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發布2023年景氣預報,房市部分,研究員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表示,「明年雖然去除選舉干擾,但其他利空因素將持續干擾房市,估計買方將持續保守觀望,賣壓也將逐漸湧現,預期將處於低檔盤整格局。」(記者:陳韋帆)
台經院今(25)日發布10月景氣動向調查,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建商、代銷雖然在928檔期推案爆量8,080億,但面對升息、股匯市波動、通膨、打炒房、兩岸情勢等壓力,買方進入保守狀態,推估至少將持續半年。」(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交易量急縮,交易盛況不再!對此,代銷龍頭海悅(2348)廣告公司總經理王俊傑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凡事盛極而衰,房市反轉是必然之事,但,這一次恐怕不能當作是一種循環,因為受到國外政經影響過大。」(記者:陳韋帆)
經濟不景氣,台灣房市卻熱3年,轉職房仲的人也不在少數。根據官方資料,不動產業受雇員工月薪高約6.1萬,全國不動產經濟業備查家數達8270家,從業人數6.35萬人,全部創下歷史新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這波房市熱潮即將結束,仲介的失業、轉職潮恐將降臨,挑戰已經開始!」(記者:陳韋帆)
國門今(13)日開始鬆綁實施0+7,對於台灣景氣有幫助?對此,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對於餐飲、服務業或許有些許幫助,但整體來說,恐怕無法起到太多作用,對於房市來說,更無明顯關聯,而且『熱炒三都』在台積電式微下,恐怕有危險了。」(記者:陳韋帆)
俗稱房市旺季的928全台建商大推案檔期到來,根據591統計,全台推案量將爆量8千億以上,不過,根據台經院今(26)日【9月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目前景氣匯聚了九大利空,房市前景恐不太妙。(記者:陳韋帆)
台經院近日發布最新一期的景氣預測,7月不動產業、營建業者約7成對於房市未來半年看法持平,不過,台經院也提醒,7月買賣移轉棟數持續緊縮,加上裴洛西來台後,兩岸情勢緊張,打炒房、升息、年底九合一選舉等利空因素仍在,未來不動產市場持續處於趨緩、分化的階段。(記者:陳韋帆)
信義房屋統計官方預售實價揭露件數資料,去年第四季景氣高峰時,每月預售揭露的件數可達1.2萬件,單月成交金額達1700餘億元,不過今年上半年市場明顯出現降溫,6月的揭露件數只剩下五千餘件,與去年第四季景氣高峰時的單月交易水準,呈現腰斬的量縮市況,反應出近月市場買氣受到疫情、政策影響,出現大幅降溫跡象。(記者:陳韋帆)
飯店業持續不景氣,不少老飯店決定拆掉改建,也拆掉了不少人回憶。根據安信建經統計,光是台北市近年改建或重建的飯店就有九家,其中,王朝飯店是唯一改為社宅、飯店複合式營運,其他八家則皆拆除重建,不是蓋豪宅就是興建商辦,總案量估計將破千億。(記者:陳韋帆)
根據官方最新公布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統計,今年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2.7億元,雖然年增幅度仍達12%,不過稅收已經較5月高峰的35.6億元,呈現連續兩個月走跌態勢,反應市場景氣已經降溫,因疫情導致的交易量縮慢慢也反映在稅收上,若以區域來看台南與高雄是稅收年減幅度最大的區域。(記者:陳韋帆)
台經院今(25)日公布7月「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針對營建業、不動產業部分,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表示,6月營建業已呈現連續第5個月下滑,主要是來自於營造業對於未來半年看法趨向保守,不動產業則對於6月及未來半年看法不佳。(記者:陳韋帆)
房地產又成為台灣經濟的火車頭了?根據財政部最新資料,2021年不動產銷售額高達1.86兆,創2005年來新高。對此,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是不是火車頭業者長年各有論調,但不可否認的是,房地產銷售額卻時可反應出當下的景氣變化。(記者:陳韋帆)
台股今(21)日以1萬5千728點收盤,相較今年1月最高,下跌近3千點。信義房屋市調,台股漲跌,對於購屋族資金運用、信心皆有影響,有25%的受訪者因為自備款虧損,暫時觀望,也有32%的受訪者擔憂未來景氣衰退也暫時觀望,僅有約1/3的受訪者認為不受影響,去年以來股市大漲帶動的資金行情,恐怕今年不會再度上演。(記者:陳韋帆)
央行今(16)日宣布升息半碼,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指出,目前台灣「升息、限貸、限期開發、打炒房、疫情、通膨狂飆、囤房稅」,房市六大利空齊聚,預期將逼空土地市場,住宅恐踏上7年1輪景氣循環,僅剩商用不動產抗通膨效果佳。(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統計2021年核發住宅類建築物建造執照計17萬465戶、使用執照10萬4,872戶,皆為近10年新高,反應市場景氣暢旺,開發商卯足勁推案,不過今年前四月建照呈現衰退,年減8%,但前四月開工數量卻較去年同期成長26%,反映去年的大量推案,今年已經陸續開始動工興建,房市有機會挑戰連續三年13萬戶的大量興建期。(記者:陳韋帆)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受惠房地產市場景氣大好,2021年第四季的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僅0.08%,創下2007年統計以來的新低,由於銀行不動產貸款的壞帳少,流入法拍市場的物件也就同樣稀少。
疫情升溫,百業受創,不過,夾娃娃機店不僅不受影響,還不減反增,今年Q1首度突破1萬間。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這波疫情重創沿街店面商機,店面空置降租後,反而吸引夾娃娃業的場主進駐,夾娃娃機店在這波景氣寒冬逆勢崛起。(記者:陳韋帆)
每年329檔期是觀察房地產景氣的重要指標,今年在缺工缺料、預售屋禁止換約…等種種不確定因素下,案量萎縮,可以感受到部分建商保留心態濃厚,採取延後開工或推案策略。但也有建商翻轉逆勢,在原物料和總價之間取得平衡,推出輕總價輕鬆付款方案,讓首購族輕鬆成家,幸福有感。
台經院最新「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報告」指出,3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面對國內升息、貨幣緊縮等壓力,不動產業者對於未來半年看法,趨向謹慎的態勢,持平為63%、看壞為31%、好轉為16%。(記者:陳韋帆)
疫情致使台灣國際觀光崩盤,不少商圈景氣蕭條,出現大量空置狀況,不過,依舊有人逆勢搶進,今年以來,信義計畫區旁的忠孝市府商圈,就有五家連鎖業者進駐卡位,以新進駐的業種來看,不是餐飲業就是藥局。(記者:陳韋帆)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房市329檔推案預估量高達3,420.67億元,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近千億元、年增超過4成,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堪稱史上最旺的329檔。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329檔期推案爆大量除了與房市景氣好有關外,延推案量挹注、百億級建案眾多,以及房價漲速加快導致案量膨脹都是原因之一。(記者:陳韋帆)
經官方針對部分遞延入帳稅款的賦稅收入修正後,去年12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下歷史新高的47.3億元,打破7月29.2億元的紀錄,且比前次歷史新高還大幅成長6成,稅收反應市場景氣熱絡下出現三多現象,包括「房價漲多、交易多、短期轉手多」,尤其預售換約納入房地合一稅申報後,也成為推升稅收的來源之一。(記者:陳韋帆)
上一波景氣走揚,有些開發商進場購置地上權土地推案,因為地上權案到達約定年限後,土地使用權將回歸政府,因此過往買氣不佳,讓不少開發商都鎩羽而歸,不過這波景氣推升房價後,北市又出現零星地上權個案,大安區的「虹耀今采」、「基泰大安」,近期揭露總共已經銷售38戶,成為北市近年少數順銷的地上權個案。(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