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在近日祭出了「史上最嚴限貸令」,在調升存款準備率方面,銀行可貸額度將進一步縮減,恐讓房貸族更難貸款。尤其今(2024)年下半年七都新案預計完工交屋戶,恐成為本次限貸受衝擊最大的族群,也許會碰上「錢關」過不去而導致斷頭。
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認為是「史上最狠打房」,包含名下有房者再購屋不得有寬限期。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成屋市場將成為限貸令海嘯第一排,對於外界詢問「房仲業會不會有倒閉潮」,何認為該問的是「活下來的房仲剩多少?」
央行昨(19)日決定升準不升息、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擴大房市管制措施在出拳力道堪稱史上最重,不僅首次針對有房子、沒房貸族群納管,央行總裁楊金龍更直言「要讓投資客、投機客知道不是想要貸多少就可以!」專家推估,未來購屋者可能面臨需準備大量自備款與貸款成數不如預期的困境,買房違約、進入法拍的情形更可能大幅增加。
央行昨日(19日)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公告自然人名下有房者,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至5成,並擴大地區到全國。專家認為這波打擊房市力道超乎市場預料,可謂是「最嚴限貸令」,恐讓房市進一步降溫。許多民眾質疑,這波管制是拿中產及換屋小民開刀,真正的有錢人都拿現金全額買房,根本不受影響。
「豪宅賠售,不是個案,而是通案」中山北一間豪宅,從101年以12500萬購入,直至113年才脫手,雖持有12年,不過仍慘賠1800萬元,對此房產專家,揭開6大因素。
限貸令讓房市景氣稍微踩剎車,但租金卻是一漲難回頭!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今年8月的租金指數來到106.71,連續37個月刷新天花板,且年增率也連續13個月超過2%,使租屋族的負擔與日俱增,租客申辦租金補貼似乎也愈來愈積極,今年Q2租金補貼的核撥戶數高達44.2萬戶,較去年同期的21.5萬戶翻倍成長。
肩膀好重!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統計,2024年第二季新增房貸件數達6萬5143件,創下歷史新高。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為1399.8萬元,平均房貸金額更首次突破千萬大關,來到1016萬元,顯示購屋民眾正面臨沉重的財務壓力。相較於10年前,申貸件數大幅增加81.7%,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上漲40.7%,平均房貸金額也增加了50.3%。
新青安引發買房潮,進而傳出銀行滿水位以「限貸」、延後撥款因應惹民怨,事實上在購屋貸款也出現「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一般民眾苦苦排隊等著貸款,但許多富豪則是「不貸款」買豪宅!信義計畫區今年5月就有買家拿著約6.69億元現金,買下中高樓層戶豪宅。
新青安引發買房潮,進而傳出銀行滿水位以「限貸」、延後撥款因應惹民怨,甚至造成民眾買房出現違約情況。對此,金管會表示,目前銀行辦理購屋住宅貸款與企業建築融資總額約14.79兆元,而存款與金融債金額大約55.85兆元,比率約26.46%,因此,若要達到30%法定上限,整體國銀還有兆元不動產放款空間,強調沒有所謂「滿水位」問題。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此波「最嚴限貸令」衝擊中小型建商與近期交屋民眾,下半年買賣移轉量勢必緊縮;房價是否出現盤整,需視整體金融環境而定。
央行祭出史上最嚴「限貸令」卻引來民怨!因為現在剛好強碰20年來最大交屋潮!屆時申貸、將會碰上難關,根據內政部數據,2022年全台「住宅用建照量」共超過18萬戶,若以工期3年計算,最快今年出現交屋潮,當時進場的民眾,恐怕現在交屋「申貸」將碰上難關。其中在主要都會區當中台中受惠於科技產業題材,且區域重劃區議題濃厚,純「住宅用建照宅數」多達近10萬戶 ,恐怕就將成為第一波限貸令「重災區」!
達麗今(19)日舉辦股東會,會後董座謝志長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達麗今年將依原規劃腳步持續進行,而央行第六波信用管制暫時未見影響,案場來客數尚未有明顯遞減,第二戶貸款限縮至六成部份,由於限貸令並非第一次發生,簽約時公司早已提醒相關可能,故暫時未見影響,但如果客戶有相關需求,公司亦將依約、依法協商,採分期方式協助。」(陳韋帆)
央行總裁楊金龍祭出第六波房市管制,針對六都及新竹縣市第二戶購屋限貸六成,卻引起產學痛批無視「新青安」造成的房市失控,新政府動作根本「雷聲大雨點小」、「無視前朝政策失誤」等批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雖然此次政策力道薄弱,但不可忽略的是政府後續動作,一旦泡沫被戳破,房市仍有可能急速反轉。(陳韋帆)
央行第六波房市管制,祭出第二屋限貸令,6月14日實施,六都及新竹縣市,房貸成數上限從7成降至6成,以1千萬總價房屋來說,等於購屋族必須多準備1百萬。房市專家指出,貿然實施限縮政策,恐引爆違約潮,屋主、建商恐怕要發大財了!(陳韋帆)
央行今(13)日召開今年第二次理監事會,會後宣布明(14)日起將實施第六波信用管制,六都與新竹「第二戶限貸令」將從7成降至6成。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貿然緊縮恐引發購屋糾紛潮,理應不溯及既往!」(陳韋帆)
賴清德將於520就職總統,全國代銷公會理事長戴嘉聖今(15)日舉辦記者會,向賴清德提出兩建議,他指出,「房市現況其實很不健康,建議解決缺工缺料、豪宅限貸令調整或鬆綁,才能讓房市逐步回歸正常。」(陳韋帆)
政府打炒不打房,房價持續走升!台灣房屋統計,六都房價持續走揚,相較3年前,25坪以下小宅8.8~25.9%、65坪以上大宅0.2~13.2%。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大宅高總價,被央行『豪宅限貸令』、『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囤房稅2.0』等政策壓抑,小宅低總價,在『新青安貸』加持下助漲買氣,單價也不斷創高。」(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哪一項政策才能有力調控房價?根據房仲平台我家網市調(回收404份有效問券),今年Q1市調,第一名「升息」25.5%、第二名「平均地權條例修法」24.1%、第三名「囤房稅2.0」、第四名「第二屋信用管制」19.1%,其它則是認為「豪宅限貸令」、「土融限期開發」、「豪宅稅門檻下修」有影響。(陳韋帆)
央行今(21)日宣布升息半碼抗通膨,房貸族負擔進一步增加,不過,並未進一步緊縮信用管制。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外界本憂心央行跟近財政部下修豪宅線,衝擊有房貸需求的預售屋買家,現況看來,防產業界得以暫時鬆一口氣了。(陳韋帆)
財政部開春宣布調降豪宅交易課稅門檻,央行也傳出考慮跟進!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賴正鎰怒轟,「營建成本不斷攀升,是成本墊高了房價,現階段豪宅門檻不升反降,難不成是要叫建商蓋更小坪數的房屋,讓台灣人都只能住鳥籠嗎?」(陳韋帆)
台中豪宅市場交易量驟降,「豪宅限貸令」成緊箍咒!實價揭露,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台中豪宅(4千萬以上)交易393件,相較同期驟減約4成。中信房屋表示,近年房價高漲,精華區約60坪房屋就會超過4千萬,卻也不見得是傳統意義上的豪宅,「豪宅限貸令」無疑已成為緊箍咒。(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連環拳,先祭《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央行限貸令等,如今「囤房稅2.0」也12月19日三讀通過,新法預計明年7月上路。目前房產業界討論出現分歧最多的部分,不外乎就是「建商餘屋」原1.5~3.6%差別稅率調升至最高4.8%,有人認為1戶僅約多繳1萬,壓力不大,但也有人認為將導致部分建商倒閉,須留意爛尾樓風險。(陳韋帆)
台北市豪宅板塊出現飄移!實價揭露,2023年豪宅(總價7000萬以上)交易量,大安、中山(集中大直)都是41筆,並列第一名,信義則位居第三,顯示台北市豪宅三分天下時代已確定,不過,觀察其趨勢,中正區有西區門戶計畫、士林有北市科園區,兩區域今年豪宅市場明顯才正開始活絡,顯示版圖仍在持續變化中。(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