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同一間房子在網路上時常出現不同開價,陳泰源指出有三大主因。(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網路世代來臨,在網路看房也成為常態,不過,時常有眼尖的網友會發現,「同1間房子,不同的網站、不同的房仲賣,竟會出現2種價格,甚至是3、4、5種價格!有時候還會發現,價差高達300萬。」
對此,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公關副主委陳泰源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其實在網路上出現價差實屬常態,基本上不是屋主開了不同價錢,也不是房仲亂開價,而是有三大主因。」
一、市況差 屋主多次調降
2016年房市低潮時,就常出現1屋2價,甚至是1屋3價的情況,因為市況不好,急售的屋主房屋卻又遲遲未成交,就會不斷調降售價,倘若屋主先告知其中一位房仲,其他房仲若未得知訊息,就會出現價格不同的情況。
二、未含車位價
同樣一個物件,有可能價差150萬~300萬不等,其實只是有無含車位的差異,通常價格較低的廣告業中,標題或內文第一段就會明示「未含車位」;雖然有的人會認為會造成誤解,但有明示的情況下,其實反而可以幫助消費者更直接了解行情,畢竟有時候車位的價差也會讓消費者誤判。
三、房市大好 屋主急升開價
在房市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部分屋主心態不斷拉高,看到鄰居成交價比自己開價高,屋主的心態也水漲船高,不斷拉高開價,導致部分仲介未跟上「屋主調高的售價」,出現1屋2價甚至是3、4、5價的狀態。
陳泰源表示,過去最常見的,就是屋主因急售降價,部分房仲未跟上腳步,導致價格出現混亂,所以通常價格較低的才是正確的屋主開價;而近期在房市熱度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卻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相反情況,反而價格高的才是屋主現有的開價。
▲陳泰源表示,消費者可擇低詢問、能砍就砍,但屋主若「漲心已決」,也不必過於為難房仲。(圖/陳泰源提供)
消費者以哪個價位為基準?「當然都是選低的問!」陳泰源說明,無論價差原因,選低的問就對了,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然能砍就砍,當然,如果房仲已經確定是自己未跟上屋主調高開價的腳步,也不必過於為難房仲,畢竟開價決定權始終掌握在屋主手上,若屋主漲心已決,價格遠超自身預算,那也只能另尋它屋。
不過,陳泰源也提醒有意售屋的屋主,目前雖然房市大好,但未來有「央行升息;內政部打炒房;缺工缺料延伸的爛尾、法拍」三大隱患存在,倘若有意轉手,不如趁著房市大好時,適度讓利,早點讓現金入袋為安。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