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熱,買房契約得看仔細,行政院消保處抽查全國50個建商建案,發現有超過4成不符合定型化契約規範,其中驗屋項目最容易被建商佔便宜,像是「交屋保留款」,用來當作消費者驗屋籌碼,按照規定可先保留「房地」總價的5%,但有些建商擅自改成「房屋」總價,甚至把保留款改成0元。
住宅定義身分,地段定義眼界,台中市區眾多重劃中房價陸續開出新的天花板價格,在一片的驚呼聲中屹立不搖有著強力交通機能與綠能的「單元十二」依舊是高資產客最務實的首選。隨著區域內各家建案進入一波2022年交屋潮,人流帶進強大生活機能,不僅全聯雙旗艦店進駐,向來只在精華地段設點的知名連鎖火鍋品牌業者「築間」也跟進搶進特區。
日月光集團張家旗下關係企業鼎固控股(2923)今(10)日公告2月營收,受惠鼎固位上海嘉定大型複合式住商造鎮中住宅建案「匯景華庭三期」,2月下旬啟動交屋作業,推升鼎固2月營收約29.16億。(記者:陳韋帆)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個人出售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屋、土地(含預售階段及成屋階段購入),應申報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但有民眾於預售階段買入而於興建完成交屋後出售,誤以簽訂預售屋購入契約之日起算持有期間,適用較低稅率而遭補稅。
房市熱度攀高峰,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1-12月的交易棟數較前年同期增加2466棟,自年底購屋、交屋、裝潢過後,產生一波遞延的年後搬家潮,專家提醒,搬家細節眾多,消費者往往千頭萬緒不知該如何下手,只要搬家前一個月做好斷捨離、評估搬家方案與選擇優質廠商3關鍵,就能從容入住。(記者:陳韋帆)
房市目前面臨三大壓力「打炒房、升息、延遲交屋」,對此,消基會副財務長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目前預售屋市場對於消費者而言,確實面臨許多風險,消費者想要自保,有三個建議,而第一步就是避買預售屋。」(記者:陳韋帆)
近期預售屋傳出有建商延遲交屋,且發出信函,盼消費者無償配合延遲。對此,前台北市副市長、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聽聞此事後相當痛心,向《三立新聞網》表示,「這類廠商連基本的台灣人精神都沒有,看看電視劇『茶金』有多重視商譽,政府應該加強稽查,並修法加重罰鍰!」(記者:陳韋帆)
預售屋交屋延遲2年!高雄某預售案原預計1月31日交屋,但去年8月突然通知消費者要延後2年,且僅給予2方案選擇,一、無息退款,二、無條件等候2年,此舉也讓消費者氣到投訴消保官,鬧上媒體版面。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雖然消費者可求償利息及違約金,但要當心建商來個魚死網破。」(記者:陳韋帆)
租屋糾紛層出不窮,交屋返還時,「家具瑕疵」也是一大糾紛,所以租屋該不該附家具,這問題也時常在網路上引發論戰。對此,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不要附家具,大家就都免吵了!」(記者)
遇到不良房東該怎辦?一名吳姓男子租屋四年半,近期房東要賣房子,先是「邊租邊賣」,又破壞1個月帶看1、2次的口頭承諾,讓仲介1個月帶看6、7次,甚至晚上10點還登門打擾看屋,成交後,租約未到期,擅入租屋拆走多項家具,最後吳男與房東約好的交屋當日,房東又突然鬧失蹤,2個月押金無從追討,只好上網求助,請大家評評理。(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林口過去因新建案推案多,但購買、入住的人少,被戲稱為鬼城,時至今日,房屋陸續落成交屋,人口逐漸移入,房市、人口都有了明顯變化,在地人又怎麼看呢?一名在地40年的老林口人,黃金輝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有些人賺大錢,但對於土生土長的林口人來說,真的太擠了,而且物價又飆漲,實在很難適應。」(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林口過去因新建案推案多,但購買、入住的人少,被戲稱為鬼城,時至今日,房屋陸續落成交屋,人口逐漸移入,加上近2年全台房市走升拉抬,整體房市有了明顯變化,其中,位於林口新市鎮東南側臨保護區的區段,包括仁愛路以南的新林段的別墅區,還出現一名家政婦,穿著知名加拿大登山品牌始祖鳥外套,在別墅外掃地的場景。(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林口、三峽、淡水,三區域過去因新建案推案多,但購買、入住的人少,被戲稱為鬼城,時至今日,房屋陸續落成交屋,人口逐漸移入,加上近2年全台房市走升拉抬,整體房市有了明顯變化,其中,林口近5年人口增加了1.8萬人,房價更是從2字頭攀升至3字頭。(記者:陳韋帆)
不搭建樣品屋有可能將房子銷售一空嗎?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信義一品」今(8)日正式完銷,銷售方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接受《三立新聞網》獨家專訪指出「我們沒有搭建樣品屋以及銷售中心,採通路模式,邊建邊售、成屋銷售,11月開始陸續交屋,事實上就是賣光了。」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市交易熱度居高不下,109年契稅高達161.5億,創下史上第三高。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近年不動產交易數量增加,加上交屋潮多適用新標準單價,也讓契稅金額節節高升,從契稅年齡比來看,青壯族仍是目前購屋主力。(記者:陳韋帆)
買房要睜大眼,今(10)日有網友在臉書「靠北建商2.0」指出,在中部買1500萬頂樓預售屋,最近才剛完成交屋,最近連日大雨於是前往查看房子狀況,沒想到都還沒裝潢入住,慘況卻讓他崩潰。
買房是不少年輕人的目標,今(7)日有網友在臉書「爆怨2公社」指出,之前買了一間預售屋預備交屋,因為不懂怎麼做檢測,因此打算花1萬元請人幫忙驗屋,沒想到所有的家人都指責他「浪費錢」,更表示「新房子沒人在驗屋的,建商都直接會給報告」。(鍾惠宇報導)
行政院公布實價登錄2.0已於2021年7月1日正式上路,預售屋案場及定型化契約於銷售前需申報備查,預售屋交易需申報實價登錄,未交屋之前的轉售換約,亦需申報房地合一所得稅,2021年7月12日台南市政會議中,由地政局呈報2020年實價登錄1.5新制成果及2021年新制重點。
7間房子竟然可以賣8年!根據實價登錄,中正區豪宅馥久藏110年3月時,2樓戶以1.3億成交,總坪數148.77坪、拆算單價每坪98.3萬,跌破8年前預售屋交屋時的百萬身價。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馥久藏內「有古蹟」,遊客不時會進出,所以開發商想必是等待「有緣客」上門,才會一賣就賣8年。(記者:陳韋帆)
截至2020年10月,台中市政府受理房屋買賣申訴案共232件,預售屋消費爭議佔112件,較2019年同期增加將近一倍。法制局分析交易糾紛主要為逾期交屋、交屋保留款額度不足房地總價5%、解除契約定金返還爭議、施工瑕疵、外水外電或天然氣管線費用負擔爭議、廣告不實等六大類。法制局提醒民眾與建商簽訂契約時應仔細審查契約條款,減少交易糾紛。
為保障民眾購屋權益,地方政府每年都會查核業者是否符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的規範。內政部特別提醒,預售屋契約中常見缺失有「通知交屋期限」、「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驗收」、「保固期限及範圍」及「房地面積誤差及其價款找補」等5大項,若建商提供的契約違反規定,民眾可要求改正,或向主管機關檢舉,以保障自身權益。
疫情之於房市逆勢走熱,根據統計,2020年累計至第三季,土地與商用不動產的成交金額突破3,300億元,再創同期新高,無論新成屋或預售案均後市走俏。然而,在房市火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項隱憂,因預售案開紅盤、供不應求,加上疫情衝擊、工料短缺,營建業缺工問題懸而未決,除影響交屋時間,在營建成本的提升下,相對墊高建案成本,未來房價仍將維持緩步上揚。
「就算房價再高,就是有一群人非台北市中心不可!」在建築業界擁有40年資歷的老字號品牌、新第來亨建築,一直堅持只蓋台北蛋黃區南北座向的小宅,不僅採成屋銷售模式,更做到用冷暖氣、沙發、床都SET好的「完成屋」狀態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