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鴨蛋!「民生社區」危老0件 專家:店面、違建多造成的

2021/03/20 17:03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台北市積極推動危老政策,截至2月18日已達448件,即使全市力拼危老重建,但民生社區始終靜悄悄,一件都沒有談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主要原因在於「店面過多」,即使不少整合者不斷地洽談,依舊無法打動屋主想重建的心。

▲民生社區危老案一件都沒有談成,專家指出「店面、違建」多,是最大因素。(圖/翻攝自Google Map)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北市累計至今年2月已經有448件通過審查,光是去年就有296案通過,2020年堪稱危老政策的爆發年,但唯獨「民生社區」始終一件都沒有,反觀中山區去年就有42件危老案通過審查,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

曾敬德表示,過去僅有「都更」的時代,因必須整合多戶,從整合到改建完成,能在7年內有成績都算幸運,自從「一坪也能重建」的「危老政策」推出後,不少產權單純的老屋紛紛加入危老,讓自己的房子翻新。

另外,在此波台商回流、疫情時代下,不少產權單純的辦公大樓、受疫情重創的飯店業等,也都趁此波危老政策順利爭取到高額容積獎勵改建。不少案例甚至已請領到建照並開始預售推案。

曾敬德指出,民生社區危老案靜悄悄的幾個原因,包括住宅環境優良,不像一些早期開發區域住宅環境複雜,對於改建的需求殷切,民生社區住宅區容積率較低,同時可能主幹道上一樓作店面使用,而巷弄內的公寓也有頂加問題。

進一步說明,店面對於屋主而言,出租自用效益都高,倘若參與重建,重建期間,不僅無法收益,甚至重建後無法分回一樓店面;公寓頂加部分屬於違建,勢必無法作為分回坪數的談判籌碼。兩大原因導致該區域危老推動困難重重。

曾敬德說,除了「硬體」的問題之外,民生社區的住戶可能也滿意現有的外在住宅環境,導致區域內一直有整合者在談改建,但能夠順利成案的少之又少,較為成功的案例就是區域內的國宅海砂屋都更改建案例。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韓國瑜主持立法院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