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將引爆嚴重後果?財政部近期公布「2024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俗稱豪宅稅),高價住宅獲利稅徵調至20%,並調降各縣市總價門檻,也首次加碼單價列為門檻之一。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對於賣家而言,如果賣房子時沒有事先推算稅金,剛好踩到紅線,後果恐怕會很嚴重。」(陳韋帆)
爸爸的遺產消失了!黃男(化名)繼承父親財產後接到國稅局電話,通知他遺產金留有問題,黃男一查發現短少了350萬,且竟然是父親在世時,配合買家製造「AB約」惹禍,便揚言提告「仲介、地政士(代書)、買家」三方,最後由買家支付多出了35萬所得稅後,事情暫告一段落。(陳韋帆)
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舊制課徵),「2024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除調整總價,也首次納入單價定義,六都及新竹外單價35萬/坪以上即豪宅。事實上,台灣坪數計算方式複雜,所謂的「單價」計算方式有許多模糊空間,就連地方政府地政單位都無法準確釐清,此次作為稅徵標準,可謂是一大挑戰。(陳韋帆)
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舊制課徵),除調整總價,也首次納入單價定義,如台北市120萬/坪以上、六都及新竹外35萬/坪以上為豪宅,並調高社算所得額標準1~5個百分點,且獲利率調升至20%。學者章定煊接受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許多人認為豪宅稅會衝擊房市,事實上影響不大,但現階段買氣早已盤至谷底,且川普劍指台積電,一旦談判破裂,就會矽島夢碎,台積宅房市也將崩跌。」(陳韋帆)
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舊制課徵),除調整總價,也首次納入單價定義,如台北市120萬/坪以上、六都及新竹外35萬/坪以上為豪宅,並調高社算所得額標準1~5個百分點,且獲利率調升至20%。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房市利空不斷,不僅政府炒房組合拳連發,國際局勢也相當動盪不安,今年329檔期買氣確實堪慮,後市相當不樂觀。」(陳韋帆)
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舊制課徵),除調整總價外,此次也首次納入單價定義,如台北市120萬/坪以上、六都及新竹外35萬/坪以上為豪宅,並調高社算所得額標準1~5個百分點,且獲利率調升至20%。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批,「財政部是挾打炒房之名,行搶功、增加國庫稅收之實,該政策明顯有『不公正、不公平、不公開、不公道、不公義』五大缺失。」
台灣房價高漲,一般民眾薪資根本追不上,內政部公布最新全國購屋壓力指標,Q2全國房貸負擔率高達46%,創下歷史新高,首都台北的房貸負擔率更是驚人的70.69%,等於買了房子,家庭可支配所得有七成都在繳房貸。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就分析台北房價繼續上漲的三大關鍵。
今年Q2的房價所得比再創新高,六都僅剩桃園不到10倍,10年房價漲幅,台中、台南市都有明顯上升。近期有網友在PTT上分析,台中13期是最頂重劃區,並列出4大點,還直呼是,「台中13期應該是台中的天母。」
一年一度的雙11「光棍節」來臨,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與實價登錄資料,全台15歲以上人口未婚比例較高縣市中,以嘉義市未婚比例達35.8%最高,新北市則以35.1%次之,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未婚比例較高縣市,除新北市與較少房市交易資料的連江縣之外,其他縣市房價都屬相對親民地段,其中基隆市更是全台房價所得比最低縣市,顯示面對年輕人不婚不生議題,除房價之外,仍有其他問題極需面對。
今年第二季的房價所得比再創新高,六都只剩下桃園的房價所得比不到10倍,上一季還有桃園、台南與高雄的房價所得比不到10倍,由此可見上半年房價漲勢明顯,統計10年來房價所得比的變化來看,台中、台南市的房價所得比都多了4倍,現在買房要比10年前多付出4年的家庭可支配所得。
近期房市因銀行滿水位限貸、央行加碼祭出「史上最嚴」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讓台灣房地市場急速冷凍,未來國內資金與投資目光有望轉向海外市場,有鑑於此,「APEX艾沛思環球物業」看好台灣高資產族群購買力,拓展海外高端豪宅布局,並引進杜拜不動產投資,成為台灣第一家引進杜拜指標高端住宅的海外投資代銷業者。
財政部近期公布2022年綜合稅資料,住商機構據此統計,彙整出六都平均「最富里」,其中台南蓮潭里成為大黑馬,以綜合所得稅中位數約達166.5萬元,奪下全台都會區平均最富里的冠軍寶座,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該里鄰近南科,磁吸高資產科技人才進駐,致使區域平均收入高於全台不少。(陳韋帆)
聽到繳稅就頭大嗎?永慶房屋提醒,財政部在2023年底至今共頒布兩項房屋新制,分別為下修豪宅成交門檻與放寬繼承持有時間判定。對於即將到來的5月稅季,民眾在申報售屋所得上,會產生哪些影響?又有什麼節稅妙招呢?專家一一來解答!(陳韋帆)
薪水追不上房價飆漲!根據內政部、勞動部資料,2023年Q3全國房價所得比9.86倍,創統計新高,進一步六都觀察月薪支出與房貸佔比,已高達75~147%,顯示購屋族財力與多數無殼族相比,差距甚大,且M型化社會有持續加重趨勢。(陳韋帆)
財政部下修「豪宅交易課稅」門檻,打得2023年不少售屋人措手不及,台北市由7千萬降至6千萬,估計222件交易將受到影響,售屋人倘若「忘記」取得成本,今年5月報稅時,恐必須繳納更多「財產交易所得稅」。(陳韋帆)
年假結束,不少建商、專家認定今年在「降息循環」、「新青安貸」、「綠色通膨」下,房價將持續走揚。不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則提醒,「可以用來漲價的理由很多,但最終還是得看消費者是否買得起?願意買?否則依舊只是投資客跟建商們一同孤芳自賞罷了!」(陳韋帆)
房價所得比暴衝五縣市出爐!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Q3,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9.86倍,相較2019年暴衝1.39倍,再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全國平均必須不吃不喝約10年才能買房,各縣市中,又以台南、台中、高雄、台北、嘉義惡化情況最劇烈。(陳韋帆)
房價長期只漲不跌!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Q3全國住宅價格(房價)指數133.18,季漲1.82%、年漲5.42%,即使年增率已連5季下滑,仍不改只漲不跌之事實,再創歷史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在通膨、供需失衡、政府打炒力道趨緩等因素下,2023年Q3房價漲勢依舊令人相當有感!(陳韋帆)
立法院今(19)日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條文修正草案,房屋租金支出列舉扣除改列為「特別扣除」,扣除額18萬元,初估將有46~102萬戶受益,預計明年1月1日施行。租客聯盟估算,若租屋族將租金列舉特別扣除額後,每年約可剩下6,350至11,600元所得稅繳納。(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發生越趨頻繁,但選擇錯誤,未來分產售屋時,稅金恐暴增!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如果父母一方先過世,子女為盡孝心,將遺下的不動產全由鰥夫或遺孀全部繼承,未來若要售屋分產,稅金就會暴增,從此角度看,單純的孝心就會變成愚孝!」(陳韋帆)
行政院6日拍板「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2.0方案),房屋稅將改採「全國歸戶」,並將現行非自住稅率(囤房稅率)提高2%至4.8%。外界質疑將增加房東稅負,財政部今(7)日表示,若以現值新台幣100萬元房屋為例,若出租且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房東適用的房屋稅最高稅率為2.4%,較現制的3.6%或2.0方案一般對象適用4.8%,至少可減輕1.2萬元至2.4萬元。(記者:簡浩正)
根據109年度綜所稅資料,新竹縣竹北市平均所得高達149.5萬元,穩坐全台最富寶座,這也讓竹北成為新興天龍國,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2022年由東區關埔的「喬立悅容」,以最高每坪約65.7萬元,奪得大新竹地區最高單價豪宅一哥頭銜。(記者:陳韋帆)
PTT網友發問「台灣是什麼天堂?」,文章發出後短短5小時內,回應就出現了「炒房」二字10次,佔比頗高!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2022台灣房價所得比高達19.73倍,全球18名,加上近2年全台房價暴漲2~3成不等,部分區域甚至翻倍,網友這樣說,不讓人意外。」(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