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高齡化,土地所有權人也出現老化現象,根據財政部資料,112年地價稅納稅人口中,65歲以上納稅人占比5年上升5.5 個百分點。大家房屋企研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65歲以上年齡層屬「戰後嬰兒潮」世代,歷經經濟起飛年代,因此資產相對集中。(陳韋帆)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發布最新商用不動產季報,北市辦公室平均租金已達到每坪2,561元,單價再攀歷史新高。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2024年商辦市場延續去年勢頭,企業承租需求強勁,屋齡新、具備ESG概念的辦公室最受租客青睞,租金持續創高,也吸引企業、高資產客群積極進場布局收益。(陳韋帆)
台北市天母地標級廢墟標脫!天母26年中古社區「富安天母」,3層樓高店面及地下商場,空置12年有餘,原屋主為遠東航空張綱維母親許慧娟名下所有,近期在法拍超過2年時間,在第二輪拍賣的四拍中,由資產管理公司以3億100萬元成功拍下。(陳韋帆)
買房子到底是負債還是資產?聯徵資料揭露,全台房貸族2014年共206.53萬人、房貸總額7.14兆、平均每人扛貸345.52萬;2023年共212.18萬人、房貸總額10.8兆、平均每人扛貸508.89萬。10年過去,房貸人數增加5.65萬人、房貸總額卻大增3.66兆,平均每人增加163.37萬負擔。(陳韋帆)
住展最新市調出爐!11月北台灣預售屋市況,「推案量、議價率、成交組數/周」微升,「待售建案個數」持平,「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下滑。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總統選戰激戰中,但北台灣整體買氣仍不弱,惟高資產族們轉向觀望縮手,北市豪宅買氣如同被送進冷凍庫,僅剩個案表現突出。(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去年底三讀通過,引起房市動盪,相對住宅市場的悲觀,建商似乎依舊看好「商用不動產」!信義全球資產表示,不少建商已在推案上進行策略性調整,轉攻辦公室、廠辦類大樓,空置率持續下滑加上新案進場下,可望帶動整體租金行情,2023年趨勢整體商辦市場將朝向租金緩漲、供需漸穩的方向發展。(記者:陳韋帆)
農曆年前是詐騙高峰,無論是領了年終想買房的上班族,還是打算變現資產好過年的屋主們,務必要提高警覺,小心買賣不成,還讓自己成為詐騙集團的大肥羊。專家提醒,房屋買賣動輒上千萬,容易成為有心人的詐財目標,若想在交易過程守住荷包,有兩種風險不可輕忽!(記者:陳韋帆)
近期主計總處發布最新國情通報,2020年底家庭平均每戶擁有資產為1263萬元,戶戶是富翁有千萬身家,掀PTT論壇熱議。(記者:陳韋帆)
台灣房地產買氣持續緊縮,海外置產已成為新主流?信義房屋指出,近期赴日購屋夯,主要有2個原因,1、高資產族群資產布局觸角伸向海外,2、政經穩定的日本即成為熟悉的選擇,不過,信義房屋也指出,近10年來消費者購屋心態有明顯變化,從高報酬的「小、舊、遠」產品,轉變成保值性高的「地點優、屋齡新」產品。(記者:陳韋帆)
大S無法法拍汪小菲資產嗎?藝人大S傳出向法院聲請法拍汪小菲在台資產,法院也核准強制執行扣押命令,此時卻傳出汪小菲經營的S Hotel並非他所有,而是向龍巖承租,所以無法拍賣。房產專家向《三立新聞網》指出,「法院命令仍可執行,因為汪小菲擁有的在台資產並非僅指不動產,飯店內部的動產也屬於汪小菲在台資產一部分。」(記者:陳韋帆)
斥資606億元的捷運聯開案「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案-台北雙星」,11日啟動新建工程,預計2027年完工。商仲業者表示,預估完工後資產總市值將突破2,000億元。
台北市忠孝東路5段的「八方雲集」房東換人當!根據實價登錄,該店面36坪,買家以總價1.3億購入,拆算單價,1坪高達358萬,恰巧與2013年交易,信義區土地1坪358萬的「最貴菜園」同價,東龍不動產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表示,「股市波動大,擁有大筆資金的投資人,自然會選擇具有穩定、長期收益的店面配置資產。」(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西門町「成都楊桃冰」舊址法拍標脫,根據法拍資訊,該店今(10)日進行第三拍,17.88坪底價以總價8096.8萬,最終以8502萬標脫,拆算單價每坪約475萬元,由合作金庫資產得標。根據法院筆錄,該店面原為已故創辦人鄭德川所有,他離世後,公同共有人數高達19人。(記者:陳韋帆)
台中14期土地自2020年完成配地以來熱度不輟,挾最大規模重劃區的優勢,吸引建商群起獵地插旗,總計2021年至2022年H1,14期土地交易規模就突破400億。不過,信義全球資產公司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指出,「受整體經濟因素影響,14期重劃區土地交易已明顯受到抑制、交易放緩,建商布局方向明顯改變。」(記者:陳韋帆)
位於台北市中心臨沂街,一座三〇年代日式官舍修復而成的圖書空間,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經營——「文房・文化閱讀空間」(下稱文房),除了日常作為閱讀空間供市民朋友免費入館之外,晚間和週末也時常舉辦藝文活動,讓大眾走進文化資產的空間,感受藝文生活的熏陶。十月與「台北詩歌節」、「聯合文學」、「有鹿文化」等藝文單位合作,結合聲音與文學,送上秋季感官的盛宴。
房價高漲購屋大不易!新北市一個年輕妹妹想要購屋,但存款不足,相對高收入的哥哥決定出手幫忙,決定借妹妹488萬當作自備款,但已婚的哥哥,又擔憂未來有資產糾紛,在地政士的建議下,最後將房子一半產權登記給嫂嫂,解決了雙方擔憂。(記者:陳韋帆)
想要資產翻倍,靠薪資不如靠房子?台灣房屋集團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的2021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搭配聯徵中心平均鑑估值,比較各縣市近10年的所得與房價漲幅差距。20縣市中,南投縣2021年可支配所得為83.6萬元,僅比2012年微增0.5%,但10年來購屋總價卻從505.8萬元成長到837.9萬元,漲幅高達65.7%,所得漲幅與房價漲幅相差65.2個百分點,差距為全台之最!(記者:陳韋帆)
信義全球資產觀察台中市土地交易趨勢,統計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台中市土地累計交易規模達1,560億元,若以土地面積區分,其中千坪以上的土地交易總額為1,123億元,佔整體規模72%,未滿千坪的土地交易總額為437億元,佔比雖較低,但2020-2021年已連兩年都單年破百億。(記者:陳韋帆)
有錢人資產配置這樣做!新北市一位富豪爸爸,因年歲已大,希望買塊農地退休務農,不料,在農地的所有人登記上,但因忽略贈與稅問題,險些直接慘賠175.6萬。對此,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在高齡化的社會下,不少父母都希望提前配置資產予兒女,但一定要留意稅制,否則很容易偷雞不著蝕把米。(記者:陳韋帆)
台灣近期「打炒房、升息、疫情」衝擊房市,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在這三支箭的衝擊之下,外幣存款較去年增加3兆,資金行情明顯退潮,台灣房市近2年榮景恐怕將畫上終止符。(記者:陳韋帆)
疫情持續肆虐引爆的通膨危機,讓全球資產價格持續上漲,台灣房價也在民眾搶進下一路狂飆,六都整體平均房價在短短1年內就漲了近1成。展望未來,各地已突破歷史新高的房價是否有可能再創高峰?在政府積極出手打房下,何時才是買房好時機?未來的房市潛力區在哪裡?且聽專家這樣說。
商辦竟然越老越值錢?根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指標商辦中屋齡30年以上的大樓,竟有6棟大樓交易單價站上百萬,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指出,這些單價達百萬等級的老商辦,雖然屋齡高,但因位處核心區位條件,原本就是區域指標大樓,加上商圈空置低且企業需求高下,價格反而有所支撐。(記者:陳韋帆)
實價揭露,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35巷豪宅「筑丰天母」,2022年4月成交頂樓的樓中樓戶別,總價1億9808萬元,每坪約112萬元,買家是僑外資「勇春公司」,採無貸款方式買進,進一步觀察2022年天母億級豪宅,目前共有3筆交易,包括「國泰天母」11樓、「華固天鑄」6樓,且一致都無貸款入手,買家資產相當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