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同意贈與房地產,節稅技巧很重要!一名女子近期要買下父親的千萬房產,女子決定利用爸爸一年244萬的贈與稅免稅額,另外「房貸」756萬,將款項給予父親買下房子,孰料這個步驟問題竟然很大,且很有可能會被國稅局找上們,要求支付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前NBA超級球星魔獸(霍華德 Dwight Howard),轉戰T1桃園永豐雲豹,引爆台灣職籃熱潮,他日前直言,「可能我都要在台灣買房定居了,只要能在這裡奪冠,我真的就可以高掛球鞋了。」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因為魔獸所在的美國喬治亞州與台灣是完全平等互惠國,所以想在台灣買房不難,惟須留意貸款、繼承、出售等問題,不過其實只要娶個台灣老婆就全部解決了!」(記者:陳韋帆)
遺產糾紛多,如果是兄弟姊妹共有土地,想要賣地又想免除糾紛,該怎麼做呢?正業地政士事務所鄭文在表示,「撇開感情面,依法處理其實不難,只要如同一般不動產買賣,委由仲介銷售,待找到買家後,公告給其他共有人知道即可。」(記者:陳韋帆)
台灣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外籍配偶也屢創新高!根據內政部資料,2011年後,平均1年約2萬對國人與外籍人士婚配,截至今年9月,人數已達57.4萬人。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外籍新娘嫁來台灣,如果在台灣沒有謀生能力,一旦配偶過世繼承房產,往往只能賣屋變現,對於購屋人以及仲介來說,已然變成可開發的無奈商機。」(記者:陳韋帆)
台灣在高齡化下,繼承者越來越多!根據內政部資料,2005年繼承移轉量僅3.2萬棟,之後逐年攀升,2021年已達6.2萬棟,今年前8個月也高達4.5萬棟,推估全年將再創新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傳統觀念上,繼承而來的房子是祖產,通常買賣意願較低,但台灣有兩情況,購屋者有機會撿到便宜!」(記者:陳韋帆)
兒子、女兒都還在,想把財產直接送給長孫可行嗎?新北市一名八旬翁,膝下有4女1子,今年9月老伴過世,打算將老伴留下的價值3千餘萬遺產直接讓長孫繼承,子女全部都同意,但卻也差點釀成大錯。(記者:陳韋帆)
房、地價居高不下,不少人等著依靠繼承讓自己擁有不動產,不過,也有特殊狀況,台北的陳小姐,祖先在苗栗留下了一座山,父親去世後,她與親戚們共同繼承後,一夜晉身大地主,享受這份感覺不到1個月,卻又從歡喜變成後悔。(記者:陳韋帆)
台灣如同香港一樣,在高房價下,房子越買越小的「鳥居化」也正在發生,不過,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雖然大家房子越買越小,但在高齡化、房屋自有率約8成的情況下,國人靠繼承來的房子,約比新買的大了整整10坪,想要住大房子,恐怕靠繼承會比靠自己更容易。(記者:陳韋帆)
阿公想送房子疼孫錯了嗎?近期一位阿公請地政士協助,阿公告訴地政士,「我年事已大,想看26歲孫子成家生子當阿祖,打算買1間900萬房子送他,屆時請幫我過戶。」承接的地政士,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聽完阿公的想法後驚呼,「還好你還沒買,要是已經買了才要過戶,恐怕就會虧大了!」(記者:陳韋帆)
高齡化來臨,繼承案件也越來越多,近期就有民眾欲繼承祖輩不動產時,竟發現已逝阿公名字在戶籍登記上,與身分證及其他證件都不同,導致無法繼承。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常見,必須釐正才能繼承。」(記者:陳韋帆)
高齡化社會,繼承不動產也成為許多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繼承遺產有很多細節必須留意,有一項常見問題,「沒錢繳遺產稅該怎辦?」(記者: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年增幅度約9%,死亡人數增加同步反映在繼承移轉棟數上,上半年建物繼承移轉共3.2萬棟,年增11%,且繼承移轉棟數也創下歷史新高,以人口持續老化與疫情造成的死亡悲劇推估,下半年繼承移轉恐怕仍會居高不下。(記者:陳韋帆)
台灣高房價、高齡化,雙高問題導致「爭產糾紛」越發頻傳。新北市近期一位爸爸剛過世,依然健在的媽媽與膝下5名子女,就開始為遺產爭吵,各持立場,認為自己擁有分配主導權。專家指出,「要吵之前,有三件事情要先做,否則爭到死也沒用。」(記者:陳韋帆)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台南市地政局日前公告最新一期外國人取得土地建物情形,今(2022)年第1季繼承筆數,計有179筆,總面積約659坪,其中以繼承麻豆區的土地最多。
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今年第一季全國贈與移轉1萬5,481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12.0%,也創下房地合一上路以來、7年新高,而首季繼承移轉1萬4,952棟、年增4.3%,也創統計以來同期新高。(記者:陳韋帆)
現代人離婚、再婚已成常態,但財產繼承上,就容易出現問題。新北市H男(化名),擔憂自己去世後,現任的妻子,必須面臨與前妻所生的兒女共同繼承房產的問題,狠下心直接贈與給現任妻子,不過,就必須多繳納21萬稅金的。(記者:陳韋帆)
兄弟姊妹為爭產,父親靈堂前上演棍棒混戰!嘉義縣一名8旬王姓老翁逝世,4名兄弟姐妹,隔日就在靈堂前上演棍棒混戰,結果竟是為爭產引發糾紛。嘉義市地政士公會理事蔡岳臻表示,後代爭產紛爭層出不窮,其實只要生前分配好,就可預防這樣的事情發生。(記者: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底全國未辦理繼承土地高達1.7萬公頃,比起金門縣的面積還要大,且未辦理繼承的建物面積高達59.7萬坪,相當於5.3棟的台北101大樓,推估全台未辦理繼承的不動產價格遠超過千億元,同時間2021年的繼承移轉登記6.3萬棟也創下新高,人口快速老化不動產的繼承與未繼承都創下新高。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底全國未辦理繼承土地高達1.7萬公頃,且未辦理繼承的建物面積高達59.7萬坪,相當於5.3棟的台北101大樓,推估全台未辦理繼承的不動產價格遠超過千億元,同時間去年的繼承移轉登記6.3萬棟也創下新高,人口快速老化不動產的繼承與未繼承都創下新高。(記者:陳韋帆)
遺產繼承一直是一門大學問,一旦做錯一個步驟,就有可能多繳百餘萬稅金。台北有兩個案立,同樣是爸爸去世,繼承不動產時,其中一家人繳交了百餘萬稅金,另一家人則省下130萬稅金,原因就在於「步驟與做法」的不同。(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地政局公告已列管「未辦理繼承登記之不動產」最新統計,截至4月1日,土地有19,149筆,面積逾315公頃;建物2,425棟,依111年公告土地現值計算高達808億餘元。北市地政局呼籲,繼承不分男女,未辦理登記之不動產,逾期過久恐有被收歸國有之疑慮,應盡快辦理繼承。(記者:陳韋帆)
為了遺產能順利繼承,不少人未雨綢繆立遺囑,不過,遺囑也可以無效!一名北市的爸爸李男(化名),近日妻子病逝,拿著遺囑請地政士協助不動產及其它遺產過戶,不料,地政士竟發現遺囑無效,讓他不僅承受喪妻之痛,也回憶起十多年前的失子之痛。(記者: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問題也越來越多,實務經驗上,有一個常見問題,就是上上代逝世後,上一代未將房地產繼承,結果上一代也去世了,到了這一代,變成不知道怎麼分才對。新北市地政市公會公關主委蕭琪琳表示,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其實要分清楚並不難,因為相關法令都很清楚。」(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