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預計近期將抵台,傳言他此行重頭戲將會宣布台灣企業總部選址結果,有消息人士向《三立新聞網》透露,「邏輯上就是落腳台北市南港,但哪一塊土地雀屏中選就不得而知,至於花博、公館水博館則機率極低。」(陳韋帆)
信義房屋(9940)今(12)日召開114年第1季法說會,信義房屋公告114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下同)22.13億元,合併淨利9,232萬元,其中歸屬本公司業主淨利9,074萬元,每股盈餘0.12元。信義房屋表示,主要受到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作業天數減少的影響,使得第一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2.13億元、年減29.52%。(陳韋帆)
房市買氣冷淡,恐最先衝擊空屋率偏高或新屋供給量體大的地區。根據內政部統計,去(2024)年Q2共計有10萬3,130宅新成屋待售;其中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縣市前五名,依序為基隆市35.34%、金門縣35.18%、高雄市29.04%、台南市28.08%、台北市27.18%,相當於每3間新成屋就有1間是空屋。
南韓啦啦隊女神李多慧深受不少台灣民眾喜愛,她近期在個人Vlog中分享搬家租屋的過程,並坦言「台灣的家很貴」,引發網友熱議高房價。然而,台北房價有比首爾還要高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比較同為首都的台北、首爾,明顯比首爾還便宜,雖然房價所得比台北輸首爾,但以李多慧收入來說,應無法用一般上班族衡量,照理說應該不難,推測是比較節省,也可能非台北市不買,或尚無打算在台灣置產打算。(陳韋帆)
房市翻轉,近期陸續傳出賠售、下修消息,也有網友開始討論「房價下跌是德政」,對此,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這個話題的設定本身就有問題,這些年政府早就將打房基調改為打炒房,而且上漲就尊重市場機制,下跌2成恐怕就必須出面拯救,就怕還拿窮人的錢來救市,所以何談『房價下跌是德政』一事?」(陳韋帆)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輕移民至相對便宜區域,永慶房屋指出,交通便利之處是不少購屋族首選區域,統計「雙捷運二十站」房市交易,最便宜的是頭前庄站、新北產業園區站、三重站,而買賣最頻繁的的則是中和景安站、板橋新埔站,平均一天交易超過三件。(陳韋帆)
建商落跑爛尾,房子即將被法拍,消費者恐血本無歸!花蓮吉安鄉建案「綠野仙蹤」1年前爆發建商捲款失蹤,且涉一屋多賣,還將房屋抵押,如今法院公告將於6月4日進行第一次法拍、底價2.61億。法拍專家指出,由於債務抵押有債權人順序問題,一旦標脫,消費者恐怕也拿不回當初的購屋金。(陳韋帆)
台灣上班族跟蠟筆小新的爸爸野原廣志一樣慘!據聯徵中心資料,全國2024年Q3平均房貸期數317期,等於平均每位房貸族債償年期達31年多,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六都與新竹,通通超過26年,購屋負擔越來越沉重。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長年期房貸每月還款少但總繳利息高,尤其近年民眾使用寬限期狀況普遍,要留意寬限期後償還本金壓力會增加。(陳韋帆)
房市翻轉,全台卻迎來開工高峰!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1住宅開工量3萬3,232宅,規模堪比2022、2023年的房市旺季。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18個月內開工,無論房子賣好賣壞,都是同樣的限期壓力,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陳韋帆)
房市信心鬆動,高雄出現5筆賠售案例!據內政部實價登錄,高雄市今年第一季出現5筆賠售案例,4筆帳面賠售5~90萬不等,1筆平轉,但如果算上過戶、持有、房仲費等成本,也算是賠售。專家表示,「市場信心鬆動,如果買到瑕疵屋,或臨時需要資金周轉,又或者放棄上漲預期,部分屋主就會選擇提早停損,不令人意外。」(陳韋帆)
基隆近年搭乘「基隆捷運」話題房價扶搖直上,部分預售建案還採「附家電、裝修」等方式拉抬房價,一度上看5字頭,不過,根據內政部「低度用電資料」(俗稱空屋率),2024年基隆屋齡5年內的新建餘屋空屋率高達3成5全台最高。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空屋率意味著區域供給過剩,或投資客比例偏高,目前市場面臨房價修正壓力,如果想入手預售屋或新成屋,最好殺到3字頭以下較有升值或保值空間。」(陳韋帆)
台灣步入超高齡化社會,不動產「贈與、繼承」越來越常發生,如果父母想把房子傳承給子女,該怎麼做最好?近日有疑似房仲或地政士推薦消費者進行「履約保證」(簡稱履保)可作為買賣金流證明,專業地政士則指出,「親子關係買賣,基本上沒有履保必要,而且國稅局又不是傻瓜,針對金流及資金來源調查就能知道是否有買賣,所以履保有助證明買賣關係,不過是賺錢話術罷了!」(陳韋帆)
房仲業進入寒冬,倒店、失業潮恐降臨!據內政部資料,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9,256家,再創歷史新高,比全台分駐所、派出所1,491家還多出6倍,不過,隨房市翻轉,展店速度明顯已經放緩。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房市多頭時,不少人投身房仲業,業者也不斷展店吸金,如今買氣急凍,僧多粥少下,下半年若無轉機,恐爆大量倒店及房仲失業潮。(陳韋帆)
國內主要房仲交易量陷入冰封期,據永慶房屋、中信房屋、住商機構、台灣房屋內部資料,4月房市交易量年月雙減,月減幅18~24%、年減幅22.9~43%。《三立新聞網》彙整各房仲說法,「川普衝擊重創4月買氣,預期賣壓將持續攀升,房市進入買方市場,賣方降價方有利促成交,估計Q2整體市況依舊不佳,僅台灣房屋相對其他房仲樂觀。」(陳韋帆)
遺產繼承發生越來越多,有人為爭產爆發衝突,但也有不計較的繼承人會被兄弟姊妹氣到笑!小林(化名)北漂多年,小弟長年在南部照顧爸媽,近日爸爸去世,決定將小弟告知的500萬現金、加祖厝都讓給小弟及媽媽,自己分文不取,孰知一口氣弟弟要求10份印鑑證明,超出遺產所需數量,一查之下才發現爸爸遺產超過小弟告知數量2~3倍,讓小林直接被氣到笑了!(陳韋帆)
關稅政策持續升溫,市場氛圍轉趨保守,部分屋主為因應資金需求,考慮出售不動產變現。信義房屋旗下信義代書表示,在資產處分過程中,應特別留意交易時間差與稅務申報義務,以免衍生額外成本。(陳韋帆)
政府為遏制預售屋炒房風氣,2023年7月1日起預售屋禁止轉讓,當時不少建商因應當時潮流推出不少「先建後售」建案,時過2年,實價登錄也陸續出現購買建案後,轉手獲利的案例,1戶價差270~582萬,但也有少數賠售案例。專家指出,購買「先建後售」建案就是購買成屋概念,多數是自用導向,但近年房價大漲,故轉手案例也是賺多賠少。(陳韋帆)
房市買氣翻轉,但也有業者耗資逾千萬逆勢開店!全地產今(8)日舉辦「全地產品牌旗艦店」開幕典禮,強調數位整合,代銷、房仲兩服務同時提供,並給予消費者完整資訊,門市以頂級咖啡廳設計為核心,並提供甜點、蛋糕、冰淇淋接待客戶。全地產執行長黃楷鈞表示,「數位專業時代已降臨,無論是面對業主、消費者,唯有最新、最快的完整數位資訊,可以消費者買得安心又放心。」(陳韋帆)
台北不動產代銷經紀同業公會今(8)日舉辦「2025台灣經濟與房市論壇」,現任理事長創意家董事長王明正、愛山林建設副董事長張境在、甲桂林總經理陳衍豪、新聯陽機構副董事長林徹人等人皆到場。今天是愛山林涉炒股案、張境在無保請回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他坦承公司疏失的同時,也在房市政策提出見解。(陳韋帆)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不動產繼承發生越來越多,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今年Q1「繼承移轉登記」1.79萬棟,創2016年來統計同期次高。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近年遺產繼承問題越來越多,建議長輩可事先規劃,既能合法節稅,也能避免後代子孫煩惱。」(陳韋帆)
上曜(1316)今(7)日舉行台南九份子重劃區總銷高達200億元「國王湖」案動土典禮,預計將在6~7月正式開賣,力拚2031年完工。房市買氣冷清,為何還在此時推案?董事長張祐銘說,台南九份子區是以剛性自用為主,打炒房其實影響不大,加上目前台幣匯率升值,來客數有增加,自已對此案銷售抱有信心。(陳韋帆)
代銷龍頭甲山林集團涉嫌違反證交法及洗錢!?甲山林旗下上市公司「愛山林建設」(2540)涉隱匿關係人交易,被檢舉「左手換右手」手法拉抬股價,不法獲利上億元,檢調今(7)日大舉搜索,並約談董事長祝文宇等20人。愛山林建設今日下午也發布重訊指出,「當時剛上市對法令不熟悉造成失誤,而公司目前營運穩健,財務、業績亦稱良好,無論案情如何發展,皆能正常營運。」(陳韋帆)
台灣租賃專法上路7年,租服業也發展了7年,近期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一次公開場合下,向《三立新聞網》透露「當初建置租賃專法,參考不少日本『租管售一體』經驗,有助落實居住正義」,台北市租服公會創會理事長陳柏勳則指出,「三者融一體『難』短期內發生,畢竟房仲業經營屬性與租服業大不相同,目前是走向互惠互利趨勢,長期來看或許有機會融合,但時間至少要10年、20年,不得而知。」(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