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房市近年相當火熱,空屋量、空屋率雙雙下滑,創下史上新低!根據內政部資料,高雄市2020年H2空屋率僅10.03%,創下有統計來新低,且空屋量也有下滑趨勢。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看似美好的前程,實際上卻有「人口外移」、「餘屋過多」、「台積電如果不來」三大隱憂。(記者:陳韋帆)
南二都9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雙雙刷新史上最高紀錄!根據地政局資料,9月移轉棟數高雄3,677棟、月增40.7%,台南2,221棟、月增18.5%,南二都皆刷新歷年9月紀錄。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疫情趨緩、遞延買氣出籠、Q4購屋旺季來到來,再加上南科、台積電議題,南二都房市買氣直線攀升。(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今(20)日通過修正辦法,調整新市鎮公有土地租金標準。內政部指出,經調整後租金,較能符合市場行情,提高投資者標租意願,以高雄新市鎮第一期產業專用區為例,原一年約1億529萬元租金,調整後則約502萬~2,513萬元,年租金降幅最高達1億元。(記者:陳韋帆)
房地產兼具自住與投資性,購屋如能於市區精華地段置產,其房價短期具保值效應,若區段有重大建設,更能坐享房價增值。近年來高雄房市推案大幅增加,無論蛋黃、蛋白或蛋殼區均有許多新屋銷售,當供給提升,選購精華地段宅,將成為聰明購屋族置產首選,如同北市信義計畫區的高雄美術館特區,因居住人口大幅增加,地段享有美術園區擴增、台鐵地下化增設車站及大順百貨千億開發投資3項重大建設,已成為高雄最具指標豪宅聚落。
隨著國內武漢肺炎疫情趨緩,7日起防疫大解封,而高雄週末更經歷了罷韓投票,目前房市有轉樂觀態勢。今年以來高雄房市買氣較為薄弱,1至5月六大都會區買賣移轉棟數,年減3.2%,其中高雄市大減17.5%,為六都之最。不過,高雄低總價、首購市場,搭起疫情趨緩解封列車,就有建案推出「消費券1千元抵10萬元房價」,業者反映週末成交表現不錯。
今年以來高雄房市買氣已不如2018年底「韓流」崛起之際火熱,今年以來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有衰退趨勢,高雄市地政局地籍科近日發布「新冠肺炎對高雄房地產2020年第一季影響分析」,開發商、代銷業、仲介業、估價師都不同看法,包括「榮景一片」、「影響不大」、「賣房救股」、「價格下跌」等。
高雄政治紛擾的4月,高雄市長韓國瑜諸多爭議,也讓原本選後噴發的房市,似乎也消風了。根據2家房仲業者統計內部成交概況,4月高雄房市買氣皆呈現量縮格局;另外,統計建商推案的國泰房地產指數,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高雄成交量已經連2季下滑。
信義房屋針對網友進行2019年第2季的購屋意向調查,此次調查受訪者對於未來房價看跌比例收斂到48%,雖然收斂幅度並不大,但看跌房價比例已經是近18季調查以來最低的一次,另外,民眾普遍認為台南、高雄房市能見度優於北部。
霸氣代銷總裁甲山林機構董事長祝文宇,去年九合一大選前就嗅到「韓流」的威力,且已經佈局高雄房市。這次329檔期更聯手在地知名建商郡都建設,在高醫商圈推出大案,除此之外,這次也是地產界「二代接班亮相」包括甲山林建設總經理祝藝、郡都建設總經理唐承,都是8年級生。
高雄去年新屋供給量高達1.4萬戶,每一個月銷售率達15.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但在亮眼的成績背後,建商卻相當憂心。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董事長張永義呼籲,雖然現在高雄房市景氣看似很好,但同業不要冒然漲價並需減量供給,否則大家都會活不下去
全台三大代銷業者之一的海悅國際,看準高雄韓流效應,再度重返高雄市場,南下接了不少在地建商的案子,原本2015年賣完豪宅案就撤出高雄,2019年一口氣就拿下100億元案量。高雄房市發大財,看來距離建商講的「高雄一坪50萬元不為過」,也不遠了。
即便高雄85大樓部分樓層法拍進行2拍,底價68億元仍流標,但多方仍看好高雄房市前景。房仲業者在「南方崛起 創富高雄論壇」分享,在韓國瑜市長當選高雄市長後,高雄房市信心也跟著強勢回升,全面帶動住宅、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的詢問度與成交價量。
2019年1月最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已由六都地政局公布,其中,高雄市3519棟,月增27.4%、年增13.3%,無論是月增率或年增率都遠遠超過其他五都,顯見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經濟議題發酵,帶動高雄房市景氣向上發展。
2018年桃園市全年淨遷入超過2.3萬人,已是連6年聯蟬六都冠軍寶座,累計近6年淨遷入已達13.7萬人。反觀台北市2015年開始人口不斷流出,且持續擴大縮減,2017年減少超過2萬人,去年也達1.96萬人,成為六都人口縮減最多,高雄市去年也縮減將近2千人。
高雄房市往上衝了?數字科技旗下591新建案,統計目前全台超過3700筆新建案瀏覽數、來電量,其中高雄市2018年12月瀏覽數較1至11月平均數,成長51.4%,來電量更飆升近9成;倒是首都台北市,選後新建案來電成長僅小幅提高2.1%,六都敬陪末座。
即便韓流效應未立即加持高雄房市交易量,去年12月不僅連2月衰退,更創近8年來同期新低,但年底仍有港商買下4戶豪宅店面,另外,中部建商鄉林建設、北部代銷業創意家行銷,都要揮軍南下。而高雄建商現在來勢洶洶,再度到北台灣投放廣告,希望搭上資金南漂順風車。
韓流讓高雄房市拉尾盤!南霸天京城建設(2524)27日下午發佈重訊,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農16特區的「京城京城」豪宅案,4戶店面由香港商樂施達(Luxtek)公司買下,總交易金額達5.84億元。
全國商總今(26日)舉辦年終房市記者會,直指2020年前執政黨面對九合一的挫敗,不會再出手打房,加上韓流狂襲高雄,房市可望復甦。商總不動產委員會主委、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謝坤成,也認為六都之中「建設作多」熱區,房價會開出彩蛋。
高雄房市真的要發大財了?高雄市長韓國瑜就職前夕,接受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專訪,提及「要向中央政府爭取逐步放寬陸資投資高雄、並購買房地產」,引發熱議。而根據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前10月高雄建物開工數量為1萬0687萬戶,若加上「韓流」拉尾盤,有機會寫下近5年以來新高。
大選過後,高雄房市買氣提升了!齊太廣告統計,目前高雄待售成屋低於5000戶,產品集中在楠梓、左營、鼓山、前鎮與鳳山,而預售屋全市則高達1萬6926戶。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永義分析,今年新成屋去化速度不差,是因民眾已賞屋多時,加上房價已合乎市場行情才會進場,稱「明年沒有選舉因素干擾,買氣不會比今年差。」
房市來到第4季購屋旺季,尤其10月剛性買盤、看屋人潮已經湧現,雖然11月受到九合一大選影響,六都買氣漲跌互現,但房仲多看好年底購屋旺季,一直能延續到2019農曆年,受「韓流」激勵的高雄房市,更是矚目焦點。
選舉月結束,房市成交量也震盪。根據房仲統計全台門市11月前27天交易表現,11月受到選舉升溫影響,全台交易量大致較10月持平,但較去年同期下滑約4%,其中選情較激烈的台中市與高雄市,房市交易量都較10月下滑。
高雄市大型建商京城建設透露,位於大陸東莞的台商,選前便邀約京城建設,在選後赴東莞介紹高雄房市,京城建設正為此準備資料,同時正規劃在農十六特區推出商辦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