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定義到底是什麼?20年前,2千萬以上的房子可能就會被定義成豪宅,但隨著近年房價飆升,豪宅定義也不斷改變。《三立新聞網》彙整各地房仲說法,發現豪宅總價,台北市多數已破億,台中約6千萬起,高雄則4千萬就可以買到當地人所定義的豪宅。(記者:陳韋帆)
為落實居住正義,陳其邁市長於2021年11月即宣佈將推動課徵囤房稅,並預告將所增加之稅收用於青年租金補貼。市議會已三讀通過「高雄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並審議通過市府開辦增額租金補貼之經費墊付案。
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Q1,南投縣房價所得比為8.94倍,意味著,南投人,平均一家子必須不吃不喝9年,才能買得起房。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近年南投房價受到台中買盤外溢及建設話題牽動,房價確實飆漲了一波,但當地人收入結構尚未改變,也導致房價所得比攀升。(記者:陳韋帆)
疫後居家時間變多,也重視植栽綠化,甚至自種蔬菜,當個「開心農婦」,而有天有地的透天及別墅產品,也更受青睞,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2021年至今年3月底為止,六都分別的透天及別墅熱門交易冠軍路段,以「高雄楠梓區的高楠公路」共有108筆透天厝交易,拿下六都最熱透天路段,平均成交總價為1218萬元。(記者:陳韋帆)
高雄房市熱度居高不下,根據實價登錄,鳳山區2棟透天,去年11月以總價3.37億成交,買家為「傳喬投資」,其負責人正是大同集團第四代,亦是新美齊集團關係企業凱銳控股董座林傳凱,拆算土地單價,每坪72萬,創下該地段歷史新高。(記者:陳韋帆)
由仲量聯行協助高雄市政府辦理招商之「高雄捷運O10/Y18衛武營站土地開發案」,已於111年3月30日正式公告招商,於今(12)日上午於高雄萬豪酒店舉辦招商說明會暨廉政平臺宣示,由高雄市政府副市長林欽榮親自主持,同時市府也與廉政署、地檢署等單位共同成立廉政平台,強化外部監督及參與機制。會中除了說明該案開發優勢及投資潛力外,也與現場投資人進行意見交流。(記者:陳韋帆)
房價到底飆漲多兇?根據永慶房產趨勢前瞻報告,2021年全台預售屋價量齊揚,交易件數突破9萬件、年增約35%,總銷金額成長49%,其中又以台中和高雄漲幅最高,而且高雄平均購屋總單價也突破千萬,七都正式全面失守千萬關卡。(記者:陳韋帆)
高雄3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本月總移轉棟數為4,042棟,年月雙增,月增65.9%,年增為9.8%,為近十一年來表現最佳的3月,也是今年以來的最高點,另外,統計今年Q1總移轉棟數為10,323棟,同樣為近十一年來最佳的Q1!(記者:陳韋帆)
買車容易養車難,除了固定的保養維修開銷,車位也是最大的成本之一。《591實價登錄》統計「車位幸福指數」,六都中,最傷心的就是高雄市,8坪房價僅能換到1個車位,而台北市則僅需3.7坪房價就能換到1個車位,六都最低。(記者:陳韋帆)
高雄市政府招商案「高雄捷運O10/Y18衛武營站土地開發案」,於今(14)日上午於臺北順利完成招商說明會。現場有潤泰、冠德、日勝生、大陸建設及各大壽險業者均熱絡出席參與。高雄市政府副市長林欽榮也北上參加說明會,會中除了說明本案開發優勢及投資潛力外,並與現場投資人進行意見交流。(記者:陳韋帆)
近2年房價漲勢凶猛,漲價區域,明顯不限於傳統六都。根據實價登錄,比較2021年12月、2020年12月的平均房價,漲幅第一名為高雄市18%,其他四縣市則全非直轄市,依序為花蓮縣16.5%、基隆市15.5%、澎湖縣13.7%和雲林縣13.5%。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非直轄市因是房價基期較低,又受到「補漲」效應拉抬,導致出現了驚人漲幅。(記者:陳韋帆)
高雄土地公「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北漂置產!實價揭露,110年12月,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的「力福商業大樓」商辦,地下室1~4樓及4~7樓,共1285.6坪,以4.7億無貸款成交,買家就是「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記者:陳韋帆)
營建署表示,高雄橋頭科學園區(以下簡稱橋科)開發案區段徵收範圍內涉及橋頭第九公墓、燕巢第十、十一公墓及周邊有(無)主墳墓遷葬面積約4.68公頃,相關遷葬作業自2021年7月12日起至11月11日止辦理公告,後續並委由高雄市殯葬管理處全權協助辦理,遷葬後墳墓晉塔櫃位分別安置於橋頭、岡山及梓官納骨塔等處,已於2021年12月28日圓滿完成。
高雄科工館商圈出現一棟新建案,每戶坪數都有50坪以上,很多人詢問但卻得到同一個答案「只租不賣」,主打飯店式全套豪華管理高雄算是首見,不過一戶動輒租金5萬到11萬,鎖定頂級短期商務客,這價格讓一般民眾也嚇傻,別說買連房子都租不起了嗎?
台積電至高雄設廠一事,對於高雄人來說原本是盛大歡喜之事,不料,近2年高雄房價飆升14.6%,也讓民間開始出現「不開心」的聲音。對此,消基會副財務長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台積電與高雄房價,以及高雄人的關係,就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台積電不殺高雄人、高雄人卻因台積電而死』,所以應當負起企業責任。」(記者:陳韋帆)
最近高雄的房價似乎是沒有天花板,但在旗津島上卻呈現很大反差,在熱鬧老街上店面動輒1坪破百萬,不過巷弄內的透天厝居然有5百萬元就能買到的價格。如果以只有地上權的透天厝,也有2百多萬元的便宜價格,房仲業者分析旗津因為交通跟生活機能問題,都是當地人在買賣居多,整體房價才會呈現反差。
高雄美濃的玻璃棺材屋要被拆了!吉東里中出現了一間詭異的懸空玻璃屋,裡頭擺放著棺材、壽衣還有骨灰罈,晚上還會打上藍綠燈光,讓不少路過民眾相當發毛。原來羅姓屋主是抗議隔壁建商施工弄壞共同牆面,因此「無聲抗議」。不過,這樣的奇景,已初步認定為違建,恐怕即將被拆除。(記者:陳韋帆)
2021年高雄產業經濟與建設題材不斷升火,加溫高雄房市強強滾,甚至傳出一日三市的現象!台灣房屋集團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高雄市近五年住宅每坪成交單價,已從2017年每坪17.3萬元一路飆漲,至2021年已大舉衝破2字頭,平均成交單價來到20.3萬元,漲幅17%,成為近五年來的房價最高點!(記者:陳韋帆)
打炒房也抑制不住台積電效應?高雄12月買賣移轉棟數高達5,070棟,迎來史上最驚人買氣!創下高雄縣市合併以來,史上第一次衝上5千棟大關,「締造歷史最高單月紀錄」,而累計第四季總棟數達13,864棟,同樣刷新2021年第2季的「史上最佳單季紀錄」,累計高雄今年全年總移轉棟數達45,166棟,大幅超越2013年的43,755棟,更成為高雄「史上全年最高紀錄」。(記者:陳韋帆)
最新實價登錄揭露,高雄市左營區文智路上一整排共15間的透天,今年10月,由一名設籍高雄美術館豪宅特區的劉姓投資人,以約6億元總價,全部購入,此筆交易也榮登今年左營區最高總價的房地交易。據業界人士指出,劉姓投資人為建設公司負責人,推測未來將重建回住宅大樓,房價每坪將上看3~4字頭。(記者: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今(22)日舉辦年終記者會,理事長張世芳表示,今年在疫情、通膨、低利、資金寬裕等因素下,移轉量、房價增幅皆不斷創高,由於營建成本持續走揚,各都建設利多齊發,推測明年房價將持續上漲,其中,又將以台南、高雄漲勢最多,他推估,漲幅將達10%。(記者:陳韋帆)
即使打炒房與建商成本攀揚、通膨等話題持續碰撞,土地市場依舊火熱,高雄市地政局今(15)日110年最後一次土地標售,釋出10標13筆土地,合計共約4904坪,近5千坪的土地,總底價約16.7億元,共吸引40封標單競標!其中楠梓區藍田西段、仁武八卦段及岡山信義段等土地,為最多人競標的前三名,最終10標標的全數順利脫標,揮出全壘打!整體溢價率為40.9%,市庫總進帳約23.5億元。(記者:陳韋帆)
交通議題一直是房市最大利多,六都重點火車站周邊房市更是買賣交易最熱區域,根據永慶房屋統計,近一年「車站周邊一公里買賣交易量」,六都各站買賣交易最熱絡的前十名,第一名為高雄「內惟站」以561件力壓全國241站點的個別交易量。另外,前十名中,高雄除了「內惟站」奪冠,「新左營站」、「美術館站」也紛紛上榜,且三站皆位於北高雄內。(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