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好重!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統計,2024年第二季新增房貸件數達6萬5143件,創下歷史新高。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為1399.8萬元,平均房貸金額更首次突破千萬大關,來到1016萬元,顯示購屋民眾正面臨沉重的財務壓力。相較於10年前,申貸件數大幅增加81.7%,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上漲40.7%,平均房貸金額也增加了50.3%。
年輕人壓力好大!30歲以下房貸族平均鑑估值10年增5成
台北市內湖區1名寵物店老闆,因遲遲未能開業,又扛不住租金、薪水等壓力,26日在店內輕生而亡,此事爆發後引發網友兩極討論。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基本上台灣城市管理法規相當混亂,台北市尚且先進,但邏輯上全都都應加嚴,至於針對此事件,其實公寓若有管委會,或許事情不會走到這地步。」(陳為凡)
購屋壓力持續攀升!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國人2023年平均房貸970.5萬,相較2022年多了85萬,再創歷史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價攀升的壓力持續累積中,未來恐成為新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陳韋帆)
電費4月啟動調漲,民眾對於「通膨預期」心理恐懼顯現!房仲全聯會「電價調漲對房價的影響」市調,2,173份有效問券中,認為「物價、房租、房價」會上漲民眾皆約8成,但會在今年啟動購屋意願調查,可能啟動者剩35.5%、下滑17.1%,顯示物價飆漲的心理壓力遠大於購屋保值意願。(陳韋帆)
台北市信義區超豪宅出現交易!根據實價登錄,今年3月,「皇翔御琚」4樓戶以4.5億成交,拆算單價222.4萬/坪,相較10年前預售時便宜了不少。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囤房稅壓力將到來,成為了高端豪客進場的好時機。(陳韋帆)
青年房貸族揹貸壓力史上新高!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23年,20~35歲青年平均房貸金額862萬、10年狂增282萬,青年購屋比例也明顯下滑,剩32.2%、10年降低4.2%。(陳韋帆)
聯徵中心資料,2023年35歲以下房貸申貸件數60,152件,相較2019年增加1.5萬件、增幅32%。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指出,年輕世代在買房決策上確實更敢衝,而現在有「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來減輕年輕人的購屋壓力,相信未來進場買房的年輕人還會繼續增加。(陳韋帆)
主計處最新資料,今年2月房租指數105.37再創歷史新高,連續7個月年增率破2%,加上通膨、物價飆漲等因素,租屋族生活壓力明顯倍增。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建議還沒申請『租金補貼』的租屋族,可先與房東溝通後進行申請,減輕生活負擔。」(陳韋帆)
租金不斷攀漲,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1月租金指數達105.19,已連30個月上漲,再次刷新歷史紀錄。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表示,依照目前情勢,房價短期內欲跌不易,加上通膨壓力不斷上升,與其望租金興嘆,不如在能力許可下,乾脆轉租為買!(陳韋帆)
清景麟嘉義高鐵特區第四期推案「Ai世界城」今(5)日舉辦動土典禮,董事長林聰麟表示,「2023年在以巴衝突、升息壓力下,整體買氣相對低落,而今年選舉干擾退場,且GDP有望成長3-4%,估計今年房市將會比去年好。」(陳韋帆)
房價所得比暴衝五縣市出爐!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Q3,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9.86倍,相較2019年暴衝1.39倍,再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全國平均必須不吃不喝約10年才能買房,各縣市中,又以台南、台中、高雄、台北、嘉義惡化情況最劇烈。(陳韋帆)
囤房稅2.0三讀過關!外界質疑該政策是在打假球,財政部日前也特別澄清。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新法影響最大的對象,除了建商、3戶以上囤房客外,由於稅基是以「房屋評定現值」計算,房子越新的屋主,壓力也會更大,如新竹縣市、台中、台南,5年內新成屋最多,亦有可能進一步導致潛在賣壓攀升。(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連環拳,先祭《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央行限貸令等,如今「囤房稅2.0」也12月19日三讀通過,新法預計明年7月上路。目前房產業界討論出現分歧最多的部分,不外乎就是「建商餘屋」原1.5~3.6%差別稅率調升至最高4.8%,有人認為1戶僅約多繳1萬,壓力不大,但也有人認為將導致部分建商倒閉,須留意爛尾樓風險。(陳韋帆)
2023年房市詭譎多變,交易量先縮後衝!年初因政府打炒《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導致交易量急速萎縮,8月又因為新青安貸,二手屋出現一波首購買氣撐盤。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在新青安貸買氣、通膨壓力下,估計2024年國內房市景氣仍有機會走升。(陳韋帆)
法拍市場也隨著房市急凍!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Q4全台法拍量627筆、平均拍單價19.7萬,量縮價漲,法拍量創近2年同期新低,價格卻創歷史次高。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2年歷經升息、打炒房壓力下、高拍價,三大壓力下,法拍市場已明顯降溫。(記者:陳韋帆)
近年機捷週邊房價持續上升,尤以「體育大學站」、「長庚醫院站」、「桃園高鐵站」附近的青埔地區等站相對熱門。有網友就問起若先以信貸貼補頭期款後,買1300萬住桃園地區機捷A7站可以嗎?怕壓力太大。沒想到網友反而「歪樓」對他所貸到的利率相當驚訝。(記者:簡浩正)
信義房屋統計象徵區域買氣的家戶購屋比,2022全國的家戶購屋比約3.5%,代表每百戶人家有3.5戶購屋,較2021年有3.87%的家庭購屋出現明顯衰退。以北部的北北基桃生活圈來看,只有基隆2022年家戶購屋比較2021年逆勢增加,反映在高房價的壓力下,有購屋人轉往平價區域購屋,六都加上新竹地區的購屋王則是新竹縣,2022年每百戶家庭有5.77戶購屋。(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板橋浮洲合宜住宅漲租1倍?浮洲合宜宅與內政部營建署10年合約到期,傳出漲租消息,近期有租戶四處向民代、媒體投訴,指控租方將漲租1倍,據了解,板橋浮洲合宜宅原租金統一1坪320元,但傳出漲至800餘元因而引起部分租戶反彈,在各方壓力下,日勝生似乎選擇妥協,公告一般戶1坪547元。(記者:陳韋帆)
2022年進入尾聲,政府年底一讀通過的《平均地權條例》,由於修法一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今年下半房市明顯冷卻。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上半的房市熱度就是這波多頭的最後煙火,虎年下半猛虎變病貓,預估兔年將進入修正循環,房市高處不勝寒,恐怕要慎防「獲利回兔(吐)」的壓力。(記者:陳韋帆)
隨國際升息腳步,2022年初以來央行已升息4次,幅度高達2碼半,11月五大行庫新承作房屋貸款利率來到1.851%,預計年底就會直逼2%大關,目前「升升不息」的升息環境對購屋者是壓力,對於資金壓力更大,有「私人設定」拿房子抵押借錢的屋主來說,更很可能是惡夢!根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統計,目前北北桃有3851個、近四千個社區,共8483間房子,有屋主拿房子跟民間借貸設定抵押權。(記者:陳韋帆)
立院21日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一讀,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1~2年,預售屋越熱的區域將受影響越重,市場也可能出現一波讓利換約潮,重劃區、房價飆漲區將會是壓力最大的區域,觀察若是未來區域預售換約物件增加,對於區域房價將會有一定壓力,該政策對於房市「長痛不如短痛」,未來預售投資的特性將會消失,轉變為自用為主的市場,且現在房市已進入盤整期,預售案投資降溫。(記者:陳韋帆)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近日發布2023年亞太區不動產市場展望,分析從總體經濟層面到2023年不動產市場的挑戰與機會。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率預計將超過8%,為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亞太地區多數央行陸續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膨,導致經濟成長將不可避免地放緩。(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