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針對豪宅不僅有「豪宅限貸令」、「彭淮南防線」,多次打房也都持續緊縮信用管制,這樣的舉動,對於豪宅買家影響真的很大嗎?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央行針對豪宅的諸多限制,在2012年後確實打冷了炒作風氣,但央行限制的不過是貸款,對於現金滿滿的有錢人來說,若真有自用需求,只要捧現金購買就毫無影響了!」(陳韋帆)
新青安引爆全台瘋買房,引爆房貸之亂,央行總裁楊金龍祭出史上最強限貸令,影響到底有多大?有民眾因貸款成數不足,為避免違約,不少人購過其它有價物品質借,補足剩餘價金,但這些行為通通違反央行規定,一旦被銀行查獲,恐取消寬限期、面臨違約金問題,專家指出,「房貸成數不足,還有其它四條路可選,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陳韋帆)
房貸之亂、央行總裁楊金龍祭出第7次打炒房措施,購屋族房貸陷入「低成數、高利率、排隊潮」,甚至無銀彈可貸窘境,被房產業界戲稱為「金龍風暴」。對此,國內兩大房仲龍頭品牌皆祭出與壽險業者房貸合作的服務,信義房屋推出房貸免排隊,永慶房屋也推出「買房安心貸」,避免購屋族因為貸款成數不足或排隊導致違約發生。(陳韋帆)
銀行房貸仍處於高水位,房貸之亂未停歇,要如何爭取到比較好的貸款條件,又或者免排隊呢?俐富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王俐喬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基本上銀行房貸水位過高的狀態,不是央行祭出限貸令就會立刻生效,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緩解,現階段房貸族除了乖乖排隊,可以考慮另闢蹊徑搶貸。」(陳韋帆)
2024年進入尾聲,今年房市大洗三溫暖,虎頭蛇尾!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市調,今年房市代表字「難」奪冠,獲4成5民眾認同,主要是因為「購屋難、貸款難,買房成家難上難」,而今年最有感房市新聞,由「第7波打炒房、央行限貸」奪冠。另外,如果房貸之亂、限貸令不解除,2025年買方恐成「新青安」、「現金族」兩種人的武林。(陳韋帆)
房市在政府打炒房下,隨著2024年進入尾聲,房仲全聯會今(3)日舉辦年末記者會,房仲全聯會智庫對總統賴清德提出四大建言,會長張欣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打造一個資訊透明、住者與租者都友善的居住環境,同時還給房地產業者一個穩定及永續發展的市場空間。(陳韋帆)
今年7月起,銀行房屋貸款傳出滿水位,央行實施「限貸令」,加上9月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打炒房,也讓預售屋市場出現解約潮;根據統計,過去3個月內,七都共有349件預售屋解約。有房產專家指出,這波解約潮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很大空間,屋主不降價已經不可能,建議自住客買屋可以慢慢挑選,不用急。
台灣房價高漲,儘管七月傳出銀行房貸滿水位、央行祭出「限貸令」,甚至是919的第七波信用管制,讓市場買氣趨冷凍,但房價仍未見下修跡象;對此,專家預估年底至明年全國房價大致會在平盤游移,大致在±5%之內。
從今年7月開始,銀行房屋貸款傳出滿水位,央行實施「限貸令」,9月19再升準不升息,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除了降低貸款成數外,更擴大至全國,讓市場買氣急速冷凍,各大房仲業者10月業績直接「腰斬」,對此,台中就有在地網友,分享南北邊海嘯過後的新案趨勢觀察,直言現階段,房價「崩盤」機率低。
被視為「房市反指標」的拍賣移轉量,近期出現攀升,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數據,全國今年前三季拍賣移轉棟數達2,928棟,比去年同期成長約一成,其中新北市區域法拍量更大漲達九成,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前三季法拍量出現增長,雖仍屬歷年來次低,惟央行今年以來相繼推出第六、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且皆劍指多戶、投資族群,令部分區域法拍量體出現攀升。
2024年預售房市在台灣經濟發展穩健、企業投資熱絡、以及低利環境持續的背景下,表現相當亮眼。雖然自今年8月起出現銀行不動產放款比重創新高,各大銀行緊縮房貸銀根,加上央行8月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讓預售市場買氣明顯降溫,但是今年預售市場前8個月的表現,已經逼近2023年全年的數據,顯示今年預售市況相當暢旺。
從七、八月銀行滿水位、「限貸令」,到九月央行升準存準率,並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讓房市買氣大幅下降,市場進入寒冬,更有不少人揣測,若央行管制持續,房價恐怕會開始出現鬆動,不過會從哪裡開始呢?房產學者章定煊表示,從各地建案近來銷售率變化來看,新北跟桃園市機會最大。
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影響下,房市買氣連四降,10月交易量較9月量縮7%。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9月相比,台北月減13%,新北減少2%,桃園月減11%,新竹縣市量縮4%,台中略減3%,台南與高雄分別月減5%與13%,若以10月交易量與6月高點相比已腰斬。
為了有效打擊投資客、投機客,央行於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被外界喻為「史上最嚴限貸令」。房市專家何世昌在臉書粉專發文,以「這裡有一批房子好便宜」為題,內湖區有10年以上的社區,每坪成交價僅有30幾萬元至40幾萬元,遠低於當地行情,透露「這原因」是關鍵。(周宸妘)
央行限貸令一出,讓許多房屋繼承者購屋夢受阻。房仲平台我家網房產研究中心,觀察近十年繼承移轉棟數,發現年度移轉量以去年為最高,達7.7萬棟,而今年一到八月已經累計5萬815棟,僅次於去年同期的5萬2191棟,成為近十年的次高繼承移轉數量,不過受到限貸令影響,這些新科繼承者今年若要買房,貸款將會綁手綁腳。
限貸令下現金為王,實價揭露,大直重劃區豪宅「西華富邦」,6月中樓層戶,前法人屋主2015年以3億5499萬買進,持有九年後讓利999萬元,新買家無貸款,以現金總價3.45億元接手,換算單價為234.5萬元。
銀行滿水位限貸,讓房貸全面資金緊縮。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剛下了10萬元訂金,打算入手總價1100萬元的預售屋,不過當他聽到銀行限制房貸的消息心慌慌,擔心最終貸不到8成,恐違約賠掉頭期款。文章一出,不少網友看了原PO的薪資,一面倒苦勸他最好退場。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讓台灣房地市場急速冷凍,位於「金龍海嘯」第一排的房仲業,雖八月最新家數、從業人員雙創新高,但未來是否會掀起倒閉潮,已讓業者嚴陣以待。
九月份央行理監事會後,作為「金龍海嘯」第一排的房仲業者交易狀況慘不忍睹,住商機構統計旗下成交狀況後發現,全台交易量減少26.4%,比起去年同期減少28.6%,區域表現全面蕭條。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八月開始限貸令上路後災情頻傳,同時新青安審核難度更高,加上9月19日央行理監事會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貸款與期待價格修正心態,第一線狀況慘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導致買方資金動能緊縮、多屋族資金壓力增加,讓屋主心態動搖、開價出現鬆動現象。根據觀察,8、9月的降價屋明顯增加,目前全國待售屋至少有11186件降價,又以高雄、新北單月逾2千件最多,量增5成以上。
房價高、生活壓力大,現代人越來越晚婚!根據內政部公布112年人口統計資料,全國男女初婚平均年齡雙創新高,男性初婚年齡來到32.9歲、女性則為31歲,而全台平均生育年齡同樣來到史上新高,已達32.4歲,相較10年前老了近1歲,顯示全台晚婚、晚生趨勢加劇,已逐步邁入「大齡夫妻、高齡父母」的世代。
針對央行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打炒房挨批「濫殺無辜」,央行總裁楊金龍昨(24)日說,這是合理的懷疑,會儘快提出配套措施。
根據最新五大銀行房貸統計顯示,8月5大銀房貸新作金額是近4個月以來首度跌破1000億元,顯示先前房貸之亂與央行喝咖啡奏效,且8月房貸利率2.194%,則是寫下188個月以來新高,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新高,反映現在銀行資金吃緊,雖然將資金多留給首購族,但房貸利率水準仍呈現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