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敬群的房市理想藍圖1/房仲業消失?租管售一體?陳柏勳:短期內難見

2025/05/06 23:13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花敬群日前透露他心中的理想房市藍圖,就是如同日本「租管售」一體的制度。(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花敬群日前透露他心中的理想房市藍圖,就是如同日本「租管售」一體的制度。(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租賃專法上路7年,租服業也發展了7年,近期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一次公開場合下,向《三立新聞網》透露「當初建置租賃專法,參考不少日本『租管售一體』經驗,有助落實居住正義」,台北市租服公會創會理事長陳柏勳則指出,「三者融一體『難』短期內發生,畢竟房仲業經營屬性與租服業大不相同,目前是走向互惠互利趨勢,長期來看或許有機會融合,但時間至少要10年、20年,不得而知。」

台灣租賃專法107年上路,實施至今約7年,據內政部地政司資料,目前全台租賃服務業者約2千家,一般包租代管契約約1萬8千筆,社宅包租代管契約約8萬3千筆,合計共10.1萬筆,相較全台9千餘家房仲店,數量雖然1/4不到,但相較房仲業3、40年歷史,租賃服務業發展速度相當驚人。

陳柏勳表示,「租管售」各有所長,短期內難見融合,但長期則有可能。(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陳柏勳表示,「租管售」各有所長,短期內難見融合,但長期則有可能。(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短期內難日本化 「租、管、售」各有所長

陳柏勳表示,實務經驗上,可發現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觀念與日本人大不同,房屋自有率高達8成,而對於房仲業而言,成交一筆獲利遠超租服業所得,這現象在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尤為明顯,所以台北市同時擁有租賃、房仲牌業者僅20%,遠低於外縣市的50%,況且大型房仲公司還有危老、都更重建方向可以精進。

至於物管業,主要是透過人力派遣管理公設,從總幹事、機電、清潔等,專業又大不相同,要面對全社區住戶,而現在還面臨AI化考驗,租服業則服務的空間為私領域,僅面對房東與租客雙方,短期來看,三方各立山頭的機會比較高,但未來10年、20年就有可能走向融合。

租服業方興未艾,短期內難分身乏術跨房仲、物管領域,但三方合作機會高。(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租服業方興未艾,短期內難分身乏術跨房仲、物管領域,但三方合作機會高。(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租服業方興未艾 短期內三方異業合作機率高

陳柏勳指出,租服業發展下,房東請租服業者協助售屋的事情其實很容易發生,畢竟租約一簽就是一年,租服業對於服務的客戶、房屋,都遠比房仲了解,所以確實會有服務對象希望租服業者協助售屋,如果擁有房仲牌,就有可能協助出售。

但他也坦言,租服業本身其實就是一門專業,現在也才剛起步,多數專營租服業的業者很難分身乏術兼顧兩件事,所以即使有房仲牌,大多也僅服務自身客戶,更多的是互相合作,如房仲將難以管理的出租戶轉介給租服業,又或者租服業獲得全棟包租代管,尋求物業管理協助,三方相輔相成。

最後,陳柏勳指出,其實台灣的租服業還相當年輕,雖然目前全台約有10.1萬戶交由包租代管,但相較300萬的租戶市場,顯然成長空間還相當大,或許長遠來看,台灣的租服、物管、房仲終會走向一體,但短期內尚未有這樣的可能,畢竟租服業方興未艾,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