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科學園區所在行政區的房市同步升溫。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彙整,近五年科學園區所在行政區預售屋交易量及房價變化。其中,新竹科學園區的寶山鄉和南科台南科學園區的安定區交易量激增超過四倍;而寶山、西屯、橋頭、楠梓則在近五年間房價翻倍上漲。
內政部公布2024年全台房市交易量35萬0525棟,創近11年新高,比較前年30萬6971棟增長14.19%,全年交易量增長集中在上半年,增長幅度達27.2%。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示警,今年房市交易量很可能創近七年新低,而上半年量縮的幅度也會超過三成,海嘯第一排就是靠交易量維生的房仲業。
大台北捷運2024年中古屋十大熱區站點出爐,冠軍由鄰近台北傳統紅燈區的「中山國小站」拿下,亞、季軍則由「民權西路站」、「三重國小站」拿下。此次排行榜,台北市四站都位於中山區,新北市則由板橋、中和、三重拿下六站。房市專家指出,「『中山國小』站鄰近紅燈區,小宅需求自古強勁,作為交易熱絡常勝軍不令人意外。」(陳韋帆)
春節即將到來,不少家庭會除舊布新進行大掃除,不過對房地產而言,屋齡舊不一定等於貶值,住商機構觀察實價資料,桃園大溪老街去年1月時一處透天部分持分交易,該戶屋齡高達147年,該屋建成時為1877年,還是清朝光緒年間。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六都較早開發商圈,老宅仍有透天店面效益,因此仍具部分交易價值,才可見六都有不少百年老屋交易案件。(陳韋帆)
高雄豪宅交易量暴增6成!根據實價登錄,2024年高雄總價逾4千萬豪宅,入榜前三名通通位於鼓山區,成交單價通通逾7字頭。在地房仲指出,高雄房市近年受到台積電話題帶熱,房價也不斷屢創新高,鼓山更是擁「美術館、農十六」兩大豪宅特區,單價自然水漲船高。(陳韋帆)
2024年是房市多空交戰的一年,不少建商在8月之前瘋狂買地,根據實價登錄,統計高雄2024年1~8月十大土地交易(金額最高),有六筆為上市或背靠上市建商所購買。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高雄挾台積電話題下,近年房市價量勢如破竹,如今雖然買氣已翻轉,但資金雄厚的大建商早已賺飽飽,這時機點購入的土地,即使現在沒賣掉,未來房市回溫依舊能大賺一筆。」(陳韋帆)
高雄岡山近年隨著半導體「S」廊帶產業發展,房價與地價雙雙飆升,區內不僅有大量住宅需求,更吸引多家企業搶先卡位。近期,在岡山北路接連出現大型「賀成交」看板,顯示這些地塊將成為銀行與高級汽車展場的預定地,市場反應熱烈,引起在地人熱議。
苗栗縣114年公告土地現值昨(20)日評定出爐,平均調幅2.26%,將於明年1月1日依法公告。其中,頭份市中正路與民族路口角地連續15年蟬聯「地王」,換算1坪約新台幣61.3萬元。
新北市新店的房市再度引發關注,隨著捷運聯開宅房價的逐步攀升,七張站的「環遊市西華館」房價首度突破每坪90萬元,成為新店4大聯開宅中的最高價項目。根據最新實價揭露,這個位於新店區精華地段的住宅,以每坪90.7萬元的價格成功成交,讓人不禁驚嘆該地區房價的變化。
繼周杰倫後,江蕙、蔡依林等大咖,大巨蛋助東區重返榮耀!大巨蛋開幕短短一年,東區所在的大安區,就成為全市店面交易量最高的地方,高達57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東區目前有大巨蛋、SOGO、新光百貨等群聚效應,加上疫後消費觀光復甦力道,儼然已有重回北市第一商圈之勢。」(陳韋帆)
房市預售屋買氣降至谷底!根據實價登錄,10月全台預售揭露量剩4600件,創20個月新低,比無人看屋的農曆年節當月數量還少。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預售屋是房市領頭羊,降至谷底的買氣,顯示賣方市場翻轉,買方剛需市場降臨。(陳韋帆)
房市住宅市場在房貸之亂、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下買氣翻轉,整體土地交易市場Q4也明顯萎靡,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雖然住宅市場消退,導致土地交易量能萎靡,但全台AI浪潮廠辦剛需強勁,且政府打炒「管住不管商」,估計明年將是AI浪潮將成為土地交易的主旋律。(陳韋帆)
銀行房貸吃緊狀況短期難以解除,加上央行919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國內5大房仲業者包括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台灣房屋、住商不動產以及中信房屋,11月交易量皆年減超過30%;但若與今年10月相比,除了住商不動產為月減,其餘皆成長,市場有回溫趨勢。
受惠房地產價格與交易量雙雙增溫,統計今年房地產的持有稅與交易稅收有機會挑戰3900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其中房屋稅收與房地合一稅收雙雙寫下新高歷史,反應價格大幅上漲與新成屋數量多,尤其新成屋的房屋稅因為標準單價拉高後,稅收一路成長。
新北市不僅幅員廣闊,人口數也是全台最多,根據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新北市人口超過4百萬,居住需求強勁。永慶房產集團統計2024年1至9月新北市住宅交易量前十名行政區,近十年的價量變化,其中淡水區交易量增加逾七成,位居榜單第一;而三峽區不僅交易量有48.5%的增幅,房價漲幅亦逾七成,房市價量雙漲表現亮眼。
被視為「房市反指標」的拍賣移轉量,近期出現攀升,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數據,全國今年前三季拍賣移轉棟數達2,928棟,比去年同期成長約一成,其中新北市區域法拍量更大漲達九成,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前三季法拍量出現增長,雖仍屬歷年來次低,惟央行今年以來相繼推出第六、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且皆劍指多戶、投資族群,令部分區域法拍量體出現攀升。
光輝十月,房市卻一片黯淡!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4年10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唯桃園交易量增5.3%,其餘各都皆量縮,又以高雄減幅最大,達27.1%,整體交易量月減12.8%,年減22.6%。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10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17.8%,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1.1%。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台北市月減12.5%、年減25.5%;新北市月減19.8%、年減17.2%;桃園市月減25.4%、年減22.6%;台中市月減15.3%、年減21.4%;台南市月減15.8%、年減22%;高雄市月減15.1%、年減13.3%。
央行上月祭出第七波打炒房政策,降低第二戶貸款成數,且擴大至全國適用,以至投資客慢慢散場、自住客與首購族成了主力,自媒平台「35線上賞屋」就看準市場需求,創建了首個涵蓋全台的房地產認證聯盟「35大聯盟」,且不拘品牌,共同打造更具保障和信任的交易環境,讓購屋的「小白」們減少交易糾紛。
近年南港大坪數豪宅從低迷反轉,中古豪宅陸續出現許多成交單價破百萬的交易,屋齡10年的「日升月恆」今年成交價落在98~107萬元,不過今年9月時,睽違三年出現少見的8字頭交易,「日升月恆」中高樓層戶屋主13年前預售時,原以1億6214萬元購入,如今去零頭214萬元,讓利出售,含4個車位共204.35坪豪宅,以1.6億元賣出,每坪86.6萬元,接近現今市價的八折。
央行祭出「史上最嚴」打炒房第七波信用管制,各界一致認為,第四季市場交易恐怕即早入冬;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批央行房市金融管制倉促上路,錯殺無辜造成違約不斷,令全國房仲業乃至不動產業者措手不及,在毫無因應的準備下,被迫站上房市海嘯第一排。對此,全聯會也提出穩定房市九大訴求。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發布商用不動產市場調查,總計第三季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突破6百億元,刷新近八季以來新高紀錄。科技大廠、壽險業並列兩大重量級買盤,企業增產擴廠需求強勁,包括台積電就斥資近2百億元布局廠房;久未進場買貨的壽險業者,台灣人壽一出手就是百億元,買下桃園航空城產專區最大基地。
九月份央行理監事會後,作為「金龍海嘯」第一排的房仲業者交易狀況慘不忍睹,住商機構統計旗下成交狀況後發現,全台交易量減少26.4%,比起去年同期減少28.6%,區域表現全面蕭條。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八月開始限貸令上路後災情頻傳,同時新青安審核難度更高,加上9月19日央行理監事會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貸款與期待價格修正心態,第一線狀況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