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3月燈號轉為代表穩定的綠燈,分數是45.9分,六大構成項目呈現「四升、一平、一降」,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成交組數、來客組數走升,待售建案數分數下降,議價率持平。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年同期大增超過44.5萬戶,年增4.8%!但戶數激增的同時,國內人口呈現下滑趨勢,因此全台的每戶平均人口數,反而來到史上新低的2.41人,年減約4.7%。(陳韋帆)
全台設籍戶數爆衝!據內政部資料,今年1~2全台戶口數量暴增10萬戶,為過去常態8倍。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在2024年全民瘋買房浪潮下,中古屋交易熱絡,而前幾年預售屋熱度也極高,去年也到了交屋潮,而台灣的房地稅徵部分,自用往往比非自用便宜許多,所以許多人交屋後就開始進行家庭解壓縮,戶口數量不斷攀升。(陳韋帆)
小宅當道,一層多戶的建案越來越多,但不少人普遍認為太多戶缺點多,還有人認為,戶數這麼多,很容易隔壁就是凶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一層多戶的建案確實居民結構確實相對複雜,而且屋主很容易一堆投資客,但也有管理費相對較低、易入手等優點。(陳韋帆)
財政部公布豪宅稅新法,除了總價調整外,此次最特別的是規範單價門檻,如台北市1坪超過120萬就定義為豪宅,其它縣市則是以35萬為標準,買賣一旦超過門檻,就會被課徵豪宅稅。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受到影響的戶數雖然不多,但如果不慎踩到豪宅稅紅線,稅徵就有可能價差破百萬起跳。(陳韋帆)
根據591新建案統計,2024年十大建商依序為寶佳、興富發、富宇、國泰、元利、中悦、遠雄、愛山林、聯聚及豐邑,總銷金額合計約7,541億元,年減4%;其中個案數、戶數分別為154件、3.47萬,雙創歷史新高,年成長達47%、21%。有趣的是,這次前十名不再是北部建商的天下,隨著中部產業及房市起飛,富宇、聯聚及豐邑等「台中幫」開始嶄露頭角,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存在。(陳韋帆)
新北市「6+5處青年社宅聯合招租」今(18)日完成電腦抽籤,新北住都中心表示,此次合格申請家戶數共17,042戶,其中,又以「中和安邦社宅」最熱門,共收到3,990戶申請,推估是因為安邦社宅最便宜租金才5,100元,吸引租屋族搶租。(陳韋帆)
房貸之亂、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第7波打炒房(金龍風暴),新建案市況慘澹,根據住展雜誌調查,新建案案場11月來客、成交、戶數、議價率、推案量、代售案量全部維持低檔。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這波房市翻轉下,沒有品牌、地段加持的建案,買氣寒風刺骨相當有感。(陳韋帆)
政府近年積極利用稅制打房,但上有打房政策,下有節稅方式,據內政部資料,今年台灣人口數減少2萬,但家戶數卻達942.5萬戶、年增18.4萬戶,創28年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前幾年房市火熱,土地稅、房屋稅都有自用優惠稅率,現在又有多屋稅,屋主們在節稅考量下,家戶數自然快速擴張。(陳韋帆)
為了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有些民眾會偏向於購買戶數少的社區,但人少成本卻變高,也引發不少問題!一名網友就分享,當初看上一間位在河邊、住戶少的小建案,沒想到「住進去才知道會有一堆問題」隨後他也列出六大缺點,引發熱論。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9月分數跌落至49.5分,為3月以來首次未站上50分門檻,燈號為綠燈,風向球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走升的分數為新成屋戶數,三降為來客組數、成交組數、預售屋推案量,持平的是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
最新戶政統計資料顯示,8月全台戶數934.3萬戶,持續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戶量已經連續三個月剩下2.51人,持續寫下歷史新低,且人口數量也開始從去年12月高點2342萬人,開始逐月遞減,顯示家庭人口組成仍持續減少,與當前小宅化的發展趨勢吻合。
限貸令讓房市景氣稍微踩剎車,但租金卻是一漲難回頭!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今年8月的租金指數來到106.71,連續37個月刷新天花板,且年增率也連續13個月超過2%,使租屋族的負擔與日俱增,租客申辦租金補貼似乎也愈來愈積極,今年Q2租金補貼的核撥戶數高達44.2萬戶,較去年同期的21.5萬戶翻倍成長。
全台「公益出租人」戶數創歷史新高!前朝蔡政府為落實8年20萬戶社宅政策,推出「社宅包租代管政策」,私宅加入後,可獲得稅負減免優惠,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全台「公益出租人」共12.6萬戶,相較政策剛推出的2018年,六都出現了90~800%不等的增幅。台灣房屋張旭嵐表示,「依照賴清德在選舉時,明訂社宅100萬戶目標,加上囤房稅2.0上路,相信不少房東將陸續加入其政策。」(陳韋帆)
新青安貸上路約7個月,根據財政部資料,截至今年3月,核貸戶數已達4萬2,828戶,放款金額高達3,122億。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青安貸的補貼優惠確實相當誘人,但應審慎評估自身購屋能力,不要為了搶優惠而購屋。(陳韋帆)
房市明顯轉熱絡!住展3月市調,房市構成六大構成,「預售屋推案量、議價率、成交組數」的分數走升,「來客組數」的分數則持平,「待售建案個數、新成屋戶數分數下滑」。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此次是住展市調,睽違16年的轉向熱絡。(陳韋帆)
花蓮403強震造成10餘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更有多棟房屋倒塌或受損,這一次你的房子扛住了嗎?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逾30年老屋約483.3萬戶、占比全台總戶數52.6%,等於每2戶有1戶。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全台都更、危老速度已明顯放緩,此次震災,或許就是重新點燃重建速度的好時機。」(陳韋帆)
住展2月北台灣新建案市調出爐,新建案景氣六大主要結構,「預售屋推案量、待售建案個數、來客組數」上升,「議價率、成交組數」下滑,「新成屋戶數」持平。換句話說,有意購屋者變多,但房價仍高,且建商、代銷價格過硬,也導致出現叫好不叫賣的現象。(陳韋帆)
台灣「高齡、少子、獨居、晚婚」,全台單身戶持續攀升!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全台灣家戶數達924萬戶、年增1.7%,其中一人戶有332.3萬戶、佔36%,比例最高。進一步觀察六都,台北市則出現奇怪現象,不同其它五都,5、6人戶變少,而是不降反增,年增率達2%,甚至高於單人戶的1.3%。(陳韋帆)
住展公布最新北台灣房市調查,2024年1月,房市六大指標呈現「三升、一平、二降」,「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待售建案個數」上升,「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則下滑」,議價率分數持平。(陳韋帆)
2023年即將拉下帷幕,根據591新建案統計,2023年全台總銷金額爆出2.08兆元巨量,年成長7%,創有統計以來新高;不過檢視個案數、戶數等供給指標則年減8%、15%,則是自2021年以來新低,顯示建商早已悄悄抽手,導致供給面走跌。至於房價則受通膨、營建成本作用下持續水漲船高,目前全台新案平均開價不只直逼6字頭高點,成交價也攀升至每坪54萬,較去年同期雙雙大漲超過1成。 (陳韋帆)
住展最新市調出爐!11月北台灣預售屋市況,「推案量、議價率、成交組數/周」微升,「待售建案個數」持平,「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下滑。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總統選戰激戰中,但北台灣整體買氣仍不弱,惟高資產族們轉向觀望縮手,北市豪宅買氣如同被送進冷凍庫,僅剩個案表現突出。(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Q1~Q3全國拆除數量共4725戶、年增約9%,其中,又以台北市拆除1650戶全國最多,單一個台北市就超越其它五都總和。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土地稀缺加上高房價,重建誘因遠高於其它五都,故「危老、都更」推動下,拆除戶數也自然常居全國之冠。(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