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年在多次演講中談及機器人市場願景無限大。(圖/翻攝自輝達官方YT)
DIGITIMES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隨著AI技術升級與服務市場持續擴大,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估將從2023年的70.92億美元,快速成長至2029年的177.16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達17.2%。面對這股趨勢,台灣業界於7月22日正式宣佈成立「AI機器人大聯盟」,整合軟體、硬體與系統整合資源,目標2030年打造新台幣1兆元的AI機器人產業生態系。
這場聯盟匯聚了台達電(2308)、東元(1504)、士電(1503)三大驅動馬達與運動控制關鍵零組件廠商,協作型機器人領域則由達明(4585)領軍,專注人機協作與智慧感知應用。鴻海(2317)則結合工業機器人與電動車布局,強化整體自動化解決方案能力。
在系統整合與自動化應用方面,盟立(2464)專注自動化系統整合與機器人應用,廣運(6125)聚焦自動化倉儲物流,羅昇(8374)則從自動化元件代理切入整合應用市場。昆盈(2365)則以影像模組技術為基礎,進軍智慧感測與AI影像辨識領域,為聯盟在終端應用開發上提供技術支援。
聯盟將以「軟硬整合」為核心策略,透過馬達、驅動模組與AI感測系統升級,打造具備自主學習與智慧判斷能力的工業與服務型機器人解決方案,積極拓展至智慧物流、醫療照護、安防巡檢與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此外,「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將於8月20日登場,屆時聯盟將展示最新AI機器人應用成果與整合方案,預期將再度引爆機器人產業話題,吸引市場關注。
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智慧製造需求升溫,群益報告認為,台灣AI機器人大聯盟的成立,被視為推動台灣機器人產業鏈升級與打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關鍵,市場預期此結盟效應將帶動台灣產業鏈進入全新成長軌道。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