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面師(不動產詐騙師)詐騙事件猖獗,受害情況千奇百怪,房仲也是經常出問題的角色之一,曾有房仲詐取買家斡旋金10萬,也有房仲自告奮勇當建商中人,一騙就是2千萬。專家表示,「尋找房仲協助買賣房屋,一定要注意店家信用,如果有下斡旋之必要,除了現金交付時,合約一定要寫清楚外,亦可用支票替代,如果房仲態度不對勁,應提高警覺立刻行動,確保自己的買賣價金安全。」(陳韋帆)
地面師詐騙又一樁,且手法極其低劣!新北市三蘆區域近期爆出一件地面師詐騙案,告訴受害人「有批房子很便宜」,也簽訂了合約,不料,被害人到了銷售中心,才發現自己被詐騙,東窗事發後,統計受害人約20人、詐團得手約5千萬。(陳韋帆)
台灣裝修蟑螂橫行,一個調解單位一年可接上1千件裝修糾紛,損失金額數十萬至上千萬都有,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有1~2次裝修經驗,很容易落入詐騙陷阱,事實上,這些壞人做壞事時,都會有「唬爛到天際」、「合約細節不明」、「便宜又亂加價」等三大特徵,提醒消費者應留意預防。(陳韋帆)
不少購屋族做足功課,購買預售屋,期待建商蓋好房,搬入新家,但預售屋變數多,雖然便宜,卻也常常引起糾紛,近日就有一名網友無奈透露,3年前購買一間預售屋,去年8月已經完工,但建商卻反悔不讓當初簽約的買家驗屋入住,要求買主解約或是簽新合約,而新約價格卻比當初買的貴了880萬元,讓他相當錯愕,詢問大家該如何是好?
全台房市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儘管央行在10/9祭出管制協處措施,自然人在簽訂預售屋合約,即將申辦貸款時,若是有繼承取得房屋或簽訂一年內換屋切結書者,可排除在管制行列。但有鑑於銀行對於房屋鑑估值仍持保守態度,也讓貸款成數難以達到實際交易價格的八成,恐衝擊明年將交屋的預售屋購屋族。需要申請房貸的預售屋購屋族,若無法在短時間內籌措到額外的資金,可能會面臨交屋的違約風險。
台北車站補習街附近的「光南大批發」,是陪伴台北學子40多年的生活文具廣場,也被視為北車南陽街的一大地標,然而近日卻悄悄貼上「暫停營業」公告,原來是因為原址合約到期,加上房租上漲,實在無法負荷,讓總公司只好痛心決策搬家,好在僅搬至隔壁。
截至今年1月7月底,預售屋交易件數比去年多出近七成,專家表示,因為預售屋有低簽約金、頭款按施工進度分期付款等優勢,獲得不少首購或換屋族青睞。但是近年來預售屋「一屋多賣」詐騙頻傳,讓許多人對預售屋買賣安全打上一個問號。
不少民眾購屋、租屋,都會透過仲介協助簽約,以便日後有問題,還能有第三方幫忙;豈料卻有一名網友砸了350萬元租屋長達8年,最近冷氣有異味,希望仲介可以協助轉達屋主幫忙修繕,卻得到屋主拒絕,仲介推責「房子不是我的」、「合約寫錯」等理由,讓原PO氣炸。
達麗今(19)日舉辦股東會,會後董座謝志長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達麗今年將依原規劃腳步持續進行,而央行第六波信用管制暫時未見影響,案場來客數尚未有明顯遞減,第二戶貸款限縮至六成部份,由於限貸令並非第一次發生,簽約時公司早已提醒相關可能,故暫時未見影響,但如果客戶有相關需求,公司亦將依約、依法協商,採分期方式協助。」(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一輩子可能只會買賣1~2次,就要特別當心買賣合約中的「黑心條款」。安新建經法務經理謝宗興表示,「免除瑕疵擔保責任」是合約中常見的爭議特約條款之一,購屋族不可不慎。(陳韋帆)
預售屋糾紛多,交屋前務必驗屋!台中市消保官18日提醒,去年接獲數件預售屋驗屋、交屋糾紛申訴案,建商未依合約安裝浴缸、洗手台規格與合約不符,甚至購買的平面停車位兩側有牆壁和鐵柵欄,車停得進去人竟然出不來。法制局提醒,民眾交屋前務必驗屋,並索取各類圖說文件,以核對交屋品質。
新北市板橋浮洲合宜住宅漲租1倍?浮洲合宜宅與內政部營建署10年合約到期,傳出漲租消息,近期有租戶四處向民代、媒體投訴,指控租方將漲租1倍,據了解,板橋浮洲合宜宅原租金統一1坪320元,但傳出漲至800餘元因而引起部分租戶反彈,在各方壓力下,日勝生似乎選擇妥協,公告一般戶1坪547元。(記者:陳韋帆)
包租代管社宅查個資惹議!台中一名L先生向媒體投訴,「我要承租包租社宅,結果對方竟查到我欠繳停車費,房東要求我一次性支付半年或一年租金才願意承租,但我未授權可查詢我資料,屬於侵犯個資。」(記者:陳韋帆)
房租居高不下,不少人開始想著合租,近期網路上有網友詢問,「與女友找了他人當室友,女友與室友都以保證人身分簽約,結果租到一半,室友跑了,現在該怎麼辦?」(記者:陳韋帆)
近3年房市火熱,不少預售案出現奇葩現象,有建商要求消費者無條件接受延遲交屋,亦有建商要求消費者加價才肯交屋,完全無視合約精神,以及政府監督執法威嚴。(記者:陳韋帆)
近期高雄建案傳出有建商要求消費者每坪加上3萬元才肯交屋,建商還回應,若無法接受將依合約內容,退還一倍訂金。對此,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今年2月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時就已預言,「缺工、缺料、房價飆漲,建商將會不斷提出各種要求,不配合的消費者,最終恐面對建商強行解約,權益難顧。」。(記者:陳韋帆)
即使打炒房法案「預售屋禁轉」尚未通過,仍在政院9月待審,全台卻已紛紛出現轉售潮,也有不少建商延遲推案,採邊建邊售、先建後售的方式。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提醒,目前在成屋銷售比例逐漸攀升的情況下,雖然是所看即所得,但購屋時仍要留意「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例如漏水、合約保固、建商體質等,建議購屋前,除了打聽建商風評外,看屋時就找專家陪同也相當重要。(記者:陳韋帆)
留法鋼琴美師Vivianne請臉書社群認識的設計師楊女設計新的鋼琴教室,楊女遲遲不願給出合約,工期還不斷延宕,甚至每周找Vivianne聊天1次,經常一聊就是7小時,卻都是在哈拉,堪稱哈拉魔人,結果裝修了半年仍未完工、瑕疵連連,費用還從原本說好的300萬暴增至600萬,Vivianne終於在一次楊小姐要求再付款百餘萬時,決定「付款喊卡」,並申請調處。(記者:陳韋帆)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近期屢有民眾反映部分預售屋逾期完工,卻以建照展期為由,不依合約賠償遲延利息,對此內政部表示,建商該做法不符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針對逾期未改善者將處6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以按次處罰。
有民眾在網路上分享,看預售屋的經驗,但到合約時滿頭問號,因為建商在建材部分,沒有註明品牌,而是通通寫上高級,從高級油漆、高級地板、到高級電子鎖,網友請他先不要簽,因為爭議太大,根據北市府地政局公布的數據,2022第一季,31件送審的預售屋定型化契約,高達百分之95不合格。
遇到租霸或惡房東讓自己憤恨不平,能公布其姓名於網路嗎?對此,新北市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一般建議最好是不要,房東怕遇到租霸,最好在合約、身分核對上謹慎,而租客怕遇到惡房東,則是在合約上多加琢磨,簡單來說,就是預防甚於治療。」(記者:陳韋帆)
時代在進步,租霸的技能也不斷升級,近期網路時常傳出有「租客在快合約到期前鬧失蹤」,讓不少房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對此,律師邱靖貽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如果房客在合約期滿前鬧失蹤,租約就很容易變成不定期租賃,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產生,房東有保命三招可以使用。」(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三峽的王小姐,因工作規劃,去年租到桃園市由華國戲院改建的新大樓,沒想到入住前,先是協助搬家友人發生車禍、搬家公司汽車拋錨,入住後2個月,王小姐自己也因急性闌尾炎開刀住院,丟了工作。她說,「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在解約時,才發現合約比鬼可怕!」(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