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危老案瘋狂推動中!根據建管處資料,2017年~2023年8月,北市危老案共核准869案,其中,百坪以下基地案件311件、佔比35.8%,等於平均3案就有1案是俗稱的「牙籤屋」(小基地又高又窄)建案。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危老僅需地主100%同意即可重建,無基地大小限制,如今結果,在危老推動時,大多產學專家都已預見。(陳韋帆)
新北市祭出「危老重建計畫書」補助5.5萬元!新北市更新處表示,為加速危險老舊建築物重建,只要民眾申請危老重建獲核准後,就可向都更處申請製作危老重建計畫書的補助,每案最高可補助5.5萬元,今年度受理申請的期限至10月31日為止。(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永和大陳都更最後一塊拼圖招商了!大陳一共有7個都更單元,5個單元在去年前皆已截標啟動,最後的「單元1、4」今(22)日起啟動招商,預計3月舉辦招商說明會,最快今年第三季評選出最優出資人並簽約。(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退而求其次,購買相對便宜的「老屋」!根據聯徵資料,2022年前三季30年以上老屋交易佔比高達22.4%,創下歷史新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暨「RBone卸震鋼甲」業副總經理周昆立表示,「購買老屋除了要準備一筆裝修費用,還須留意耐震、土地使用分區適法性、貸款限制等四大問題。」(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整宅維修補助申請」開跑了,台北市更新處表示,不少「整建住宅」(簡稱整宅)都已年久失修,只要申請通過,市府就會補助工程修繕費用90%,最高金額無上限!(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力推的《平均地權條例》日前經立院三讀通過,並預計今年7月1日上路,截斷炒房投機行為,此舉引起建商狂轟,其中,也批評該法案將影響「都更、危老」進行。內政部代理部長、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除了推動打炒房法案,也持續都更社宅政策,他今(12)日現身「南港玉成公辦都更案」說,「都更、危老是自住需求,沒有影響。」(記者:陳韋帆)
台灣逾50年老屋首破100萬戶!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今年Q3逾50年老屋已達101萬戶,其中又以台北市12.5萬戶最多、高雄市12.2萬戶次之,逾50年老屋數量最少的縣市則是桃園,僅4萬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即使政府近年透過危老政策欲加速重建,但顯然更新速度仍追不少老化速度。(記者:陳韋帆)
金門縣金城鎮牛肉料理世家陳家進軍北市蓋豪宅!高坑集團關係企業熙鼎建設與華熊建設、營造今(1)日舉辦北市豪宅建案「熙鼎九簷」記者會,高坑集團二代、熙鼎建設總經理陳忠祥表示,「我們這一次是因為機緣,所以在中正區蓋台北市的第一棟房子,未來將鎖定都更、危老開發,希望讓更多長輩們,可以擁有電梯大樓,不用再忍受爬樓梯之苦。」(記者:陳韋帆)
不少投資客特別喜歡鎖定「老公寓」投資,篩選前提就是「頂加」、「未補登」,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指出,「頂加本身就是違建,大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問題,但是『未補登』一事特別值得跟讀者分享。」(記者:陳韋帆)
雖然近期房市買氣稍淡,但大台北地區危老重建卻非常旺。據安信建經彙整內政部資料顯示,雙北地區「核准率」再破8成,且高於全國水準。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表示,大台北危老重建風潮正盛,雖然申請量受到景氣下滑影響,但因核定速度加速的緣故,重建量能還在進一步擴張當中。(記者:陳韋帆)
飯店業不景氣,他們乾脆拆掉重建!根據北市建管處最新危老核准資料,台北市老飯店「康華大飯店」今年10月危老通過核准,附近約600公尺處則是危老改建已經動工的六福客棧,統計北市目前已經有15間老舊飯店核准危老改建,另外,位於襄陽路上的國泰人壽大樓,也搭上危老政策的順風車,通過危老改建案。(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0月24日止,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統計範圍為華廈、大樓建築,不含5層樓以下的公寓、透天)平均公設比為35.9%,較去年上升0.9個百分點,並創下歷史新猷。(記者:陳韋帆)
都更法規上,基本上要符合屋齡30年以上、都市計畫區、連續5棟以上、151.6坪以上等條件外,更重要的是必須盡量達到100%同意,這必須考驗人性,新北市住都中心表示,「有無電梯、車位,經常是讓都更成功的關鍵條件!」(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便宜的房子總是特別吸睛!《591房屋交易》出現一則售屋廣告,標題為「慎入 淡海沙崙慘不忍睹危老投資戶」,35坪的房子售299萬,拆算單價僅8.55萬。不過,專家直呼,「該物件屋況比凶宅還恐怖,雖然標榜投資戶,但如果是習慣短買短賣的投資人,恐怕還是要三思。」(記者:陳韋帆)
台北居大不易,不是買小就得買老?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今年1月,萬華區大埔街22巷的一棟平房,屋齡高達104年,堪稱人瑞級老屋,是今年屋齡最高的交易案,該平房建物11.66坪、土地14.22坪,以總價1350萬元成交,若以總價換算建坪價格,每坪單價逾百萬元,不過專家指出,百年老屋價值不高,推測買方應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看上土地價值。(記者:陳韋帆)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北台灣核定的危老重建案共1,396個。另據住展雜誌統計,同期公開銷售的危老建案共約214個,僅占核定件數約15.3%。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自《危老重建條例》實施至今,危老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似有取代都更之勢,但至目前為止,釋出市場銷售的危老案僅約一成五左右,意味還有極大量的危老案未公開,未來將成為推案主力之一。
擁有豐富都更危老案開發經驗的永琦國際開發,看好雙北市中心地段的房產價值,近年積極布局危老都更市場,足跡遍及新北市雙和、鶯歌,以及台北市東區、中山區、北投等精華區,近期於雙和四號公園文教特區推出的首席危老案「見璞」,全案規劃20戶,限量稀有釋出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8月20日止,北台灣老屋重建(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推案量為1,262億,僅占整體推案量(7,747億元)約16%;其中,有高達9百餘億、約七成三的老屋重建案量集中台北市,其他縣市總合僅占約二成七。(記者:陳韋帆)
飯店業持續不景氣,不少老飯店決定拆掉改建,也拆掉了不少人回憶。根據安信建經統計,光是台北市近年改建或重建的飯店就有九家,其中,王朝飯店是唯一改為社宅、飯店複合式營運,其他八家則皆拆除重建,不是蓋豪宅就是興建商辦,總案量估計將破千億。(記者: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核發拆除執照的數量為3311戶,數量比起2017年足足增加94%,而近年拆除數量明顯增加的時間點是2018年,也是台北市危老案件開始核准通過的時間,今年上半年平均每10間拆除的房子中,就有4間是在台北市,顯示危老政策的確讓台北市老房子改建逐漸動起來,不過台北市的建照量是六都最少的區域,北市在六都中呈現「拆最多、蓋最少」。(記者:陳韋帆)
都市再生願景館今(14)日正式開展,藝術家以台灣重大三大都更案「文林苑」、「城中城大火」、「台北南機場」為主題,打造模型,喚起台灣人對於都更最沉重的痛,並提供相關知識,盼能讓大家反思都更、危老重建的重要性,展覽期7/14~11/27,地點位於忠孝東路三段的「忠孝懷生危老重建案」免費參觀。(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危老榮景即將不再?根據建管處資料,統計近5年北市危老案數量,共683案,其中又以中山區98件最多、大安區83件次之、士林區80件第三。不過,專家指出,危老申請榮景恐已步入黃昏。(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忠孝復興商圈出現了一棟疑似釘子戶的老公寓!《三立新聞網》接獲民眾詢問,該案是否為超級釘子戶?據記者現場觀察,旁邊公寓都已拆除,唯獨留下黃金三角位置的獨棟公寓尚未拆除,確實疑似是一棟釘子戶,但根據建商說法,背後還有隱情。(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