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翻轉,賣壓不斷攀升!今年2月北台灣待售建案數在2月升至1,178 案,創1年半來新高,即使看屋人潮略較去年底回升,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雖然買氣不佳,建商也未見明顯降價,如今329推案檔期降臨,舊案餘屋未清、新案又來。專家表示,「房市買氣不佳,新舊案交雜,加上交屋潮的投資盤釋出,賣壓不斷攀升,而川普利空又來,未來房市恐爆多殺多,購屋族應更加謹慎。」(陳韋帆)
房市買氣翻轉,房價也出現鬆動!根據實價登錄資料,2024年Q4,六都與新竹預售屋交易量季減逾4成,各縣市預售屋總價中位數亦出現下降,減幅-1.4~7.8%,僅剩新北市堅挺不拔,不降反增0.8%。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2024年下半年銀行房貸緊縮,加上央行918打炒房,扭轉民眾房價上漲預期心態,也導致交易量瞬間滅火,短期內難見回升。(陳韋帆)
中古屋房市買氣回升了?住商機構公布內部交易資料,近1個半月六都交易,除了台北市,其他五都議價率全面攀升,且買氣隱約超越去年同期。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買氣自去年Q4下滑至今,部分屋主態度開始鬆動,不只開價變平實,議價率也提高了。(陳韋帆)
龍年近尾聲,房市仍未出現崩跌!台經院今(24)日舉辦1月分「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記者會,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會後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房市買氣出現小幅回升,主要是因為部分賣方鬆動小幅讓利,而央行、金管會等持續控管資金,卻又面臨估計蛇年房市將呈現有序降溫而非崩盤式下跌。」(陳韋帆)
隨著房市的變動,南部建商為了刺激買氣,積極推出新奇的促銷手段,不僅送出台積電股票,還將金條、魷魚遊戲等熱門話題與活動結合,吸引大量民眾關注。為了增加看屋的熱度,一些建案更是與投資回報掛鈎,讓消費者能夠實現立即獲利的期待。這些推案促銷手段「再進化」,成為市場上的焦點,無論是自住需求還是置產需求,都在這波熱潮中得到激活。
2025年開始了,回首2024年房市買氣虎頭蛇尾,不過,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仍高達34.5萬棟,創近11年新高。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觀察11、12月移轉棟數持續回升反彈,反而不是好事情,畢竟央行打炒房,主要是希望銀行房貸水位下滑,持續交屋水位反而會居高不下,降低鬆綁的可能性。(陳韋帆)
銀行房貸吃緊狀況短期難以解除,加上央行919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國內5大房仲業者包括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台灣房屋、住商不動產以及中信房屋,11月交易量皆年減超過30%;但若與今年10月相比,除了住商不動產為月減,其餘皆成長,市場有回溫趨勢。
過去認為,房價高漲其中原因為炒房投資,是市場失靈的現象,因此只有政府介入干預,才能解決此狀況,為阻止紅單轉讓、預售炒作等行為,去年七月《平均地權條例》正式上路實施,然而房市只有短暫降溫,去年底又迅速開始回升,且無論預售、新成屋或二手中古屋,都出現熱賣現象。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Q1住宅案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2614.8億,年增298.3億元,年增幅12.9%。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2614.8億處於不溫不火水位,但明顯比去年好,除了建商延後推案,也有信心回溫跡象,且4月後建商進場腳步明顯加速,估計Q2將很有看頭。(陳韋帆)
2023年台中十大土地交易出爐!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去年台中土地成交金額達到近2百億元,前十大土地交易排名中,北屯區上榜3席,區域含金量最高。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表示,新青安貸款政策催動購屋潮,市場購地信心度回升,指標建商積極獵地充實庫存,隨著產業擴大投資,工業土地也再掀購地潮。(陳韋帆)
預售屋買氣回升,重回1個月1萬戶大關!實價登錄揭露,2023年10月全台預售屋銷量10,026件、年增68%。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平均地權條例》政策利空淡化,即使目前「囤房稅」三讀通過,在剛性需求當道下,影響恐怕不大。(陳韋帆)
北台灣看屋潮回來了!根據住展資料,房市六大指標「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分數上升;議價率分數持平;預售推案量、新成屋戶數、待售建案個數分數下滑」。房價未降,看屋人潮卻反彈回升?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看屋人潮多是擺明態度等降價,實際成交熱度較高的建案,仍以相對低價建案為主。(記者:陳韋帆)
氣象局今(27)日針對全台8縣市發布「低溫特報」,清晨最低溫在台中大甲區僅10.4度,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明日白天氣溫回升,跨年、元旦將有另一波冷空氣影響台灣,屆時北部氣溫才會再將低。對此,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提醒,「台灣老屋多,面對冷熱劇烈交替,走在路上就要特別當心『磁磚掉落』風險!」(記者:陳韋帆)
疫情重創航空、餐飲業,這兩年陸續有許多知名店家傳出歇業消息,北市鬧區店面閒置數量爆增,創史上最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近期北市大安區房市交易價量齊揚,行情回升;日前房屋交易網站更出現1坪破1031萬的店面求售,坪數僅3坪多,地點位在台北市永康商圈,引起話題。(鍾惠宇報導)
地上權住宅推案潮捲土重來!根據住展統計,台北市今年共推出3個地上權案,中正區「大將豐喆」、大安區「基泰大安」與「虹耀今采」,創大台北地區單年次高紀錄。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地上權過往被視為票「房」毒藥,但由於房市回升,故建商轉向積極推案。(記者:陳韋帆)
國內本土疫情趨緩,帶動大眾運輸運量回升,台中捷運綠線8月平均日運量達到1萬1688人次,較7月成長101.21%,其中假日平均日運量1萬1158人次,成長幅度高達145.55%。國內本土疫情趨緩,帶動大眾運輸運量回升,台中捷運綠線8月平均日運量達到1萬1688人次,較7月成長101.21%,其中假日平均日運量1萬1158人次,成長幅度高達145.55%。台中捷運公司9月3日表示,9月1日已加開班次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房市所受到的傷害並不如2003年SARS流行期間來的嚴重,由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本次肺炎疫情僅在4、5月間對房市的造成負面影響,6月份起,不動產交易量便開始回升。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房市受到疫情的衝擊僅屬短暫、凸顯高抗壓的特性,再次印證房地產不但具有自住的實用價值,並具投資的效益。
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加上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和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逐漸發揮成效,經濟運作尚屬正常,且央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利率不變,延續寬鬆貨幣政策,以助物價與金融穩定。商仲業者分析,由於台灣利率水準處於低點,加以銀行借貸態度正面,未來幾季自用型買方置產需求將維持穩定,隨著下半年台灣經濟成長逐漸回升,預料整體不動產投資市場交易活動將保持平穩。
不少年輕人買房有壓力,甚至因此影響到結婚生子的意願。昨(13)日有網友在PTT指出,「台灣房價指數在2014創下歷史最高點,297.78之後開始下滑,這幾年起起伏伏慢慢回升,終於在最近回到297.06,在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後,房價終於快要重返榮耀回到歷史高點了」。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傳染力高、潛伏期長的特性使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盡可能地減少外出的機會。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通常農曆年後是購屋旺季,看屋量會增加,但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2-3月現場看屋量略減,4月因國內疫情有趨緩跡象,看屋量略微回升。
房市目前呈現「敏銳族」縮手、「無感族」仍積極看屋。2月北台灣新建案市場雖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因目前因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購屋意願似乎逐漸回升,甚至出現罕見的台北市看屋量大減,但郊區如龜山A7重劃區看屋依舊活絡狀況。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12月總分落至31.5分,較11月〈33.3分〉減少1.8分,分數已連續三個月下滑,且對應燈號落至藍燈,結束連續九個月的黃藍燈。風向球六大觀察指標中,預售屋供給、廣告批數、來人與成交組數等四項分數下跌,議價率持平,新成屋供給則是分數唯一上升的項目。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新建案市場因受到大選的干擾,買、賣雙方都明顯放下腳步,但預料選後風向球就會回升至黃藍燈。
2018年底淡海輕軌通車、淡海新市鎮的美麗新影城也正式開幕,即便淡海新市鎮賣壓仍重,但仍有效讓淡水房價止跌,甚至成為2019年大台北地區新建案房價「漲幅榜」第2名。專家分析,主因是房價先前修正幅度較深,去年因景氣好轉,房價持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