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經濟動盪、傳統產業受景氣波動衝擊之際,台灣有一個特殊市場逆勢成長,展現出驚人的抗壓力與長期獲利潛力—寵物殯葬產業。在這片藍海中,園區位於高雄大社的園惟寵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國土計畫法》全面上路前夕,取得南台灣唯一合法寵物生命紀念園區開發許可,為產業立下新標竿。
央行去年918信用管制迄今,讓許多房貸族哀號遍野,央行錯了嗎?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是為了拯救台灣,否則若引爆次貸風暴,後果將全民埋單。(陳韋帆)
住展市調,北台灣新建案房市現況7月持續衰退,創新冠疫情後最慘紀錄,六大指標,新成屋戶數小幅增加,預售推案量、成交組數、來客組數及待售建案數皆下滑,議價率則持平。(陳韋帆)
六都青年購屋總價5年漲幅17~39%,台北、台中、台南面積縮近1成,高雄減幅11.2%最嚴重,少約5坪,相當一間臥室。永慶指出,房市高漲下,青年被迫選擇負擔得起的小宅,如同香港鳥居化。(陳韋帆)
聯揚營造日前舉辦「楠梓產業園區不斷水工法發表會」,此工程由台積電出資,聯揚營造董事長傅義信親自主持,台積電代表、立法委員林岱樺、台灣自來水公司七區處長林家煌、高雄捷運公司等各界貴賓共同出席,共同見證這項攸關市民生活的重要工程順利完工。此次工程的落成,不僅展現聯揚營造對城市韌性的承諾,也象徵台灣基礎建設技術再創新里程碑。
房市翻轉,鬼月又將至,北台灣今年8月推案量僅569.7億元,年減61.5%,跌破千億大關,創8年來新低,比內政部重拳打房、新冠三級警戒更慘。(陳韋帆)
企業主自用商辦風潮延燒,法人積極搶進台北同棟大樓。今年展碁國際、浪凡網路科技、豐順營造等陸續出手「加購」南港、士林商辦不同樓層,總金額突破10億元,台灣房屋表示,有助整合管理與提升營運效率。(陳韋帆)
台灣近期雨彈狂炸,極端氣候下除造成災損、生活不便,專家指出,房價亦恐有受創疑慮,建議購屋參考「淹水潛勢圖」,避開低窪易淹、土石流等警戒區。(陳韋帆)
川普宣布台灣20%關稅,房價走跌成定局?張金鶚指出,資金轉弱、房價續高,加上股市與產業不振,關稅加速房市去投資化、價格修正,可加速市場合理化。(陳韋帆)
老公寓買盤年輕化!台灣房屋統計,今年Q1全台30年以上老公寓買主中,超過8成為50歲以下族群,其中40~50歲佔比最高、達35.7%,買氣逐年走升。(陳韋帆)
高齡歧視成為租屋市場隱憂,89歲的英子奶奶生活可自理,卻面臨租屋困難,儘管申請到社宅,但租約到期後將再度陷入尋屋輪迴,只能在城市邊緣掙扎求生存。(陳韋帆)
預售屋基地都愈來愈小!今年H1北台灣出現最小基地案「SOHO筑富」,僅38.1坪,1戶11~12坪。住展指出,房市高價壓力下,小宅小基地成趨勢,不少建商看準低總價優勢,仍積極布局投資型產品。(陳韋帆)
房價不見止跌訊號?,六都與新竹有五區房價出現修正,房市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仍未出現止跌訊號,未來將取決於「川普關稅政策」與「央行是否鬆綁信用管制」。(陳韋帆)
房市買氣創7年最差紀錄,專家示警,房市買氣低迷、政策貸款條件不利,下半年若買氣無法回溫,拋售潮恐將引爆,房價短期內極可能已到頂,民眾買房須更謹慎。(陳韋帆)
丹娜絲颱風吹翻台南、嘉義大量房屋屋頂,即使行政院發放「復原慰助金」,但缺工情況下,仍有多戶尚未完成修復。專家指出,台灣屋頂鐵皮、違建多,風災後即瀰漫「空中殺機」,惟詐騙集團還趁隙而入詐騙災民,政府應提高警覺協助災民。(陳韋帆)
以房養老爆增!根據金管會統計,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以房養老)近一年半急遽成長,去年Q3單季240件、Q4增至439件,今年各季皆逾300件,Q2年增幅高達42%。台灣房屋集團指出,平均每件貸款金額也攀升至逾700萬元,房產族活化資產意願升高。(陳韋帆)
台灣高溫頻創新高,室內降溫需求大增,夏季電價啟動後,民眾尋求節能解方。市場數據顯示,包括遮光窗簾、隔熱塗料與「液態隔熱紙」等隔熱商品買氣明顯升溫,成為今夏居家抗熱主力。(陳韋帆)
北北桃竹今年上半年新案實價揭露,位於新北中和的「漢皇方圓」以每坪122萬元刷新區域最高價,成為市場焦點。台北、桃園、新竹雖有高價新案問世,但成交價普遍不及往年水準,整體房市氣氛仍趨保守。(陳韋帆)
房市熱度持續降溫!2025年第2季「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出爐,全台與七大都會區房價全面下跌,全台季跌幅1.6%,新北、台中與台南跌勢最重,季減皆逾2%。永慶房產集團指出,房貸緊縮與信用管制未解,市場買氣低迷,房價緩跌走勢未見止歇。(陳韋帆)
房價飆漲壓垮購屋族!根據聯徵中心與勞保局最新數據,台北市上班族平均月薪5.46萬元,卻繳不起月付8.05萬元的房貸,差額高達2.59萬元,成為全台房貸負擔最沉重城市。台灣房屋分析,若無雙薪或家庭支援,單靠一己之力難以立足北市,民眾紛紛「脫北」轉向外圍購屋。(陳韋帆)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滿30年,台灣物業管理學會將於7月26日舉辦30周年論壇,適逢大罷免投票日,理事長郭紀子指出,相關條例是台灣居住安全與社區治理的基石,許多內容卻已不符時代需求,修法刻不容緩。他強調,「公寓大廈住戶集中、關心公共事務,應成民主社會選民溝通的首要對象,未來城市治理不能忽略這股龐大基層力量。」(陳韋帆)
台灣詐騙猖獗,台中豐原王姓一家五口命案疑似就是碰上典型的「投資詐騙+地面師詐騙」!事實上,根據《三立新聞網》採訪經驗,所謂地面師詐騙,追根究柢就是「投資詐騙」,因為房產往往是許多人手上最值錢的物品,而詐騙集團詐騙完現金、信貸等各種錢財後,最後盯上的就是不動產,誘騙受害人抵押後,直接將金錢取走,更甚者,連房子也拿走,讓被害人最終房財兩失,還背負一身巨債。(陳韋帆)
高房價、高物價重壓年輕世代,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討論「我們這一代是否真的害慘年輕人?」討論世代剝奪問題,直指7年級面臨大考改制、兵役變革、金融海嘯、薪資停滯等問題層出不窮,而其實每一個世代剛出社會都會有類似感受,引發廣大共鳴,面對各世代「被剝奪感」,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真正問題是「階級已難流動」,台灣正步入結構性停滯,若不正視,未來恐出現美式社會動盪。(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