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重劃區新舊屋價差擴大!據統計,九大重劃區中,三重仁義區預售屋每坪價差達27.6萬元、價差幅度高達52.9%,為全市之冠。塭仔圳、重陽緊追其後,價差均逾2成,反觀江翠北側與暫緩重劃區,價差不到10萬元,成為新舊價差最小的區域。整體觀察,交通建設與成屋屋齡為影響價差的兩大主因。(陳韋帆)
房市買氣翻轉,近期瘋傳台南新建案針對已購戶退費,1戶達200萬!《三立新聞網》循線找到建商,建商坦言,「現在市況不佳,後續推案也都已調降,自然要退費給已購戶,不過市場傳的金額過高,事實上沒這麼多,大家不要誤信謠言了!」(陳韋帆)
房市買氣低落,建商推案熄火!住展雜誌統計,今年上半年北台灣新成屋與預售屋推案總量僅5780.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15億元,年減26.8%。新竹地區衰退最劇,推案量年近5成,台北市也減少38.3%。僅宜蘭逆勢成長20.3%。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在央行暫無新打房政策下,建商觀望情緒濃厚,下半年仍難見大案出籠,全年推案恐將再縮2~3成。(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2025年七都預售屋與中古屋價差擴大至近六年新高,其中台中市價差超過七成居冠,新北市、高雄市也突破六成。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2020年至今,預售屋價格大幅攀升,而中古屋漲幅相對和緩,使價差逐年擴大,凸顯「買新不如買舊」的市場氛圍。此外,房市交易量也持續低迷,成交議價率居高不下,顯示價格調整已成為促成交易的主要手段。(陳韋帆)
買方信心潰散,全台完銷案數量腰斬!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與新竹完銷個案共303筆,年減超過5成,其中台中、高雄與新竹市區跌幅最慘,單是台中年減近8成。專家分析,央行限貸、房價飆漲、自住買盤觀望,買氣大幅收縮,即使價格未跌,成交單價仍年增逾1成,形成「價漲量縮」僵局。(陳韋帆)
全台預售市場「小宅化」分佈出爐!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以20-30坪為交易主流,占比近4成,觀察20坪以下房屋交易占比,台北1成6最多、新北約1成2居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大台北因高房價、高公設,預售屋普遍僅規劃小2房,反觀新竹因竹科效應、購屋力強,逾20坪購屋占比達7成5,與六都形成強烈對比。(陳韋帆)
全台預售屋買氣急凍!據實價登錄,2025年4月全國預售屋平均每日揭露僅111.3戶,較2024年同期的507.6戶暴跌逾7成,六都單日揭露量全面跌破30戶,買氣急凍、觀望情緒升溫。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直言,房市熱銷潮不再,市場轉為個案表現,房市景氣猶如「跳樓機」。(陳韋帆)
房市轉冷,議價空間逐步拉大,據實價登錄,2025年1~4月,六都與新竹縣市待售物件的平均開價與同期成交價差距明顯。《591房屋交易網》(以下簡稱591)指出,「該結果反映出在買氣轉淡的市場氛圍下,屋主不再堅守高價、售屋心態逐步鬆動,尤其是新竹、台中、高雄,議價率通通破2成,等於開價打8折才能成交。」(陳韋帆)
美國前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政策,牽動全球經濟局勢,台灣房市同樣受到衝擊。信義代銷指出,除了川普衝擊外,加上央行的信用管制政策,預售市場明顯已趨於理性,但地段精華與話題性區域買氣仍強,整體市況呈現兩極化發展。(陳韋帆)
台北市捷運宅預售屋與成屋價差統計出爐!據實價登錄,台北市各捷運周邊,預售屋與成屋平均房價差,價差最大的為信義安和站,1坪差距91.9萬元,而港墘、永春2站,房價差幅也通通在8成以上。房市專家指出,處於同地段的預售屋與成屋,因新案規劃不同,還有成屋屋齡、屋況等差距,通通都會反應到房價上。(陳韋帆)
非六都預售屋與中古屋價差最高十區出爐!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與預售屋價差最高三區,依序為基隆暖暖、安樂,以及嘉義太保,差幅均逾80%。房仲表示,基隆預售屋飆漲,主要是受惠「基隆捷運」話題及雙北通勤人口移入,而嘉義太保的飆漲,主要是因為台積電封裝廠利多,推升了房價走高。(陳韋帆)
房市不景氣,各地陸續爆出建商倒閉消息,事實上,建商無論是有意或無意讓建案爛尾,出事前都會出現四處找人投資、一屋多賣等情況。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想要大幅度避免買到爛尾樓,其實只要花點時間查詢建商名下或建案土地是否有出現『不正常抵押』現象,一張只要20元,就能大幅度避免踩雷。」(陳韋帆)
央行限貸令持續發酵,六都交易量降溫,買氣明顯趨緩,房價漲幅同步收斂。據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今年1~4月六都住宅單價,台北市站穩8字頭,均價來到81.5萬元,仍為全台最高,高雄市則成為六都中唯一出現房價修正的都會區,均價從去年的28萬元滑落至26.8萬元,年跌4.3%。(陳韋帆)
時序即將邁入下半年,據《住展》雜誌資料,北台灣預計有8個總銷破百億建案登場,其中又以新竹縣寶山鄉則由「宏道新竹帝寶」總銷唯一破2百億最高,而南港也將出現第二個指標豪宅建案「築源南港」。《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儘管市況混沌不明,不少建案祭出遞延推案手段,但大型建案籌備時間長且成本高,依舊得隨著推案規劃走。(陳韋帆)
房貸水位過高,中央銀行去年918打炒房,令國銀執行為期一年的「房貸降溫令」,今年第1季7家未能及格,央行令持續降低水位。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房貸水位暴衝,主因有過去幾年預售屋熱賣、新青安貸購屋潮,即使央行下令降低水位,目前預售屋正陸續交屋,且新青安貸政策仍延續當中,自然很難所有的銀行都能如期達標。」(陳韋帆)
預售屋爛尾樓問題沉痾多年,政府注意到了!內政部今(5)日表示,將儘速邀集行政院消保處、金管會、縣市政府及消保等公會團體會商,預計於3個月內提出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強化方案,以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修正草案,讓預售屋制度更加完善,並維護消費者購屋權益。不過,專家則認為,完善保障機制固然是美意,但對於惡意詐欺的人來說根本無效,詐欺從重量刑,甚至死刑,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陳韋帆)
新北市中和區房價創高!預售案「漢皇方圓」成交價揭牌,據實價登錄,最高成交單價122.03萬,超越永和、新店、三重,直追首善之都板橋。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該預售屋衝到122萬,主要是具『好口碑』、『優良區段』等條件,而漢皇建設是中永和老字號品牌建商,擄獲在地客的認同,接下中永和『大陳義胞』(大陳都更案)、『秀朗橋北側重劃區』,預計將是下一個破百萬房價的區域。」(陳韋帆)
中和要變得更擠了!據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Q1全台十大預售屋熱銷行政區,第一名就是中和,一季成交了638戶,等於1天成交7戶,另外,前十名中有六名是桃園市,代表房市景氣雖然已經翻轉,六都中最熱區域仍是桃園,至於南二都則沒有任一行政區上榜,據學者分析,台積電話題炒作話題已利多出盡,投資買盤退潮,展現真正剛需買氣的時刻,自然相較北部弱上不少。(陳韋帆)
全台房市買氣不振,北北桃「最低」房價卻依舊暴漲!據住展資料,今年已揭露預售屋最低單價,台北市80萬、年增20萬,新北市36萬、年增9萬,桃園24.3萬、年增5萬。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即使買氣不佳,地段佳的區域房價依舊不會出現明顯暴跌,大幅降價的建案則多屬個案,北北桃剛需旺盛,價格自然持續挺高。(陳韋帆)
房市買氣急凍,建商會撐不住嗎?今年Q1房市交易量急凍,而新增房貸承作雙雙下滑,只有房貸利率持續創高,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這樣的情況若持續到下半年,建商將面臨「資金斷鏈」、「被迫開工」、「倒閉風險」三大困境,政府不得不重視。(陳韋帆)
房市買氣崩盤,房價卻遲遲未見有感下跌!據《591實價登錄》,今年第一季六都及新竹縣市成交量僅1.2萬件,創下實價登錄實施以來的新低紀錄,雖然買氣冷到谷底,房價卻遲未見有感下跌。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目前房市買氣凍結、房價卻要跌不跌,最關鍵元凶還是川普,估計影響至少持續到他卸任,就是還要亂3年。」(陳韋帆)
房地產代銷龍頭甲山林集團今 (27)日與美國住宅品質認證單位UL簽約,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表示,甲山林今年預估推案量仍破千億,惟今年面對經濟、政策、通膨等各項挑戰,將呈現「價穩量縮」格局,集團透過品質提升方式做到案案讓利,讓消費者買得安心、住得安心。(陳韋帆)
房市買氣創史上新低!據《591實價登錄》,今年第一季六都及新竹縣市成交量僅1.2萬件,創下實價登錄實施以來的新低紀錄。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受到央行918信用管制、川普關稅戰影響,嚴重衝擊房市買氣,交易量要比2016年低潮還更低,導致有意購屋民眾轉向觀望態度,未來買氣是否回升?則取決於整體經濟走勢與政策調整幅度。(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