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景觀豪宅買氣差?差到要賠錢賣?據實價登錄,2024年1月,新北市淡水河岸景觀豪宅「頤海大院」中樓層戶慘賠近千萬脫手,同年5月,中和華中橋西側「遠雄左岸香榭園」賠售550萬脫手。房仲表示,豪宅限貸令衝擊市場多年,高總價豪宅漲跌必須看區位與緣分,而中和案的賠售,則推測有受到去年403地震災情影響。(陳韋帆)
2024年爆發房貸之亂後,房市陸續出現「平轉」、「急售」、「賠售」、「出價就談」等預售屋轉售廣告,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表示,出現這些廣告,透漏的訊息就是市場看跌,如果有意承接,更要留意廣告陷阱,針對「投資客進貨價差、建商換約內容、安全性」進行三大評估。(陳韋帆)
房市買氣在央行總裁楊金龍祭出918信用管制後,買氣急轉直下,降至冰點,有房仲在Dcard分享,「有一賣方,買了(新莊環狀線)幸福站房子,因為槓桿開太大,已繳2房貸,明年還有一間要交屋,開價從2,700萬降到2,3XX萬,利息是賠掉了。」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現階段房市氛圍冷清清,楊金龍說要給投資客一個教訓,如果網友所說為真,看來是已經做到了!」(陳韋帆)
天母知名豪宅睽違6年再出現交易,9樓戶以9000萬元成交,對比屋主11年前的入手價,賠售670萬,幾乎是4輛入門款賓士車,引發關注。
新青安專案上路後,全台房地產買氣持續升溫,但在台中七期的豪宅社區「台中帝寶」卻再度傳出賠售案例,繼去年一戶屋主虧損2117萬賠售,今年5月,又有一戶高樓層屋主虧損1258萬賣屋出場。台中帝寶賠售案例頻傳,有專家認為是受到基地抗性及性價比影響,才導致房價直直落。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近日發布2023年亞太區不動產市場展望,分析從總體經濟層面到2023年不動產市場的挑戰與機會。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率預計將超過8%,為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亞太地區多數央行陸續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膨,導致經濟成長將不可避免地放緩。(記者:陳韋帆)
近來房市風向轉冷,成交量明顯趨緩,但房價仍未明顯鬆動,根據全國不動產企研室觀察台北市內湖區實價登錄資訊,發現近3~4個月來歷次轉手的交易雖多數皆有1~2成不等的獲利,但市場開始出現平盤或認賠出場的交易,如8~10月就有5筆賠售78~745萬不等的揭露。(記者:陳韋帆)
房市交易量持續下滑,淡水賠售潮將現?目前各大售屋網站上,淡海新市鎮「賠售字樣」廣告又開始出現,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觀察掛有賠售字樣的廣告,以開價與入手價推算,確實有賠售的感覺,但似乎還不夠實惠,建議自住需求的買家可以多看多比較。」(記者:陳韋帆)
房市利空雲集,房仲為了將房子售出,各出奇招。《591房屋交易》出現一則售屋廣告,標題為「慘賠仟萬~陽明山無敵美景電梯4房2車急售」,100.08坪的房子只賣3600萬,拆算車位後,單價約45萬,甚至比實價登錄以來該案的最低每坪49.3萬還低,相當吸引人目光。(記者:陳韋帆)
紅樹林近年主打「富人灣」河岸宅與山景宅題材,強調許多台商、陸客透過管道前往購買,房價快速被炒高,甚至一度有個案成交高達6字頭。不過,紅樹林建案「崑益沐川」,屋齡9年,規劃17戶華廈,已有6戶轉手交易,僅1樓戶獲利了結,另外5戶全部賠售,最慘一戶虧了428萬,且目前網路售屋平台還有2戶轉售中,相當慘烈,「富人灣」似乎已經變成了「負人灣」?(記者:陳韋帆)
台中七期台灣大道建案出現轉手潮!某2家上市櫃公司合建的七期建案工地,上個月發生火警,雖無人傷亡,但根據「實價比價王」資料,出現高達296戶待售中(未排除不同平台重複物件)。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認為,火災應只是催化劑,真正造成轉手潮的原因,應市政府升息、待審中的打炒房法案,才讓屋主們急著想要下車。(記者:陳韋帆)
防疫政策有「類降級」、交通政策有「類火車」,高雄竟然也出現「類凶宅」?高雄文萊路的「保時捷大樓」15樓戶今年1月售出,31.57坪(含車位)總價466萬,相較前一手屋主2016年入手價538萬,賠售72萬,備註「本件買賣標的有疑似發生非自然事故情事含傢俱設備費」。(記者:陳韋帆)
過去房市多頭時期,新莊副都心重劃區規畫多個豪宅社區,隨著房市下修,大坪數產品率先失寵出現賠售慘況。根據全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新莊副都心中央路豪宅,包括《遠雄中央公園》、《遠雄米蘭公園》、《新富邑》、《新潤都峰苑NO1》近1年實價揭露資訊,發現多筆慘賠1~2成、賠售上百萬交易,等於直接賠掉一間雙北小套房。
即便去年房市回溫,且今年武漢肺炎疫情並未讓房價出現全盤大幅下跌,但市場仍傳出不少賠售案例,例如台北市「燙金門牌」大安區金華街,去年至今就有多筆賠售,今年1月「大安石翫」有屋主持有4年,認賠1000萬元出場;信義區2月則有總坪數僅25.67坪的小豪宅社區「新川普」,屋主賠售605萬元。賠售案不斷,但為何仍不見建商降價?
房市真的落底了嗎?恐怕有些社區「天價」回不去了,連熱門小宅物件也會賠售。根據最新實價登錄揭露,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屋齡11年的小宅套房社區「新川普」,今年2月交易出現一筆賠售,總坪數僅25.67坪,就賠了605萬元,單價從入手約每坪126萬元,跌到約每坪85萬元。
房市「賭徒」還是很多,且鎖定台北市人口稠密地段,大膽進行短期轉手獲利。最新實價登錄就揭露,今年2月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屋齡38年的中古華廈小宅交易案件,前一手屋主賠售出場,而獲利的是買家在2019年8月「撿便宜買入」,半年就賺了208萬元。
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長期被視為「內湖房價凹陷區」,也被台北市地政局統計為2019年北市40大熱門路段,其中,路段租金行情,也為全市最便宜門牌。也因該區相對有便宜房價可撿,今年以來包括「聯勤三喜」、「一隱」新成屋皆有賠售成交,可見「有便宜,一定有人接手」。
房地產投資中,持有期間的「現金流」很重要,最後脫手的「資本利得」一樣重要。好時價分析過去7年多的實價登錄資料,透過模型比對,找出7年內「有2筆以上交易紀錄的房屋」(以下稱「重複交易」),檢視價格變動狀況,也就是資本利得,發現六都之中,台南市平均每次出售賺15.7%,而台北市則最慘澹。
隨著實價登錄資料逐年累積,許多轉手過後的物件房價,也能被統計出來。根據好時價分析過去7年多的實價登錄資料,透過模型比對,檢視六都之中,單戶房屋已經有2次以上轉手紀錄的「平均獲利率」、「獲利比例」與「賠售比例」發現,台中的屋主平均持有2.5年可賺15.5%,其中,更高達9成屋主是獲利出場。
前幾年房市景氣反轉,不少重劃區都淪為賠售重災區,有些人選擇危機入市,買了別人平轉或賠售的房子,但卻沒發現「水很深」、房價沒有止跌,最後原本開心買到賠售房子的人,不見價格彈升慘被套牢,甚至2019年出現賠售的案例。
曾在2010年轟動市場的台北市大安區豪宅案「縱橫天廈」,為知名設計吳季剛首次跨界合作的建案,當時正逢豪宅風起雲湧,吸引不少豪宅客追價置產。不過,現今屋齡6年的「縱橫天廈」因有住戶遭法拍,拖累行情,累計賠售逾6500萬元。近期也有2戶屋主委託房仲出售,其中9樓戶售屋開價貼近5年前買入價格。
新北環狀線強勢通車,即便沿線房價近3年呈現修正態勢,但仍有深耕在地許久的建商看好,加碼推案佈局。新銳建商科達機構在今(22日)年終感恩尾牙指出,科達機構與代銷業者海悅國際共同合資經營的「海研建築」,規劃今年將在上新莊地區推出雙建案,總銷約30億元,積極佈局機場捷運與環狀線沿線。
2020年總統大選過後,屋主心態似乎變硬了!根據屋比房屋彙整總統大選前後六都網路待售物件發現,選後一周網路主打「賠售」、「賠錢」等標語的待售住宅量大幅減少,從選前514件劇減至398件,減幅達22.6%,另外,「降價件數」較選前大減10.8%,減幅超過1成;平均待售開價也都較選前出現調漲,雙北以外縣市甚至有1至2%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