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炒房真的出現成效,台北房價更是鬆動了,去年12月北市住宅價格指數、標準住宅總價、標準住宅單價等三大指標,首度出現全面下跌的紀錄,其中電梯大樓首見下跌,公寓更是已經連3個月下跌。
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舊制課徵),除調整總價,也首次納入單價定義,如台北市120萬/坪以上、六都及新竹外35萬/坪以上為豪宅,並調高社算所得額標準1~5個百分點,且獲利率調升至20%。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房市利空不斷,不僅政府炒房組合拳連發,國際局勢也相當動盪不安,今年329檔期買氣確實堪慮,後市相當不樂觀。」(陳韋帆)
台北市預售屋農曆年前出現量縮!據台北市地政局資料,2024年Q4全市申報備查的預售建案,共計31案、季減4案。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則表示,「雖然推案數量出現季減,但如果觀察近年變化,仍處於高峰,建商推案撞上了房貸之亂及央行管制,房市明顯發生了車禍!」(陳韋帆)
農曆新年將至,各大房仲陸續交出1月成績單,因春節將至,1月工作天數減少7天,且過年前特別忙碌,購屋腳步放緩,各家買氣下跌1~3成不等。房仲則特別提到,「買氣低谷盤旋,去年Q3房價就已開始全面反轉,房市明顯轉為買方市場,現階段降價才識破冰成交的關鍵。」(陳韋帆)
房市買氣緊縮,卻未房價明顯下跌!據永慶政大不動產指數,2024年Q4全台房價指數季跌2.9%,雖然是5年首見下修,但相較過去暴漲的5成,下跌幅度極少。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25年房價最大變數,恐是川普對於台灣股市的影響,因為房股連動,若股市劇變,亦有可能衝擊房價。(陳韋帆)
2025年房市走勢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5年的房市將如同「夢遊狀態」,買氣大幅萎縮,僅剩自用接盤者等待降價。他形容,今年的房市對仲介業者而言,彷彿阿湯哥正在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房價真的回不去了?房貸之亂,央行總裁楊金龍祭出第7波打炒房(房產業界稱「金龍風暴」),房市買氣急速腰斬,但新北市北大特區樹林門牌的預售案「將捷朗學」卻出現了7字頭房價。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現階段房貸之亂、央行打炒房,失去房價攀漲的期待性,買氣翻轉,今年第三季已進入了房價盤整期,『將捷朗學』估計屬於個案表現。」(陳韋帆)
房價真的開始跌了!根據實價登錄,六都預售屋平均房價,2024年Q3,三縣市「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出現下跌,季跌1.1~4.2%。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現階段房貸之亂、央行打炒房,失去房價攀漲的期待性,買氣翻轉,整體進入了房價盤整期。(陳韋帆)
韓國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突然宣佈戒嚴,上演「5小時短命戒嚴」鬧劇,引起台灣不少民眾關注,甚至詢問,「台灣宣布戒嚴,可以成功打房嗎?」景文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國民黨戒嚴42年也沒見到房價下跌,所以戒嚴後發生了哪些事情,不會有絕對影響。」(陳韋帆)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10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17.8%,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1.1%。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台北市月減12.5%、年減25.5%;新北市月減19.8%、年減17.2%;桃園市月減25.4%、年減22.6%;台中市月減15.3%、年減21.4%;台南市月減15.8%、年減22%;高雄市月減15.1%、年減13.3%。
央行9月20日起開始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包括,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且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央行總裁楊金龍當時更直言是要給投資客一個「lesson」(教訓),尤其是擁有三戶以上房產的投資客。被各界稱為「金龍海嘯」政策實施後,市場買氣急速冷凍,甚至一度出現了降價、平轉拋售潮,而近期更有網友發現,新竹市房屋正在降價!
總統選戰落幕,賴清德當選!房價會漲還是下跌?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基本上以賴清德對於房市政策態度,想看到下跌是無望了,但畢竟閣揆名單還沒出來,如果央行總裁、主計長換人,或許會有改變。」(陳韋帆)
2023年全台房價唯二下修兩縣市!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房價,全台僅「台東縣、嘉義縣」下修,分別年跌5.5%、0.3%。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去年還在兩縣市推案的建商,可說是踢到鐵板了,畢竟政府左手打炒房、右手又祭出新青安貸利多,算是正負相抵,出現跌價,可說這兩縣推案的建商算是踢到鐵板了!」(陳韋帆)
元旦假期結束,金兔年即將到來!《平均地權條例》一讀通過後,房市也迎來暴風雨,多數產學預言將有半年盤整期,民俗專家又怎麼看呢?江柏樂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未來房價約有10個月下修期,期間就是自住需求的人撿便宜的好時機,倘若看到生活機能符合自己需求,且風水不錯的房子,就可以出手買下。」(記者:陳韋帆)
在打炒房、升息、股市下跌等多空因素下,房市交易量已連續3個月萎縮!不少人疑惑,「交易量跌,為何房價還不跌?」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目前看來,想要等到價跌,就要看是誰撐得久了!」(記者:陳韋帆)
疫情、打炒房、升息,消費者購屋慾望明顯降低!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最新調查,5月份消費者信心、購買耐久財貨時機、購買房地產時機,三大指數同步連續2個月下滑。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雖然指數仍處於高水位,但連續2個月下滑,顯見民眾信心確實受到影響。(記者: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風聲鶴唳,民眾買房信心受挫!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發佈4月份消費者信心為71.77點、「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116.35點、「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指標的調查結果為122.4點,三項指標同步下跌。不過,專家則指出,該數字顯示消費者短期信心不足,長期來看,支撐力仍十足。(記者:陳韋帆)
反應北市地價上揚,台北市2021年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漲2.17%,調幅為5年以來最高的一次,地王則是由101大樓8連霸,以每坪約607萬元居冠,北市雖然有高達92.3%的地區上漲,但受疫情衝擊嚴重的觀光商圈與部分大型飯店地價則是逆勢下跌。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中華信評)今(7日)公布最新報告「新型冠狀病毒:台灣金融業應暫可抵禦疫情帶來的威脅」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目前對台灣金融業信用品質造成的立即性威脅應為有限。然而,若病毒疫情持續遠超過第二季,台灣房地產下跌的風險將可能升高,並可能連帶對銀行房貸放款業務造成影響。
房產達人Sway認為,少子化會造成人口減少,供給太多、需求下降導致房價下跌,不過過去曾發表「在台灣用200萬元炒房一定賺」的部落客「峰言峰語」表示,依他分析5個原因,雖然少子化會造成人口減少,但並不會造成台灣房價下跌,長期來看反而會上漲!
現在房市低總價產品雖然是主流,不過,套房產品近幾年房價卻是下跌幅度最多的。根據《好時價房價指數》統計,台北市房價自2014年6月的高點開始回跌,到2017年初已修正約1成。其中,住宅大樓、華廈的價格修正幅度僅約6.4%,相對抗跌,套房產品跌幅則高達2成,保值性較低。
一樣水岸宅價格不一樣?這幾年雙北市打出有水岸景觀的建案林立,但在房市不景氣下,蛋白、蛋黃差很多!諸多名人入住的大直均價還有73.6萬,新店碧潭一坪也有44萬,但在台北萬華號稱都更王建商,蓋的水岸第一排豪宅,原本預估每坪破百萬,建商打出75折81萬搶市,沒想到3年過去,實價登錄竟然出現5字頭,等於打5折成交。
自住客何時買房最划算呢?房市名嘴Sway表示,房價下跌「只是開始」,明年還會有更多的下跌,也呼籲自住客不用擔心要住哪,因為該緊張的是投資客和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