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襲台!比颱風假、買泡麵更重要的事 一表快速檢視「防颱措施」

2025/07/06 15:51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

除了買好物資、等待颱風假消息外,物業專家提醒,不要忘記做好防颱防災準備。(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除了買好物資、等待颱風假消息外,物業專家提醒,不要忘記做好防颱防災準備。(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丹娜絲颱風來襲,不少人都已經買好泡麵等待颱風假宣布,除了等待消息,更重要的就是做好防颱準備,全台逾30年屋齡老屋已突破500萬戶,房屋結構老舊、設備耗損問題嚴重,一旦遭逢強風豪雨,災損風險急遽升高。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特別提醒,「老屋屋主們,颱風前應確實檢視社區與自宅防颱措施,降低災害風險。」

根據台灣物業管理學會提供資料,常見防颱疏失多來自忽視細節與臨時應變不足。她建議,社區應加強七大防災準備,包括:清理排水孔道、防止屋頂滲漏、檢查電線瓦斯、固定陽台雜物、窗戶貼膠帶防碎、準備緊急照明、備妥沙包與抽水機等,避免風雨來襲時措手不及。

防颱準備,應檢查好房屋內外狀態,包括易掉落物、瓦斯管線等。(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防颱準備,應檢查好房屋內外狀態,包括易掉落物、瓦斯管線等。(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屋內、外都要查

首要重點是清理排水系統與檢視屋況,包括屋頂、公設排水孔、牆面縫隙等,並清除落葉雜物,避免阻塞導致倒灌。老舊牆壁或窗框若有裂縫,可先使用防水塗料應急。第二,窗戶應貼上米字或對角膠帶,降低玻璃破碎飛濺的傷害風險。郭紀子提醒,貼膠帶並非強化玻璃強度,而是為了防止碎裂噴飛傷人。

此外,老屋陽台、頂樓常堆放雜物,颱風來襲前應將花盆、桌椅、曬衣架等固定或移除,外牆若有磁磚剝落跡象,也應立即通報處理,以免強風吹落砸傷行人或毀損鄰屋,恐涉刑事責任。瓦斯管線、電線電纜也應提前檢查,必要時應關閉非必要電源,避免強風損壞引發火災。

有鑑於近年淹水頻傳,低窪區社區應建立聯防機制,避免水勢倒灌停車場、電梯等。(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有鑑於近年淹水頻傳,低窪區社區應建立聯防機制,避免水勢倒灌停車場、電梯等。(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停電、淹水都要防

防災期間可能出現斷電,專家建議先備妥手電筒與行動電源,並檢查緊急照明是否能運作1至2小時以上。蠟燭易引火災,不建議使用。若能負擔,也可預先準備800~1000W的小型發電機,維持冰箱、抽水機或醫療設備供電,確保基本生活不中斷。

對於低樓層或淹水熱區住戶,應備齊沙包、攔水閘板與抽水機,社區管委會更應建立聯防機制。若淹水水位升高,須特別注意避免水勢倒灌電梯機坑與電路,導致更嚴重的損壞或人員受困。颱風前後皆應嚴格巡查設備運作狀況,防患於未然。

最後,郭紀子建議老屋與大樓社區都應參考「大樓防洪措施自主檢查表」,全面檢視各項防颱準備是否齊全,並備妥2至3天份乾糧、飲水、收音機與常用藥品。面對強颱威脅,唯有事前準備充足,才能將風險降至最低,保障住戶與家人安全。

▼大樓防洪措施自主檢查表。(圖/郭紀子提供)

大樓防洪措施自主檢查表。(圖/郭紀子提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