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受理危老重建計畫每案5萬5,000元補助,將於10月31日截止受理,呼籲重建計畫起造人把握機會提出申請。
為解決都市計畫區內老舊建築物普遍的耐震能力不足,同時因應高齡化社會,市府推出危險老舊房子重建提供「快速通關」、「獎勵明確」、「稅捐優惠」等三大特色優惠,鼓勵民眾加速進行重建,改善都市整體安全,自2017年起市府已輔導148案核定重建。
既有房屋符合申辦危老重建條件的高雄市民有福了!工務局在鳳山設立4處危老重建服務據點,2021年8月3日起正式啟用擴大對在地市民的服務,有意願申辦危老重建的民眾,可於服務時間內前往洽詢,各據點均有專業建築師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代銷龍頭海悅(2348)國際開發砸6.23億買土地!根據實價登錄,海悅2021年Q1買下北屯區的慧明幼兒園及周邊共約776.6坪的土地,合計總價約6.23億,成為台中近一年第三筆「億級幼兒園」相關交易。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該土地具備「土地面積大、可危老重建、養地可收租」等三大優勢,海悅重金獵地,足見深耕台中房市深具企圖心。(記者:陳韋帆)
等待13年,汐止最大危老案「微笑昇樺」動土了!「微笑昇樺」位於新北市汐止區樟樹二路,原本都是1~2層樓、屋齡逾40年老舊平房,13年來整合了30戶住家,終於在今(13)日動工。據了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一旁還有一間自助餐店未能成功參與整合。(記者:陳韋帆)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條例」自2017年間上路迄今已4年多,雙北申請案量佔全國受理案量近6成,其中新北市府危老核准量也突破300件,近日,危老重建的8%時程獎勵即將在5月11日之後降為6%,新北市府為鼓勵民眾危老重建,於母親節前夕給予緩衝大優惠,只要於11日到期前有先遞送申請書,未齊備的文件在75天內補齊,仍可享有8%時程獎勵。
高雄市政府2021年2月3日舉辦「鳳山區合法房屋認定及危老重建都更推動記者會」以及成立在地危老重建及都更專案辦公室,市長陳其邁出席揭牌儀式並表示,長期有許多在地里長反應危老重建都更問題,為維護公共安全,市府加速推動合法房屋認定及危老改建程序的簡化,包括原都更168方案以及現在推動的危老168方案,加速整個高雄市建築更安全,讓市民居住更安心。
營建署表示,統計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危老重建案累計申請1,646案、核准1,213案;其中2018年度受理申請136件、核准72件,2019年度受理申請433件、核准314件,至2020年度受理申請已達1,077件、核准827件,顯示危老重建案件量漸增,預期2021年也是穩定成長。
危老重建成近年熱門投資開發話題,建商、壽險開始轉向老舊大樓的土地整合與重建,看準改建後可創造更高價值,造成2020年危老重建案大爆發,又以台北市核定案件占全台最多,總計2020年核定257件,已遠遠超越前兩年加總,呈現倍數成長,而北市最踴躍的區域以士林區的34件最多,其次是中山區的33件以及北投區的33件。
台北市長柯文哲2020年10月29日上午前往台北市議會,針對市府推行公共自行車政策及升級計畫;捷運民生汐止線、南環、北環及東環進度;淡北快速道路;台北市市區公車勞動條件改善及降低事故率策進作為;二殯改建及聯外道路開闢;社子島開發進度及可行替代方案;大巨蛋進度;社宅政策;市場改建推動進度及品質總檢討;都更及危老重建執行績效等主題,進行專案報告、質詢及答覆。
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2020年10月19日上午召開,由主任委員林欽榮副市長主持,審議通過林園區清水岩清水寺旁轉彎路段拓寬及環狀輕軌增額容積實施地區放寬危老重建限制等5案,有助改善林園地區聯外交通,提升輕軌沿線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意願,強化市民生活品質及居住安全。
營建署表示,2020年5月因有危老條例時程獎勵屆期及7月實施建築法建築物應檢討冬至日照陰影規範等因素,促使當月申請案量暴增,但目前危老重建申請案量回歸正常。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台中市2020年前三季形成一股搶地風潮,但在新興重劃區取得土地成本高漲,使得新推案房價不得追漲的情況下,多家建商轉向舊城區危老建築的土地整合與重建,危老案的核准件數不僅是全台第三名,連2020年通過審核都更案件數也是2019年的4倍,雙雙加速都市風貌更新,由於房價也相對符合市場行情,頗受建商與消費者青睞,在台中推出的新案得以迅速完銷或開紅盤。
新北市林口區第一件危老重建案,2020年10月15日由富創得科技公司吳董事長帶領公司主管,在立法委員洪孟楷、新北市蔡淑君議員、陳文治議員辦公室主任及新北市政府代表見證下完成動土典禮。
台北市統計30年以上建築物約97,427棟,中央為鼓勵老屋更新重建,於2017年5月發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推出三項改建誘因獎勵,第一獎勵法定容積上限30%、第二放寬高度限制及住宅區建蔽率、第三提供重建期間地價稅及改建後房屋稅減免。
最近老舊社區都更、危老開發信函滿天飛,當初政府的美意,讓老社區的更新重建出現一線曙光,也讓地產開發商嗅到商機,戰場從大面積的素地,悄悄的移到了老舊社區,瞬間一片藍海展現在開發商眼前。
台北市政府自從中央頒布危老重建條例以來,始終秉持全力協助台北市老舊建物加速重建的態度辦理危老重建申請案之審查,並不斷擬定簡化作業以加速重建案審查時程。
為促使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提升建築安全與生活品質,中央於2017年5月10日訂頒「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期能藉由各項獎勵與補助機制,讓小規模基地、有重建需求的建築物可透過簡便的審查程序完成重建。
當了一輩子的土地代書,李佩勳從沒想到,自己的人生竟然會在50歲後,迎來這麼大的改變。改變的觸媒,是2017年5月上路的「危老重建」政策。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於201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依條例規定3年內10%時程容積獎勵2020年5月11日屆滿。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統計,最近短短兩週內申請危老重建案件數量即高達81件,比2019年一整年的申請案件數量多出6件,顯見時程獎勵對一般民眾申請危老重建具有相當大誘因,也凸顯民眾日益重視居住環境的安全與品質。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201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以來,即將屆滿3年,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為了協助國人營造安全的居家環境,內政部積極推動危老重建政策,至今已受理1,019件重建計畫,其中562件核准,131件已申報開工。
為促使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提升建築安全與國民生活品質,中央於2017年5月10日訂頒「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期能藉由各項獎勵與補助機制,讓小規模基地、有重建需求的建築物可透過簡便的審查程序完成重建。
為促使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提升建築安全與國民生活品質,中央於2017年5月10日訂頒「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下稱危老條例),期能藉由各項獎勵與補助機制,讓小規模基地、有重建需求的建築物可透過簡便的審查程序完成重建。按危老條例第6條規定,本條例施行後3年內申請之重建計畫,得再給予各該建築基地基準容積10%之獎勵,該項時程獎勵規定將於2020年5月9日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