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炒房,建商不逃亡嗎?北台灣329檔期推案量破3千億又創新高!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建商傳統推案329檔期,北台灣推案量約3339.3億、年增8.2%,也是台灣房市史上首度連續2年破3千億大關。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不少建商早規劃去年推案,不料遇上房貸之亂及央行打炒房,雖暫緩推案腳步,但推案成本已支出,來不及煞車,難再拖延,加上南港千億大案,一舉推升今年329檔期案量到空前新高。(陳韋帆)
假老外消失了!政府打炒房成功?根據台中市地政局資料,2024年外籍購屋人數出現了大洗牌,過往的常勝軍、台商喬裝避稅的假外資「英屬維京群島」,此次已排不進前五名,轉為香港、馬來西亞成為冠亞軍,而購買區域熱點也出現了變化,早期大多集中在西屯,如今則改買南、北屯以及西區。(陳韋帆)
2025年即將到來,台灣房市又將有何變數?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2025年房市將有三大變數,包括「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兩岸情勢、政府打炒房」,他說,兩岸情勢及政府打炒房屬於可預測範圍,但川普的態度變化多端,卻也牽動國際經濟大局,屬於難以預測範圍,更加可怕。(陳韋帆)
近年政府多波打房皆劍指豪宅,致使高總價市場急凍,就連以往熱門的豪宅聚落台中西屯也受衝擊,實價資料統計,今年1~8月4000萬元以上豪宅交易物件,平均總價、總銷創歷年來最低,與高峰2022年相比,總銷更大減54%。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豪宅價格看似因大環境關係而有些許落差,不過也與建商因應市場需求,豪宅坪數越推越小有不小關係。
儘管政府近年多次出手打炒房,房價仍居高不下,日前傳出政府跨部會研商,研擬推新一波打炒房措施。金管會今(11)日表示,已將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及法令遵循列為今年金檢重點,同時將檢視金融機構是否落實遵循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近期不少地方傳出「預售屋排隊潮」!如桃園八德「城中大璽」、桃園龜山「仕偉第一綻」,據了解,民眾現場排隊取得的價位沒有比市價便宜多少。市調專家指出,「自政府打炒房、祭出預售屋禁轉後,雖然遏止了明面上的炒線操作,卻也讓一般民眾難以循正常管道搶到第一手購屋消息,也導致一旦有『相對公平』的方式售屋,就很容易湧現排隊潮。」(陳韋帆)
政府打炒房,房價卻越打越高!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Q2,房價指數130.8,年漲5.51%,也讓不少人質疑政府打假球。財經學者、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台灣政府一開始就強調打炒房,就是告訴大家,沒有要打下房價的意思,而出現這樣的現象,與台灣整體環境有關,而且依照國際現況,估計明年恐怕又要再漲一波!」(陳韋帆)
代銷龍頭甲山林今(20)日召開年末記者會,董事長祝文宇表示,「多年來政府的政策,就像大禹的爸爸『鯀』,總是堵而不疏,房價根本壓不下來,如果想要解套,就應該學習大禹『以疏代堵』的方式,否則永遠都看不見成效。」(陳韋帆)
2023年網友票選「房市頭條新聞」出爐!根據台灣房屋網路市調,2023年最有感房市新聞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預售屋禁換約轉售」(政府打炒)。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預售屋禁轉,可謂是台灣預售屋制度一大修改,投資短炒買盤明顯退潮,也成為網友最關心的新聞。(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預售屋買氣受創,不少業者預估將是有利成屋市場的時代來臨,也就是說,房仲即將「發大財」!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對於房仲來說,其實好壞參半,若不努力突破重圍,這轉機恐怕就會變成危機,笑著笑著就哭了」(記者:陳韋帆)
2022年進入尾聲,政府年底一讀通過的《平均地權條例》,由於修法一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今年下半房市明顯冷卻。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上半的房市熱度就是這波多頭的最後煙火,虎年下半猛虎變病貓,預估兔年將進入修正循環,房市高處不勝寒,恐怕要慎防「獲利回兔(吐)」的壓力。(記者: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今(20)日舉辦第二屆理監事會議,富旺國際董事長林正雄連任理事長,他除了感慨創會過程,第一件事就是向政府呼籲「現階段打房政策奏效,市場交易平穩,應盡量不要干預房市,尊重市場自由機制,產業樂見房價趨於穩定,惟工、料漲幅是最大變數。」(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推出的打炒房草案,目前被立院排程延宕至9月,然而,會期未到,建商又急著喊話,鄉林建設董事長、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他呼籲,「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的禁止預售屋轉賣修法,立院不用急著推動,也不需要用打房議題來騙選票。」對此,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回應,「現在就是調控不當行為的最佳時機!」(記者:陳韋帆)
達麗(6177)今(15)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元。董事長謝志長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他劈頭就說,「政府打炒房,效果已經達到,而且是起到非常嚴重的效果,市場已經快速萎縮。」(記者:陳韋帆)
受到打炒房、疫情影響,各大房仲5月成績單如同股票跌停般「慘綠一片」。四大房仲,住商、中信、永慶、台灣房屋,5月交易量,月增減部分,-8.1%~-23.9%不等,年增減部分,-13%~1.6%,信義雖未發布數字,但也提到網路看屋人數下滑3成。業者們紛紛指出,4月買氣受到打炒房、升息影響下滑,5月又爆發疫情,買氣也持續萎靡。(記者:陳韋帆)
隨著政府實施「打房」政策,房地產的交易量與去年相比,不僅沒有下跌反而因為許多預售屋的緊急拋售而上升,對許多購屋租而言,原先高不可攀的房市變得更加難以捉摸、難以下手,又擔心若不趕快進場便會錯失良機,該怎麼買、怎麼看,專家建議先從以下三大要點著手。
央行於近日公布升息一碼,卻未祭出第五波房市信用管制,房市專家分析,首波升息對房市影響雖不大,但一進入升息循環階段後長期累積恐釀不小房貸壓力。隨著內政部的打炒房政策,有效抑制投資性買盤,今年的房市可能降溫。 升息是否能夠抑制投機的房市炒作,若其幅度不大,對投資客而言仍保有喘息空間。不過租金可能會隨著房東成本增加而上漲,雖本次尚未有打房新政策,但政府有意將打房主軸回歸行政部會,而非持續採用選擇性信用管
戴德梁行今(31)日舉辦2022年Q2房市展望預測記者會,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去年是炒作的房市,今年則面臨政府打炒房,資金即將斷鏈,泡沫化則不至於,因為泡沫化一詞代表台灣要倒了,這不可能。」(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祭出打炒房政策,擬推「禁止預售屋轉單」,建商推案急縮、買氣卻不斷攀升!根據住展市調,12月預售屋推案量、成屋供給、看屋組數下滑,議價率、待售住宅建案個數等兩項分數持平,成交組數卻攀升。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12月步入房市淡季,加上政府打炒房重挫業者信心,導致推案量縮,不過有趣的是,消費者似乎受到衝擊不多,持續勇於購屋。(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