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稅重新定義!1坪35萬就踩線 李同榮批五大不公:房價越打越高

2025/02/21 15:12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財政部推出豪宅稅新制,李同榮認為是挾打炒房之名,行搶功、增加國庫稅收之實。(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財政部推出豪宅稅新制,李同榮認為是挾打炒房之名,行搶功、增加國庫稅收之實。(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財政部重新定義豪宅稅(舊制課徵),除調整總價外,此次也首次納入單價定義,如台北市120萬/坪以上、六都及新竹外35萬/坪以上為豪宅,並調高社算所得額標準1~5個百分點,且獲利率調升至20%。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批,「財政部是挾打炒房之名,行搶功、增加國庫稅收之實,該政策明顯有『不公正、不公平、不公開、不公道、不公義』五大缺失。」

財政部公布「2024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俗稱豪宅稅的高價住宅獲利率由17%調高到20%,並調高社算所得額標準1~5個百分點,各縣市課徵標準也有調整,台北市總價6千萬或單價120萬、新北市總價4千萬或單價75萬元,其餘四都及新竹縣市總價3千萬元或單價50萬,其它縣市總價調整至2千2百萬或每坪單價35萬。

李同榮認為,財部此次政策殃及許多自助、換屋者,房價只會越打越高。(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李同榮認為,財部此次政策殃及許多自助、換屋者,房價只會越打越高。(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李同榮批財部「豪宅稅」新制有五不公缺失

李同榮表示,財部「豪宅稅」新制有五大缺失,一、「不公正」數字一刀切,殃及無辜換屋者;二、「不公平」針對高價房產選擇性加稅,製造貧富對立;三、「不公開」稅改只由技術官僚閉門造車,未廣納各界意見,擬出不貼近市場的數字定義;四、「不公道」抓大放小,低價市場持續炒作;五、「不公義」行打炒之名加重稅收,房價卻越打越高。

李同榮說,投資主流早從豪宅轉向小宅,財政部一鍋端的政策無助於健全體制。(圖/吉家網提供)

▲李同榮說,投資主流早從豪宅轉向小宅,財政部一鍋端的政策無助於健全體制。(圖/吉家網提供)

主流投資從豪宅轉向小宅 一鍋端政策難健全體制

李同榮指出,早期豪宅顯貴的時代早就過去,上一波2014年房市低潮時,豪宅跌幅最深,且在政府豪宅稅、豪宅限貸令、彭淮南300萬防線一波波恐嚇下,投資流早已變成小宅,財政部此次豪宅稅法新制,無疑是將原豪宅屋主及換屋族通通一鍋端,自住、換屋者也無一倖免,顯然只是迎合一般平民觀感,加重對高價商品的不友善。

他認為,稅制改革是健全體制,絕非用來打房,因為稅制打房只會「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結局都是反效果,財政部把增稅與打炒房做連結,這是誤導民眾的做法,不足以取。忠言逆耳,希望執事官員能廣納百川,提出「更公正、更公平、更公開、更公道、更公義」的稅制改革,以服大眾。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