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房市買氣稍淡,但大台北地區危老重建卻非常旺。據安信建經彙整內政部資料顯示,雙北地區「核准率」再破8成,且高於全國水準。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表示,大台北危老重建風潮正盛,雖然申請量受到景氣下滑影響,但因核定速度加速的緣故,重建量能還在進一步擴張當中。(記者:陳韋帆)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北台灣核定的危老重建案共1,396個。另據住展雜誌統計,同期公開銷售的危老建案共約214個,僅占核定件數約15.3%。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自《危老重建條例》實施至今,危老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似有取代都更之勢,但至目前為止,釋出市場銷售的危老案僅約一成五左右,意味還有極大量的危老案未公開,未來將成為推案主力之一。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8月20日止,北台灣老屋重建(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推案量為1,262億,僅占整體推案量(7,747億元)約16%;其中,有高達9百餘億、約七成三的老屋重建案量集中台北市,其他縣市總合僅占約二成七。(記者:陳韋帆)
都市再生願景館今(14)日正式開展,藝術家以台灣重大三大都更案「文林苑」、「城中城大火」、「台北南機場」為主題,打造模型,喚起台灣人對於都更最沉重的痛,並提供相關知識,盼能讓大家反思都更、危老重建的重要性,展覽期7/14~11/27,地點位於忠孝東路三段的「忠孝懷生危老重建案」免費參觀。(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忠孝復興商圈出現了一棟疑似釘子戶的老公寓!《三立新聞網》接獲民眾詢問,該案是否為超級釘子戶?據記者現場觀察,旁邊公寓都已拆除,唯獨留下黃金三角位置的獨棟公寓尚未拆除,確實疑似是一棟釘子戶,但根據建商說法,背後還有隱情。(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資料顯示,近年地方政府、民間傳產、國營事業如台電、台鐵與中華電信,乃至於非營利的公益團體、宗教法人等機構,都與建商攜手進行土地開發或推案,且大多透過都更或危老重建等方式進行開發。(記者:陳韋帆)
「聽說隔壁棟危老重建計畫核准了呢」「啊?這麼快喔,我們這棟也有意願參加呢!我還來得及跟他們併嗎?要不要重新審查啊?如果拖到別人時間,是不是就不能參加了阿?」
近幾年在中央、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下,「都更、危老」相當夯,在房價連年攀漲下,甚至有不少個案屋齡超高,與當初取得價相比,房價一翻就是20倍起跳,有趣的是,即使不少人知道「自主更新」相較「建商合建」,可以享受更多的增值利潤,但「自主更新」的案例卻仍然寥寥無幾,問題到底出在哪?《三立新聞網》彙整建商與都更公司說法讓讀者了解。(記者:陳韋帆)
房子老了想要自主更新,不想讓建商賺一手?泛公股銀行聯合成立的都更公司「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以下簡稱金融都更公司)首案現身!「紀州樂章」於今(10)日舉辦開工動土儀式。金融都更公司表示,該司是由政府政策性成立的泛公股事業,協助地主以自地自建方式,進行都更與危老重建。(記者:陳韋帆)
據統計台北市老屋屋齡超過40年建物比率66.29%,為六都最高,更有高達85.25%的建物屋齡超過30年。另外自2017年危老條例施行以來,在市民踴躍參與及建管處積極辦理下,至2021年11月底台北市危老重建計畫有效申請量701件,核准量更突破600件(截至2021年12月30日為617件),居全國之冠。
新北市新莊區公園一路的海砂屋日前開拆了!根據住戶說法,22年前就發現是海砂屋,建商數度介入整合,但仍無法成案,此次透過禾蓮建設與新北住都合作,終於不用再住在海砂屋裡面,每日心驚膽顫。禾蓮開發總經理沈振興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其實這個案子2個月就整合8成了!」相較其他都更整合,堪稱超級神速。(記者:陳韋帆)
依據內政部資料,台中市房屋平均屋齡約29.01年,屋齡30年以上住宅占台中市總房屋數(106.35萬戶)的40.22%,為預防潛在災害風險、加速重建政策,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台中市建築師公會成立危老輔導團,提供老屋重建相關資訊,2021年12月23日起陸續於各區舉辦說明會,共計40場次,說明危老重建獎勵優惠措施、申辦程序等,並安排專業建築師免費諮詢,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新北市30年以上老屋高達76萬戶,占比超過4成,居住安全堪憂急待更新。專責辦理都市更新的新北住都中心今日(12/22)與台灣建築中心、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等五大專業機構,正式組成互惠便民的「新北都更大聯盟」,攜手擴大都更量能。(記者:陳韋帆)
危老案「吉美艾麗」正式公開!該案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上,原有旅社、華廈、公寓數棟,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表示,當初該案預計劃定800坪都更,但由於整合困難,最終改為無基地面積限制的危老重建,以210坪基地推出,中間還有個小故事,就是土地公也同意加入危老重建了!(記者:陳韋帆)
從2017年危老推動以來,北市受理危老重建申請累積達755件,其已核准案件達576件,有些甚至已經預售對外銷售,根據實價預售揭露資料顯示,危老案「敦仰」最貴單價,每坪221.8萬元,不過北市也有危老案件成交單價不到50萬元,北投區的「一樹巷」2021年揭露28戶單價都不到每坪50萬元,北市危老改建後可以很高貴,房價也可以很親民。
5月中旬疫情爆發,疫情新生活正式啟動,新北市都更竟意外向前一大步!根據新北住都中心統計,實體都更說明會由於時間、地點問題,參與人數常不盡理想,因疫情轉辦「線上說明會」後,觀看、參與人次意外暴增10倍,每次約百餘人觀看,且民眾網路留言、來電,甚至是親訪的詢問人次也有實質性倍數成長,顯見效果卓越,順應此趨勢,住都中心未來將常態性舉辦線上都更說明會。(記者:陳韋帆)
50年超老屋大變身!屋齡50年、1層樓、14坪房子,將變成5層樓、總坪數約54坪的新房子。台北市建管處表示,危老重建因容積獎勵明確、程序簡便快速、無最小基地面積限制,且又能獲得容積獎勵等諸多優惠條件,吸引民間大舉投入,自106年推動以來,北市受理危老重建申請累積達755件,其已核准案件達576件,推案量逐年成長。(記者:陳韋帆)
中央、地方持續力推危老重建,根據北市建管處資料,台北市共累計751件危老申請、569件已核准,核准案中,489件已申請耐震設計獎勵。建管處處長劉美秀表示,北市核准數量績效為六都之冠,惟「危老容獎」已進入落日時刻,逐年遞減,呼籲民眾要申請要快!(記者:陳韋帆)
城中城喚起國人安全意識,老屋問題也受到政府高度重視!住展雜誌統計,近5年台北市老屋都更、危老推動數量,總計17,161萬宅,另根據內政部資料,2021年Q2,台北市逾30年以上老屋共642,941萬宅。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倘若按照這樣速度推算,全市的老屋要重建完畢,雖然仍要187年,但相較過去需要千餘年,內政部推動的危老政策明顯有了神效!(記者:陳韋帆)
媒體報導花蓮飯店倒塌為中央放任危老建物毀壞所致,營建署鄭重駁斥表示,危老重建上路已邁入第4年,相關法令規定、執行機制及補助計畫均已相當健全,目前全國各縣市已有超過2,200件申請案,每月約有50件穩定增加,但花蓮縣迄今僅有21件申請案。
全台住宅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全台逾30年老屋已近450萬戶,其中比例又以台北市71.4%全台最高,數量新北市77.7萬全台最多。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以目前的屋齡老化速度來看,都更、危老重建速度遠遠不足。(記者:陳韋帆)
根據台北市議員汪志冰研究室發布新聞稿指出,台北市危老重建計畫自2017至2020年共計531件申請案,逐年大幅成長,而近4成延滯案件分布在100至300日以上,與建管處公布危老審查時間最慢75日相比,相當緩慢,汪志冰議員指出,危老條例上路多年,縱觀前述行政效率問題,人力及資歷嚴重不足一直是重要原因,在顯示人力與審查專業嚴重失衡,自然無法顧及效率與品質。
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受理危老重建計畫每案5萬5,000元補助,將於2021年10月31日截止受理,呼籲重建計畫起造人把握機會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