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房屋今(21)日舉辦2023年末記者會,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回顧2023,在政府一連串打炒房動作下,全年交易量呈現「上低下溫」的情況,價格則呈現緩漲趨勢,估計全年交易量將小幅下跌3~5%,展望2024,房市將有「經濟情勢、兩岸關係、地緣衝突、通貨膨脹」四大變數,估計將呈現「量跌價緩漲」趨勢。(陳韋帆)
新青安貸上路後,40歲以下青年購屋占比竟然只季增1.1%!政府8月祭出新青安貸,原本萎靡的房市交易量開始活絡,真的是「青年購屋」買氣出籠嗎?聯徵中心資料指出,2023年Q3,40歲以下購屋占比僅季增1.1%,顯見新青安貸吸引到的購屋買氣,恐怕並非以青年為大宗。(陳韋帆)
全台灣最大的體育活動場館「台北大巨蛋」正式啟用,周邊房市熱度有攀升嗎?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灣巨蛋周邊1~10月房市交易量及3年漲幅,「高雄巨蛋」二項指標都擊敗了台北大巨蛋,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高雄巨蛋」房價基期相對低,且周邊利多持續釋出,潛力自然更勝各項機能成熟多年的「台北大巨蛋」,買氣也相對熱絡。(陳韋帆)
台北市豪宅板塊出現飄移!實價揭露,2023年豪宅(總價7000萬以上)交易量,大安、中山(集中大直)都是41筆,並列第一名,信義則位居第三,顯示台北市豪宅三分天下時代已確定,不過,觀察其趨勢,中正區有西區門戶計畫、士林有北市科園區,兩區域今年豪宅市場明顯才正開始活絡,顯示版圖仍在持續變化中。(陳韋帆)
「環狀線-北環段」12站房價出爐!實價揭露,今年1~10月,北環段12站周邊交易價量,交易量部分,得仁里站以513件交易量居冠,房價部分,則以劍南路站單均價74.0萬/坪最貴。(陳韋帆)
2023年房市詭譎多變,交易量先縮後衝!年初因政府打炒《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導致交易量急速萎縮,8月又因為新青安貸,二手屋出現一波首購買氣撐盤。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在新青安貸買氣、通膨壓力下,估計2024年國內房市景氣仍有機會走升。(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大坪數交易也頻頻下滑!根據內政部資料,六都和新竹縣市55坪以上房屋交易量,10年前單季約1.3萬筆,今年Q3僅剩2826筆。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除房價高漲,還有家庭結構改變、豪宅門檻下修共三大因素,讓大家房屋越買越小。」(陳韋帆)
台灣的房市交易量能明顯降溫,根據聯徵資料,今年前3季全台新增房貸件數為13.2萬件,與去年同期的13.9萬件相比,減少了近7千件,減幅約為4.9%,不過,進一步觀察不同屋齡的申貸情況可以發現,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的申貸件數竟從31,216件增加到32,553件,是唯一逆勢成長的購屋屋齡。(陳韋帆)
在升息及《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下,房市交易量明顯轉冷。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在前幾年全台瘋炒房下,全台灣房仲店面爆衝至8,367家,創史上新高,即使此次政府打炒房是針對預售屋,但中古屋市場也勢必遭受影響,交易量能萎縮,房仲店面恐爆倒閉潮。(記者:陳韋帆)
全台房市逐漸熄火,中壢車站商圈區域房價卻漲勢未歇?根據實價登錄,2022年中壢火車站總交易件數251件、均價22.8萬,價量皆微漲,相較全台降溫區域,交易量可說是逆勢成長。在地房仲、東森房屋中壢中美加盟店店東廖壽業表示,該區周邊建設題材豐沛,房市未來可圖,有望成為下一個新板特區。(記者:陳韋帆)
五大房仲紛紛交出2023年1~2月成績單,交易量部分,「永慶、中信、住商」皆年衰退2成6~2成9,「信義房屋」因上市櫃,依財報為準,但也透露明顯衰退,惟台灣房屋交易量逆勢走揚3.5%。多數房仲業者認為,目前打炒房、升息等利空齊聚,短期內房市不容樂觀。(記者:陳韋帆)
被外界稱作炒房天堂的新竹,出現「量跌價漲」的奇怪現象!根據實價登錄,2022年新竹預售屋交易量逐季下滑,竹市Q1有518筆、Q4剩183筆;竹縣Q1有1183筆、Q4剩588筆。交易量明顯急縮腰斬,怪的是,價格不降反漲,竹市、竹縣分別成長了19.1%、19.9%。(記者:陳韋帆)
2022年全台交易量跌15行政區出爐!根據591統計,六都與新竹縣市交易量跌幅最高的15個行政區,高雄5個、新竹佔3個、台中2個、台南3個、新北市1個、桃園1個,有趣的是,15個行政區交易量縮47.2~71.6%不等,房價卻反漲3.8~43.9%。(記者:陳韋帆)
2022年單價200萬以上豪宅交易統計出爐!根據實價登錄,2022年一共33筆,年減43.1%,乍看量衰,但拉長至10年觀察,交易量仍處高點。不過,房仲則認為,受到《平均地權條例》草案三讀通過影響,已明顯量縮,且今年影響仍持續。(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退而求其次,購買相對便宜的「老屋」!根據聯徵資料,2022年前三季30年以上老屋交易佔比高達22.4%,創下歷史新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暨「RBone卸震鋼甲」業副總經理周昆立表示,「購買老屋除了要準備一筆裝修費用,還須留意耐震、土地使用分區適法性、貸款限制等四大問題。」(記者:陳韋帆)
中信房屋2023年Q1市調,有50.7%民眾認為今年Q1房價還不會跌,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謝欣亞表示,近期房市在《平均地權條例》下,交易量雖然已明顯萎縮,但條例尚未正式上路,且房市一向有「量先價行」特性,房價下修的時機尚未到來。(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安坑輕軌2月10日開通,根據實價登錄,安坑9站周邊房價,2022年H2「安坑」區域8站房價、交易量分別小幅上升0.8%、3.6%,「十四張站」區域唯一1站則房價攀升1.6%,交易量重挫73.8%。(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今日公布2022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318,101棟,較去年量縮8.6%,六都除台中增加1.4%外,其餘縣市均明顯減少。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2022年在全球央行連續升息,經濟表現不佳,國內又有打房政策等因素,表現不盡理想,同時也成為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首次下滑,在前景不明下,2023表現恐更糟。(記者:陳韋帆)
台灣房市交易量急速萎縮,海外置產又興起!台灣房地產投資買盤最興盛的「預售市場」在打炒房下,明顯逐漸步入冰河期,市場海外房地產投資說明會開始越來越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海外房地產投資跟買外幣、基金截然不同,千萬要當心人財兩失!」(記者: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風聲鶴唳,雖然三讀是在2022年底通過,但2022年中交易量就明顯萎靡!不過,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統計,2022年依舊有5個捷運站周邊房價漲逾1成,其中又以板南線的「昆陽站」年漲18%最多。(記者:陳韋帆)
龍山寺竟打破「房價凹陷」定律!根據永慶房屋統計,2022年台北市著名五大廟宇周遭房市價量表現,其中行天宮以71.5萬元的平均單價位居第一、松山慈祐宮則以全年696件交易量為最多,而龍山寺則以均價64.9萬元超過萬華54.2萬元均價,打破房價凹陷定律!(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祭出的《平均地權條例》已在近日三讀通過,原本因升息重挫的房市更是雪上加霜,但想買房的人恐怕得再等等!根據全國不動產統計,2022年底交易量雖然出現雪崩式下滑,但顯然尚未達到2016年谷底程度,在「量先價行」原則下,想便宜買房的人恐得再等等了!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日前三審通過,其中,預售屋禁轉、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兩大措施讓建商哀號遍野,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該法案勢必成為蔡政府任內最正確的政策之一,原交易量萎靡的現況將加劇,推估未來預售屋房市將進入冰河期、崩毀期、倒閉期三個時代。(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