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小宅當道,如香港、東京的鳥居化現象越來越誇張,住得這麼擠,不會影響身心健康嗎?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事實上,1人的基本生存極限,實坪至少要8~12坪,太小、太擠都會以影響身心健康,近年新婚夫妻住在小宅的離婚案例也越來越多,大家都應留意。」(陳韋帆)
龍年近尾聲,房市仍未出現崩跌!台經院今(24)日舉辦1月分「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記者會,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會後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房市買氣出現小幅回升,主要是因為部分賣方鬆動小幅讓利,而央行、金管會等持續控管資金,卻又面臨估計蛇年房市將呈現有序降溫而非崩盤式下跌。」(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台灣香港鳥居化加劇,據永慶房屋統計,新北市三重、泰山小宅交易短短4年激增約18%,台北市大同、中山也增加1成以上,顯示在高房價壓力下,購屋族轉向相對低總價的房子購買,但如果單價還持續攀升,尚未購屋的無殼族未來恐越來越難以適從。(陳韋帆)
台灣商仲五大行之一的高力國際舉辦2025年Q1記者會,會後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回首2024年,新青安貸引爆了全台購屋熱潮,房市激情中,卻也見到台灣人買著不宜居的小宅,購屋能力越來越差,香港化、小宅鳥居化的問題,財富分配持續兩極化當中。」(陳韋帆)
永慶房屋列出11個捷運周邊,千萬內中古屋最熱的行政區!新北市集中於三重、板橋、中和、新莊,台北市則僅有「中山國小、新北投」兩站上榜,其中,中山國小平均坪數僅11坪,不過,扣除公設後,恐怕連10坪都不到,顯示預算有限的購屋族,似乎只能越住越小,鳥居化趨勢越來越明確。(陳韋帆)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蝸居、鳥居情況越發劇烈!根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縣市購買1~4房占比,其中購買1房者,明顯有逐年攀升趨勢,反之,購買3~4房者,則是逐年下滑。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少子化、高房價,讓不少人只能越買越小,這樣的情況與各縣市房價高低亦有明顯關聯性。(陳韋帆)
台灣人「鳥居化」又昇華了!聯徵中心房貸資料顯示,2023年Q4,國人購屋均價1344萬、平均貸款970.5萬,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平均購屋面積卻追平歷史新低的43坪,購屋的核貸成數中位數達79.4%,顯示過半民眾的房貸成數已經超過79%,貸款8成已經是普遍的現象。(陳韋帆)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台灣如同香港一樣,房屋鳥籠化持續加劇中。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平均約29.7坪,創史上新低,相較10年前少了整整5坪。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高房價代價就是小宅化,民眾只能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且已有從北往南蔓延跡象。(陳韋帆)
蝸居風襲捲全台,但房子越小卻越貴!據591統計,六都與新竹1~4房型,2023年1~11月,成交均價42~48萬/坪,2年漲幅2.1%~10.3%不等。其中,單價最高的為1房型48萬/坪,漲幅最高的為2房型,高達10.3%。(陳韋帆)
建案鳥籠化持續中,據住展統計,截至今年11月24日,北台灣7縣市共89建案有規劃2房型,坪數14~20坪不等,而最小的14坪,扣除公設後,實坪剩不到10坪。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迷你2房具低總價優勢,近期銷售表現穩定,也讓建商持續推出。(陳韋帆)
薪水追不上房價攀升,1坪少買1坪房子!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2年Q3全台平均買賣房屋面積為31.5坪,10年減10.63坪、縮水25.2%,等同一間大套房。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房價飆漲、薪資追不上,是房屋買賣坪數縮水主因之一,若算上公設比攀升,恐怕實際居住空間的縮水幅度還不僅於此,明顯正在「鳥居化」當中。(記者:陳韋帆)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顯示,10年前80~100萬元與100~120萬元,約莫百萬年薪的購屋人,購置房屋總價約866~967萬元,不過今年第2季年收入80~100萬元與100~120萬元的族群,平均購屋總價為1114萬元與1216萬元,相較於10年前房價多出約250萬元,且買的面積還小了約4坪。(記者:陳韋帆)
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然而現代社會中三代同堂的家庭卻持續減少,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國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相比去年同期的61.7萬戶攀升至67.1萬戶,多了近5.5萬戶,增幅近1成,六都僅老年人口居住的比例也全都上升,其中台中及台北市均有1成以上增幅,新北及高雄市也增加近1成。(記者:陳韋帆)
台灣如同香港一樣,在高房價下,房子越買越小的「鳥居化」也正在發生,不過,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雖然大家房子越買越小,但在高齡化、房屋自有率約8成的情況下,國人靠繼承來的房子,約比新買的大了整整10坪,想要住大房子,恐怕靠繼承會比靠自己更容易。(記者:陳韋帆)
台灣鳥居化更嚴重了!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22年Q2全台購屋總價連續2季站上1200萬,雖然沒有明顯持續攀升,但仍處於歷史次高的狀態。另,目前平均購屋單價28.3萬創歷史新高,購屋面積則僅剩43坪,創近13年新低,顯示台灣人買房,已經越買越貴、越買越小。(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小宅成為主流!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1年全台住宅交易,25坪以下小宅佔41%,其中,六都+新竹縣市,也全部以小宅為交易主流,台北市更高達51%,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中小坪數住宅的總價親民,購屋門檻相對較低,對口袋不深的民眾來說相當友好,不過購買此類產品仍有三大隱性風險,購屋民眾不得不慎。(記者:陳韋帆)
高雄實價史上最貴迷你屋現身!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揭露,位於高雄鳥松區中正路一戶8.47坪、屋齡31年的一層樓磚造小屋,2021年10月以2.21億元身價成交,買家為林姓自然人,是福原愛與江宏傑的鄰居、高雄豪宅「京城鉅誕」的住戶,這位豪宅客財力相當雄厚,總價逾2億元的交易,以無貸款買下,此筆交易成為鳥松區實價史上總價最貴透天,更榮登高雄實價史上最貴迷你屋代表。(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