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403大地震後,蔣萬安漂亮的大喊「大都更時代」降臨,事實上,今年北市危老案僅核准15案,創5年新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工料雙漲下,連比較容易達成的危老案都已經卡關,這問題沒解決,蔣萬安也不過只是在喊口號而已。(陳韋帆)
花蓮403地震喚起社會一片「都更、危老」重建聲浪,然而,重建有這麼容易?根據內政部資料,對比都更、危老數量,即使是申請重建最多的大台北區域,想要老屋全數更新,依照現況效率,至少要破千年才能完成!(陳韋帆)
花蓮403地震震驚全台,喚醒不少人對於老屋重建更新的重要性,然而,對於房價居高不下、老屋又全台佔比最高、最多的台北市居民而言,如果要重建遙遙無期,轉念想要「老屋換新屋」,到底有多難?
海砂屋重建要多久呢?新北市政府專案輔導的海砂屋板橋富豪社區,於113年5月8日核定發布實施,更新後將興建3棟地下4層、地上15及19層、206戶的住商混合大樓,最快114年上半年動工,預計118年5月完工。(陳韋帆)
花蓮403地震重創全台,侯市府修正「新北市加速推動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防災都更2.0 PLUS),納入震損紅、黃單建築物,原本9成同意才能申請的門檻,降至8成同意才能申請,5月13日正式上路。(陳韋帆)
台北市出現「凹字型」危老孤島!位於萬華區萬大路的透天厝,現址為「義村羊肉爐」,周邊房屋已申請危老重建,並全部拆畢,獨留它一棟,基地也呈現「凹字型」,引發網路熱議。(陳韋帆)
政府為加速老屋重建,祭出的「危老條例」容積獎勵將於明年劃下句點,2023年北台灣總推案量1307.3億,年增71.5%,其中台北市為大宗,來到約877億元。雖然今年北市出現了90多筆棄建潮,不過,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則認為,「今年站穩千億元案量仍可樂觀以待。」(辰韋帆)
花蓮403大地震導致全台多處房屋倒塌或出現損傷,然而,全台老屋最多的台北市,卻出現「96件已核准危老案」失效的情況,其中有71件是未達150坪的小基地開發案。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對此表示,「危老條例本意是為了居住安全而訂,近年營造成本攀升後,儼然已出現了棄建潮,呼籲民眾勿忘初衷。」(陳韋帆)
花蓮403地震後,各地災情傳出,許多建物危老問題也浮現,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此次災害如此嚴重,明顯是因為政府的都更、危老政策「重老不重危」,理應「強制健檢、強拆都更」。(陳韋帆)
花蓮403強震造成10餘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更有多棟房屋倒塌或受損,這一次你的房子扛住了嗎?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逾30年老屋約483.3萬戶、占比全台總戶數52.6%,等於每2戶有1戶。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全台都更、危老速度已明顯放緩,此次震災,或許就是重新點燃重建速度的好時機。」(陳韋帆)
國土管理署今(8)日表示,4月3日花蓮大地震發生至今,各地建管單位所彙整民眾來電請求勘災的需求,統計至4月7日晚上9點為止,花蓮縣、臺北市、桃園市、新北市及基隆市五地電洽請求勘災總數已達848件。(陳韋帆)
台北市98案危老核准失效!根據建管處資料,台北市累計核准危老913案,但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已有98案核准失效。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20年~2021年營建成本大幅攀升,成為小面積開發危老案難以推動的致命傷,所幸狀況已在2022年後明顯趨緩。(陳韋帆)
新北市自主都更案再加1!新店五峰路、五峰路48巷的老公寓,原住戶15戶,多年來飽受「海砂屋」之後,日前住戶100%同意自主更新,今(17)日市府發布核定,成為龍年第一個自力更新,且全體通過的案件。(陳韋帆)
台灣史上最大拆屋潮!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全國拆除件數1345件、達4559宅、面積22.8萬坪,相當於8.2個小巨蛋,其中,又以北市宅數最多、面積最大,新北市成長率最高,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近年政府力推危老、都更,除了加速老屋更新外,也為市場注入活水。(陳韋帆)
科達建築今(24)日舉辦危老案「科達琢真文化」與日商「台灣松下營造」簽約記者會,全案預計本周末正式公開,科達建築董事長賴建程表示,「我一直自許『幫年輕人打工的建商』,從4年前開始,就一直想在板橋推案,此次首度進軍,就在屬於板橋蛋黃區之一的江翠,最低總單價1388萬、85萬/坪起,希望讓年輕人住得起!」(陳韋帆)
台北市最大危老廠辦案舉辦上梁典禮!達永開發機構旗下耀達建設「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21日舉辦上梁典禮,創辦人莊文欽表示,「新明路在市府規劃成產專特區後,台塑、星宇等百億企業陸續進駐,工作人口、產業紅利,估計將帶動新明路翻轉,廠辦、住宅價值攀升指日可待。」(陳韋帆)
台北人月薪21萬才能買大樓,不少人紛紛轉向購買中古屋!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Q4~2023年Q3,近一年台北市購買40年以上老屋五大區域,依序為士林58.3%、松山54.5%、中正51.2%、信義50.2%、萬華47.8%。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表示,新建案單價破百萬比比皆是,加上都更、危老議題推進,估計老屋交易將持續升溫。(陳韋帆)
桃園最迷你危老案誕生!據建管處資料,大園區菓林出現一個基地僅19.66坪的危老重建案,原為2層樓高老透天,推估樓板面積約38坪,預計重建打造樓板面積60坪的4層樓電梯華廈。台灣房屋中壢平鎮直營店店長吳智忠表示,危老案最大特色就是無坪數大小限制,對於屋主而言,重建後可獲得全新的4層樓、空間翻倍,出租收益可補貼重建費用,若出售也有增值,利大於弊。(陳韋帆)
台北市自主更新案「八德采邑」堪稱近期自主都更典範,住戶代表吳承叡僅花20分鐘,就完成鄰地整合,且27位地主100%同意。他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我們整合會這麼快,關鍵在於房子海砂屋,而且還位於土壤液化區,而且房子拆除前外牆磁磚等,明顯已開始剝落,『大家都很害怕』,自然不會有人反對重建。」(陳韋帆)
房子買新的還舊的好?聯徵資料揭露,2023年1~9月,每4筆房貸交易就有1間是30年以上老屋,熱度明顯比往年更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老屋交易熱度攀升,主要有「高房價、薪資又漲太少;政府力推危老都更;貸款變容易」三大因素。(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Q1~Q3全國拆除數量共4725戶、年增約9%,其中,又以台北市拆除1650戶全國最多,單一個台北市就超越其它五都總和。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土地稀缺加上高房價,重建誘因遠高於其它五都,故「危老、都更」推動下,拆除戶數也自然常居全國之冠。(陳韋帆)
今年北台灣整體新建案推案量下滑,不過都更、危老推案量仍持續成長。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1月15日止,北台灣老屋重建(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推案量為2,375.8億元、年增5.5%。(陳韋帆)
921大地震今(112)年屆滿24周年,台灣危老建築仍大量存在,且逾30年老屋已達483萬戶,超過住宅總數半數比例,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台灣目前仍有許多建物落在土壤液化、順向坡區域,還有海砂屋、已損毀建物等問題存在,應更加謹慎,避免悲劇重演。」(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