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將至,一動作可防止地面師詐騙!近年來不動產詐騙犯行猖獗,詐團誘騙民眾將房屋設定抵押、過戶等動作,讓民眾失去打拚一生的心血。臺北市地政局表示,「蛇年到來,居家安全第一步,就是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才能保護財產安全。」(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都透過房貸購屋,但如何爭取到比較好的條件呢?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如果自己沒有比較熟悉往來的銀行,協辦過戶且有經驗的地政士,或許就是能夠幫助你的人!」(陳韋帆)
最新戶政統計資料顯示,8月全台戶數934.3萬戶,持續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戶量已經連續三個月剩下2.51人,持續寫下歷史新低,且人口數量也開始從去年12月高點2342萬人,開始逐月遞減,顯示家庭人口組成仍持續減少,與當前小宅化的發展趨勢吻合。
送錢給小孩,讓小孩可以買地,除了符合稅制外,龜毛細節也要當心!一對父母以2人合併每年488萬的贈與稅免稅額,逐年給予未成年小孩,集滿千萬後,幫小孩以這筆款項添購房子投資,地政士一看小孩未成年趕忙提醒,「要注意二事,否則當心被課徵千萬稅金,甚至不能過戶。」(陳韋帆)
不動產買賣糾紛多!新北市小華以100萬出售一車位給鄰居,誰知道銀行要求提前清償部分貸款,且金額高於200萬售價,讓他陷入可能違約窘境。(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遺產繼承問題多!李男(化名)跟自己親哥哥,以及大伯的子女共同繼承了阿公留下的房屋,想將所有權出售給大伯小孩,地政士卻指「無法移轉」,原來是因為該房屋屬於「公同共有」,想要轉售,必須所有的「共有人」都到現場,才能順利完成買賣過戶。(陳韋帆)
贈房有技巧,稅務沒煩惱!一名大陸台商以分年贈與方式,利用每年244萬免稅額,打算分五年送給妹妹價值1200萬的房子,這樣的分年贈與方式,相較一次性贈與過戶,就可省下95.6萬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父母同意贈與房地產,節稅技巧很重要!一名女子近期要買下父親的千萬房產,女子決定利用爸爸一年244萬的贈與稅免稅額,另外「房貸」756萬,將款項給予父親買下房子,孰料這個步驟問題竟然很大,且很有可能會被國稅局找上們,要求支付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今(18)日舉辦「交易安全與雙地政士(代書)制度論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到場表示支持,他說「花少少的錢,就可防止不動產詐騙,其實是很好的事情,以前朋友有相關疑慮,我也都告訴他,請自己的地政士就好,這樣就不用擔憂交易安全問題。」(記者:陳韋帆)
想買農地發大財?恐怕要先看看法規了!新北市一名男子小劉看準市區價值3千萬農地,打算做為停車場大賺租金,找地政士詢問買賣過戶事宜時,地政士提醒,未來「高額土增、增值、房地合一等稅」將會一起課徵,嚇得小劉急縮手放棄買賣。(記者:陳韋帆)
買賣房屋稅務複雜,找錯人協助恐怕損失金額難以估計!一對小夫妻近年購買了預售屋,無奈交屋日期不斷延宕,於是諮詢某專家,是否可以「賣預售換成屋」,透過「重購退稅」方式讓自己免繳45%房地合一稅,該專家表示這做法可行,孰知,根本不符合該條件,最終還是必須繳稅。(記者:陳韋帆)
阿公想送房子疼孫錯了嗎?近期一位阿公請地政士協助,阿公告訴地政士,「我年事已大,想看26歲孫子成家生子當阿祖,打算買1間900萬房子送他,屆時請幫我過戶。」承接的地政士,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聽完阿公的想法後驚呼,「還好你還沒買,要是已經買了才要過戶,恐怕就會虧大了!」(記者:陳韋帆)
貸款竟然也會牽涉到贈與稅!新北市一名傳產老闆老王(化名),在長達2年半的疫情衝擊下,終於支撐不住,於是他決定將即將還清房貸的公寓轉貸,借舊還新,多出的600萬用以解決公司財務問題,孝順的兒子小王(化名)也同意替年邁的爸爸當債務人,孰知,整個過程忽略了一個重點,除必須補繳35.6萬的贈與稅,還害他險些吃上罰單。(記者:陳韋帆)
出社會工作的民眾除了每年要繳交所得稅外,若是有幸買房,每年5月、11月還有房屋稅、地價稅要繳。不過,房屋稅的稅率也有不同稅率外,自住稅率「僅限三戶」讓人不解。有民眾表示房屋稅三戶自用是非常正確的決定,自己和老婆住一間,兩個兒子一人住一間,這樣三間剛剛好;並笑稱「房子過戶給小孩,他們還會孝順我嗎?」此回答讓專家大讚「民間智慧還是讓人讚嘆。」(生活中心)
透過房仲購屋,就能萬事OK了嗎?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不動產買賣,涉及太多專業知識,仲介固然具備部份專業,但最好還是擁有自己的地政士,否則,動輒數千萬的買賣,稍有閃失,後果恐不堪設想。(記者:陳韋帆)
自2022年7月1日起,稅務與地政跨機關合作,民眾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免附完稅資料之紙本文件,可直接至地政機關辦理過戶登記,只要使用網路申報土地增值稅及契稅,於線上查欠完稅並連結Paytax線上繳稅,即享有此便捷服務。
512是「國際護師節」,近2~3年新冠肺炎爆發,疫情下醫護們都相當辛苦。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為感謝醫護為台灣人民付出及辛勞,直營門市特別提撥500萬代書基金,但凡醫護人員,於5/12-6/12於集團旗下直營門市交易辦理過戶,代書費全免!(記者:陳韋帆)
撿到220萬歸還失主就可以獲得一間套房!台中一名男子唐政駿昨(3)日夜晚在臉書社群中台灣房地產發文,「我掉了220萬,還我就送你1間套房。」結果引起不少台北人在LINE轉傳,《三立新聞網》聯繫上唐政駿,他說,「這是廣告文啦,誰要拿220萬來,就過戶給他真的沒問題!」(記者:陳韋帆)
為了遺產能順利繼承,不少人未雨綢繆立遺囑,不過,遺囑也可以無效!一名北市的爸爸李男(化名),近日妻子病逝,拿著遺囑請地政士協助不動產及其它遺產過戶,不料,地政士竟發現遺囑無效,讓他不僅承受喪妻之痛,也回憶起十多年前的失子之痛。(記者:陳韋帆)
買賣不動產常見「不動產履約保證」、「不動產價金信託」,委託費用約成交總額的萬分之2~萬分之6,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片面字義解釋,就是先將買賣價金放入履保或信託帳戶,待買賣完成後才將錢過戶到賣方手上,可當作是買賣雙方為這筆交易所買的『防疫神單』。」(記者:陳韋帆
農地買賣學問多,台灣以農立國,且農地攸關國家糧食供給,基於保護農地原則,在買賣上有諸多限制!近期就發生一件農地買賣成交、過戶失敗的案例。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一名買家,買了農地想要退休,卻沒留意到地主早就在上面蓋了農舍,必須連農舍一起買,否則無法過戶,最終買賣破局。」(記者:陳韋帆)
租客怕遇到壞房東,但房東也怕遇到壞租客!一名妙齡女房東在臉書社團【租屋「糾紛、問題、租霸、疑難雜症」特區】中發文表示自己遭房客詐騙5千餘元,房客用的就是一張「電費已繳的假帳單」。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指出,其實可以「過戶用電戶」,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