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台灣科技下游產業在2025年第二季因新台幣大幅升值而承壓,多數廠商獲利不及預期,但人工智慧(AI)伺服器需求強勁,仍支撐部分供應鏈。展望第三季,因關稅因素導致提前備貨,傳統消費電子旺季恐難再現,市場焦點轉向AI伺服器、電源與網通升級產品。
第二季期間,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約14%,侵蝕廠商毛利率並帶來業外匯損。元大投顧分析指出,主機板、筆電與工控(MB/NB/IPC)、面板、手機零組件、網通與電源等產業整體表現低於預期。惟受惠AI伺服器拉貨動能,部分組裝與零組件廠仍繳出優於預期的財報。
第三季展望方面,報告指出,MB/NB/IPC雖進入傳統旺季,但由於前期備貨提前,營收僅可望季增中個位數,第四季則恐轉為下滑。手機零組件受惠蘋果新機備貨,第三季營收有望大增36%,但第四季僅小幅成長。面板需求依然疲弱,廠商料調降稼動率以撐價。
伺服器產業則持續受到AI應用帶動,預估第三、四季營收分別季增16%與12%。電源供應鏈受惠資料中心投資,預計第三季季增6%、第四季持平。網通廠商則因Wi-Fi 7、10G PON與DOCSIS 4.0推動,營收可望連續兩季成長。
元大投顧認為,市場投資重點將聚焦於AI伺服器相關組裝與零組件廠,以及水冷散熱與電源廠商,並看好華碩(2357)、技嘉(2376)、奇鋐(3017)、富世達(6805)、智易(3596)與昇達科(3491)等供應鏈。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