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建商乘著房地產景氣大好,瘋狂推案,尤其重劃區從「長草」變「長房子」,但「長生活機能」卻得要有人口移入與交通建設到位,只是房價修正緩慢,空屋還是很多。週末的桃園高鐵站、機場捷運A18周邊,甚至出現「街燈比住宅燈亮」、「整棟建案社區只有樣品屋點燈」的狀況。
根據營建署發布2018年第2季房價所得比統計,民眾用5.26年至7.2年薪資所得,不吃不喝買房是「可合理負擔等級」,而桃園市房價所得比約8.12年,遠低於台北市的15年、新北市12年,房價相對親民,也讓建商「狂種房子」,桃園成為去年北台灣種房子比賽冠軍區。
豬年即將到來,桃園有建商為了匯聚社區住戶,在農曆新年前歡聚。去年首度邀請藝術家,為住戶揮毫手繪春聯,贏得很大迴響,今年迎金豬,更增加剪紙體驗,吸引大批客戶前來,希望透過年終感恩活動,除舊迎新、迎新納福。
桃園已經成為大台北地區「脫北」的重要移居熱點,即便今年前11月買賣移轉棟數3萬1615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6%,但桃園近年建設議題不斷,近5年淨遷入口達12萬人,其中11月房市交易熱區,中壢區仍維持700棟買氣水準。
新竹市房市沈寂了好一陣子,原本2010年開始,竹北高鐵特區房價大爆發,吸引不少外地建商推案,不過,2012年過後,桃園青埔房市動起來,加上有機場捷運、Outlet等利多題材,台北市建商跨區獵地推案,掩蓋了新竹房市光芒。
機場捷運通車後,對於台北往返桃園機場出國的民眾,多了一個選擇,但對於原本期待通勤到台北上班的購屋族,卻因票價與乘坐時間過長,失去乘坐誘因。相反地,從桃園青埔到台北車站,與機捷同樣票價的高鐵,卻只要19至21分鐘,讓不少人考慮青埔買房、坐高鐵台北上班。
大家都以為有捷運加持,房價只會漲不會跌,但現在遇上房市走跌,交通建設似乎通通失靈。新莊副都心原本最高價格有6字頭,如今已經出現3字頭,等於下殺5折,而專家認為這波降價潮恐怕還會再延續。
北台灣房市到底有沒有回溫?有建案三年前推出到現在還有兩萬多戶沒賣掉,在專家眼裡,推案多、空屋率高的鬼城第一名就屬淡水,其次是青埔,林口緊追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