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買房會參考社區實價登錄,有時候看到低於社區行情的交易揭露,原以為是破盤價,沒想到裡面備註欄有標示「親友交易」。一般來說,備註親友交易除了是如實揭露之外,專家也指出,近年不少豪宅也善於藉由親友交易,並一次「僅賣半戶」可避開課徵贈與稅問題,但也要留意價格若壓得較低,來日轉售時,因課徵基期較低,恐怕要繳高額房地合一稅。
新北市淡水地政事務所「外籍人士大補帖」在該所官網/業務專區/外籍人士專區/外籍人士大補帖項下正式上線囉!該所首創「外籍人士大補帖」網站服務,採自適應(RWD)版型,相容行動裝置載具,以一站式簡潔設計,說明文字中英文並列形式,提供外籍人士最便捷舒適的瀏覽環境!
最近有民眾詢問,因取得家人所贈與的土地,房屋使用情形及戶籍明明都沒有改變,為何收到的地價稅單卻按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呢?
許多人會生前就送房給子女,希望以此節稅,不過,除非是高資產族群,否則一般遺產稅免稅額有1200萬元,另外還有配偶扣除額、父母扣除額、喪葬費扣除額等。資深代書就說,以房屋來說,是以公告土地現值及房屋標準單價為基準,多明顯低於市價,加總相關扣除額後,有些小康家庭並不會被課到遺產稅。
房地合一稅上路前,不少爸媽都會藉由贈與孩子房產節稅,不過,如今反倒因「贈與」之後出售房子的稅基較低,會面臨較多的房地合一稅,倒不如利用「買賣」登記。國稅局就有案例是針對選擇「贈與或買賣」,進行試算比較,兩者差異馬上浮現。
近年國稅局針對出售房產獲利者,積極查稅、要求補稅,不過,卻有投資客欠了千萬元稅金,還想脫產不繳稅。財政部北區國稅局中和稽徵所17日針對一名出售達18間房屋的欠稅人,因他利用贈與股票及房產給子女,進行脫產,中和稽徵所向法院聲請管收獲准。
高雄王先生來電詢問:在1991年間取得坐落於市政府所有土地上之房屋,現因市政府開放申購房屋基地,有人欲出價向其購買房屋,考慮是否直接出售或先將房屋贈與兒子後,再由兒子出售,不知道個人所得稅負有何差異?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財政部為提升服務品質及強化國稅局間合作機制,陸續推動贈與稅及遺產稅跨局臨櫃申辦的便民措施,贈與人及被繼承人為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的中華民國國民,且符合條件之贈與稅或遺產稅案件,不受贈與人或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限制,可就近至任一國稅局辦理,並取得證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