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一年違建拆除破千件!根據台北市政府資料,112年共拆逾1,600件違建,建管處表示,「針對1999緊急通報案件,市府依規定強制改善,但,凡是涉及公安違建,則優先排拆,限期改善,逾期者,市府將持行強拆,並依法收取代拆費用,絕不寬貸。」(陳韋帆)
台北市「575專案」首案通過第一階段「市府受理」,將進入第二階段「方案評估」,將於4/17晚間召開說明會,讓民眾了解本案初步規劃,同時收集居民需求及調查都更意願,若意願達標,將協助公開評選實施者以推動後續都市更新程序。(陳韋帆)
403花蓮大地震震出南機場整宅紅單危機,蔣市府為加速都更,拋出新橄欖枝,台北市更新處表示,「如果都更後必須找補價金購屋,房貸將由市府補助,呼籲更新戶盡速繳交意願書,表達參與意願。」(陳韋帆)
台北市中山區建案「基泰大直」,去年9月開挖基地工程期間發生坍塌,導致鄰房下陷,25戶無家可虧、百餘戶受損,北市府勒令停工,基泰建設今(25)日發布聲明稱事故賠償比例已達市府解除列管標準,但因都更程序關係,短期內暫不復工,後續也會持續與受災戶進行調解。(陳韋帆)
內政部日前宣布社宅將採「身份制」租金分級,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NGO團體住盟痛批內政部此舉是在開倒車,將造成補貼不公平,應以「收入別」分級,內政部反駁,認為「身份制」可避免過度補貼,而住盟則再度砲轟內政部「公然說謊、混淆視聽」!(陳韋帆)
基泰大直坍塌案,大直里里長於3月12日晚間舉辦「鄰損」說明會,會後遭外界質疑基泰打算「不和解就訴訟」,基泰(2538)今(14)日發布七大聲明,表明願意在公會鑑定報告基礎上商談賠償,同時強調外界抹黑與不實指控,將採取法律途徑,維護受災戶、市府、大直里里長和基泰建設名譽。(陳韋帆)
基泰大直基地坍塌189天,受災戶仍未拿到賠償!近期雖然當地里長有舉辦說明會,讓基泰與受災戶接觸,蔣市府也被動派員列席,但在賠償一事上,近乎沒有積極動作,長年戮力住宅消費者權益,並擁有豐富調處經驗的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基本上,蔣萬安現在的舉動,極度不積極!不積極到有如神隱!」(陳韋帆)
基泰大直坍塌案,3月12日自辦和解說明會,由里長公布,對此,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質疑,此說明會非市府舉辦,還強調謝絕民代、媒體參加,並稱邀請有意以之前「三大技師公會鑑定賠償金額」為和解條件的民眾,想問市長蔣萬安在哪?(陳韋帆)
基泰大直基地崩塌已185天,賠償尚未有結果!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表示,從事發至今,受災戶建物仍有持續下沉、磁磚掉落、淹水等情況,然而,蔣市府卻放任受災戶獨自與基泰建設交手,想問身為市長的蔣萬安,「您在哪裡?」(陳韋帆)
新北市三重區新建工地開挖,導致隔壁兩大樓傾斜,緊急撤離28戶、86人,經三大技師公會評估,判定「傾斜度」於法定標準內,29日8時讓民眾返家,即使市府以技師公會掛保證,但仍住戶們仍感到「毛毛的」,他們又該如何捍衛自身權益?(陳韋帆)
最新一期台北市政府房市資訊,根據地政局資料,112年11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1,007件,較10月減幅4.55%;交易總額255.66億元,較10月減幅6.99%;住宅價格指數119.09,較10月上升0.76%。(陳韋帆)
根據財政部公布資料,2023年房地四大稅收共計2736.8億,包括地價稅940.7億、房屋稅893.1億、土增稅745億、契稅158億,其中,地價稅、土增稅分別年減0.3%、19.9%,房屋稅、契稅則分別年增4.6%、2.1%。(陳韋帆)
台北市112年度第2批「地籍清理未能釐清權屬土地」標售22日上午10時進行臉書直播開標,地政局表示,本次標售標的遍及本市5個行政區,最便宜的土地標價不到1萬元,輕鬆變地主正是時候。(陳韋帆)
新北市自主都更案再加1!新店五峰路、五峰路48巷的老公寓,原住戶15戶,多年來飽受「海砂屋」之後,日前住戶100%同意自主更新,今(17)日市府發布核定,成為龍年第一個自力更新,且全體通過的案件。(陳韋帆)
台北房仲都變誠實了?根據地政局資料,2023十大房地產糾紛共123件,相較2022年少了21件,其中,「漏水」掉至第四名,而「房仲欺罔」則已不再榜內,地政局指出,「件數的減少及名次變化,主要與市府近年公告糾紛業者名稱,並進一步公開和解率,讓業者更加愛惜羽毛,也讓件數下滑,排序也發生變化。」(陳韋帆)
台北市地政雲挑戰「內政部」跟「591」、「樂居網」等官民版本的實價登錄!台北市地政局今(26)日舉辦「創新三力」記者會,其中,針對「實價登錄」部分,地政局推出「臺北地政找房+」再進化,強調棟棟可查,不僅狂勝內政部版本的實價登錄,更指名挑戰民間實價查詢最便利的「591實價登錄」及「樂居網」,不僅資料更齊全,更新速度也最快!(陳韋帆)
台北市最大危老廠辦案舉辦上梁典禮!達永開發機構旗下耀達建設「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21日舉辦上梁典禮,創辦人莊文欽表示,「新明路在市府規劃成產專特區後,台塑、星宇等百億企業陸續進駐,工作人口、產業紅利,估計將帶動新明路翻轉,廠辦、住宅價值攀升指日可待。」(陳韋帆)
地產界大地震!東龍不動產傳出股權有可能易主,將由某包租代管業取代原董事長王棟隆成為最大股東,知情人指出,「此事其實與『基泰大直』塌陷案有極大關係,塌陷案發生後,蔣市府嚴發使照,成為壓垮王棟隆財務槓桿的最後一根稻草,所幸王董相當負責,向外求援,只是以後老闆有可能易主了!」(陳韋帆)
新北市板橋「江翠段青年社會住宅」今(3)日舉行上樑典禮,副市長陳純敬表示,「本案目前積極趕工中,預計114年完工,而市府目前對於所有社宅興建正如火如荼趕工中,未來板橋已完工、興建中社宅,一共有920戶供給,落實居住正義,給予市民更好、更多元的住宅空間。」(陳韋帆)
首善之區被擊敗了!根據實價登錄,新北市各行政區5年內新建案均單價,永和以1坪72.14萬擊敗了板橋的1坪65.93萬,奪下第一名王座。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板橋雖有市府坐鎮,但近年推案過多,導致餘屋爆量,且建設話題少,又受豪宅買氣差影響,導致此次統計輸給了永和。」(陳韋帆)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近期與政府槓上,他認為政府是帶頭炒地炒房的元凶,日前先痛批國產署,「國產署以地上權規避禁止出售法規,根本是掩耳盜鈴」;今日再度批高雄市府,「一手釋出科技廠利多,一手大肆標售市有地,讓房、地價屢創新高,令人質疑市府是炒作高手,恐成不良示範。」(陳韋帆)
新北市「青年租金補貼」加碼,生2個小孩每月補貼6,000元,3個小孩以上7,000!城鄉局表示,為落實「住者有其屋,居住有正義」施政目標,針對青年育兒家庭居住需求、青年租金補貼加碼、高齡長者居住環境、提高都更整建維護補助及市民休閒遊憩空間等各面向推出政策新制,自113年起正式實施。(陳韋帆)
台北市社宅品質、管理狀況連連,民進黨兩大美女議員陳怡君、許淑華陸續接獲民眾投訴,有最貴社宅之稱的「明倫社宅」,以及新落成不久的「廣慈社宅」,傳出漏水、鼠患、蟑螂亂竄等危機。都發局今(12)日表示,「針對各項缺失,將強化社宅驗屋,以及弱勢關懷。」(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