全台完銷案數量腰斬!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與新竹完銷個案共303筆,年減超過5成,其中台中、高雄與新竹市區跌幅最慘,單是台中年減近8成。專家分析,央行限貸、房價飆漲、自住買盤觀望,買氣大幅收縮,即使價格未跌,成交單價仍年增逾1成,形成「價漲量縮」僵局。(陳韋帆)
達麗今(12)日召開股東會,達麗113年稅後純益21.49億、年增3.9%,創歷史新高。董事長謝志長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去年919後市場買氣明顯變鈍,但產品區位、定位正確,還是賣得動,而近期房市亮點還是黃仁勳輝達進駐北士科,「達麗河蘊」迄今不到1月已銷售總量的2成。(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不振,北北桃「最低」房價卻依舊暴漲!據住展資料,今年已揭露預售屋最低單價,台北市80萬、年增20萬,新北市36萬、年增9萬,桃園24.3萬、年增5萬。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即使買氣不佳,地段佳的區域房價依舊不會出現明顯暴跌,大幅降價的建案則多屬個案,北北桃剛需旺盛,價格自然持續挺高。(陳韋帆)
中保科(9917)今(28)日舉辦股東常會,會中通過2024年財報,合併營收178.6億、年增4.60%,稅後淨利28.9億元、年增10.34%,每股配發5.2元現金股利。董事長林建涵表示,公司連續七年實現營收成長,顯示中保科穩健且踏實的發展步伐,除了感謝股東們的支持,也感謝全體員工的努力。對於2025年景氣看法則是「謹慎前行、樂觀迎戰」,持續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陳韋帆)
銀行房貸滿水位,這水位究竟是被誰填滿的?台灣房屋集團根據金融聯徵中心統計,2024年新增房貸共達22.6萬件、年增近4萬件,創近16年來最大量!統計六都各行政區年度核貸量,排名前十大熱區,包括台中市北屯區、桃園市桃園區、中壢區、新北市板橋區 、三重區及高雄楠梓區等均入榜,其中台中北屯區,全年核貸量達7,898件,年增1,868件,稱霸六都之冠。(陳韋帆)
受房貸緊縮與央行信用管制影響,台灣房市高檔盤整態勢愈加明顯。根據信義房價指數最新發布,2025年第一季全台房價指數報168.42點,季減0.62%,年增5.99%。其中,七大都會區有五都出現房價季跌,價格水準回到去年下半年信用管制前的水準,顯示房市已進入盤整階段。
全台屋齡最年輕城市的桃園,買賣屋齡卻不斷攀升!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2024年Q4住宅交易,桃園平均交易屋齡為21.7年、年增2.5年,單統計30年以上老屋交易,占比達34.5%,等於每3筆就有1筆老屋交易。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關鍵仍是老調重彈的高房價問題,薪水上漲牛步,無論是投資客還是自用,老屋性價比更高,自然會退而求其次買老屋。(陳韋帆)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年同期大增超過44.5萬戶,年增4.8%!但戶數激增的同時,國內人口呈現下滑趨勢,因此全台的每戶平均人口數,反而來到史上新低的2.41人,年減約4.7%。(陳韋帆)
高雄「1人戶口」創新高!據高雄市民政局資料,2024年全市「1人戶口」46.78萬戶,年增2.7萬、增幅6.3%,總數創10年新高,其中又以橋頭、楠梓年增幅逾1成最多。專家指出,「高雄近年受惠台積宅效應,就業、投資置產需求旺盛,其中又以橋頭、楠梓最明顯,帶動1人戶口比例增加。而1人戶口的增加,其實也反應『炒房、獨居老人、單身不婚』等三大社會問題。」(陳韋帆)
銀行房貸餘額1年暴增1兆!據央行資料,2024年房貸餘額11.1兆,年增1.05兆,年增速創9年新高。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新青安貸帶動房市買氣,引爆全民瘋買房,房市雖然迎來空前盛況,卻也導致銀行資金過度集中不動產,風險快速攀升,也逼得央行不得不出手祭出918信用管制,導致量縮價減迄今,可說房市已「熱」極生悲!(陳韋帆)
近年萬物拼命漲,只有薪水慢慢漲,買房子當房東一定能防老?據實價登錄,大台北區域2024年有7行政區,租金漲幅年增幅破1成,包括「內湖、南港、信義、板橋、中和、三重、永和」。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2024年在房價帶動下,不少區域租金確實出現了一波漲幅,但隨著政府打房手段一波波,想當房東應慎選區域,才能避免房子變成負資產。(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建商不逃亡嗎?北台灣329檔期推案量破3千億又創新高!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建商傳統推案329檔期,北台灣推案量約3339.3億、年增8.2%,也是台灣房市史上首度連續2年破3千億大關。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不少建商早規劃去年推案,不料遇上房貸之亂及央行打炒房,雖暫緩推案腳步,但推案成本已支出,來不及煞車,難再拖延,加上南港千億大案,一舉推升今年329檔期案量到空前新高。(陳韋帆)
2024年在新青安貸推波助瀾下,房市熱度超驚人!根據住展統計,2024年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住宅推案量來到逾1.5兆元,創史上新高,打破2013年1.3兆元紀錄,年增幅為38.7%。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2024年在「新青安貸、股市2萬點、低利環境」等利多條件下,房價、買氣不斷創高,也大幅推建商推案意願,打破歷史高點。(陳韋帆)
台中房市中,近一年來住宅面積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與過去的「小宅化」趨勢相反,購屋族開始趨向選擇更大的住宅面積。這一變化主要受到房價上漲、政策調控與自住需求的影響。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顯示,台中市35~45坪住宅的交易比例年增1.49%,顯示出購屋族對於空間、舒適度與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尤其是自住族群的需求成為推動此變化的重要因素。
政府近年積極利用稅制打房,但上有打房政策,下有節稅方式,據內政部資料,今年台灣人口數減少2萬,但家戶數卻達942.5萬戶、年增18.4萬戶,創28年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前幾年房市火熱,土地稅、房屋稅都有自用優惠稅率,現在又有多屋稅,屋主們在節稅考量下,家戶數自然快速擴張。(陳韋帆)
去年底至今年中旬的房市多頭,令不少人產生FOMO (錯失恐懼症)追價心態,亦使得雙貸族寫下新高,住商機構觀察聯徵中心最新數據,全台同時持有房貸、信貸的雙貸族人數,截至7月達37萬4871人,創歷年最高紀錄,同時較去年同期增加2萬2258人,年增幅達6.3%,也是歷年同期最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雙貸族人數大增,主因仍是房價高漲,使得不少購屋人需經由信貸補上資金缺口,另外生活壓力下
疫情以來的房市多頭,雖於下半年收斂,惟仍有不少屋主轉手獲利,統計財政部資料,1至10月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565.9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84.8%;觀察各縣市表現,六都以新北市數據最亮眼,其他縣市則以嘉義縣、澎湖縣表現最驚人,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全台受制於央行第七波管制而買氣收斂,惟仍少見屋主降價,現階段若能找到下家轉手者,多能以獲利出場,致使全台房地合一稅收仍呈漲幅。
近年政府打炒房「管住不管工商」,加上近年國內產業積極擴廠,使工業不動產價格看俏?根據內政部地政司公佈的「都市地價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的工業區地價指數為102.78,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8%,各縣市中又以台積電重鎮的台南,工業區地價指數增幅最高,年增約4.1%;新北市則以3.9%的年增率居次;嘉義市、桃園市及台北市,則分別以3.1%、2.9%與2.4%的年增率,擠進工業區地價指數增長的三到五
近日,內政部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房貸負擔率,觀察近一年各縣市的變化,新竹縣以6.82個百分點的增幅名列首位,負擔率從去年同期的39.96%攀升至46.78%。接下來是新竹市,增加6.62個百分點;高雄市,增加5.34個百分點;台中市,增加5.3個百分點;嘉義縣則增加5.07個百分點。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這五個縣市的平均房價在過去一年內出現了14.4%-27.7%不等的漲幅,在房價飆漲、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9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3.8億元,年增77%,累計前9個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501.5億元,年增率高達9成,而一年申報一次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9月為291億元,年增47%,合計前三季房地合一稅收已達793億元,全年度挑戰千億元的歷史紀錄。
根據統計,北台灣今年第三季住宅類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5160.9億元,年增2532.3億元,年成長暴增96.3%。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出於去年不確定因素多,第三季更有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建商推案興致缺缺,相形之下,今年房市沸騰,第三季再伴隨8月台商資金解禁不動產的期待,建商推案信念強,不輕易受7、8月新青安嚴審與銀行房貸滿水位影響,量體近乎倍數成長。
房市買賣空前狂熱,房地合一稅收也創歷史新高!根據財政部資料,2024年上半年(H1),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93億、年增88%,並創歷史同期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數字可見房價攀升、買賣次數之驚人。(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