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上週赴立院備詢時,表示第七波房市管制不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且會滾動式檢討是否推動第8波管制,而觀察指標就是「房價是否修正」、「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及「不動產貸款金額」三大指標,外界形容是「央行三條紅線」。對此,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央行因為缺乏第3季房市已降溫的即時資訊,誤判市況才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如今再以房價作為主要參考指標,等於宣告第8波打房來定了。投資客網紅帥過頭更預測
天母知名豪宅睽違6年再出現交易,9樓戶以9000萬元成交,對比屋主11年前的入手價,賠售670萬,幾乎是4輛入門款賓士車,引發關注。
央行祭出重拳防炒房,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今(7)日在主持2024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記者會時指出,「房市不會泡沫!也不會崩盤!」認為央行祭出的是合理政策。另外,他也大方直呼,房價到年底也不會調降。(周宸妘)
央行重拳打炒房,給投資客一個lesson(教訓)加上銀行滿水位限貸等問題,讓市場買氣提早入冬,甚至網路上湧現「逃命潮」物件急降價100至300萬,讓網友好奇是否該進場「撿便宜」?對此,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景氣循環是很正常的事,但別奢求「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直言能買在「相對低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9月19日央行公布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房貸限制再度升級,市場反應迅速,房市現在僅剩首購友善環境。隔日(9月20日)股市開盤,營建股一度大跌超過6%,顯示市場對打房措施很有感。針對房價未來走勢,專家分析,短期內房價未必會大幅下跌,但長期來看,若供應量相對穩定,需求持續減少,價格可能會有所調整,而部分屋主若有急用資金需求而出售的情況,也將影響價格走勢。儘管政策短期內可能帶來不穩定因素,對於有剛性需
代銷龍頭甲山林旗下愛山林(2540)建設今(28)日舉辦股東會,承認2023(去)年財報,通過每股配息1.5元、配股5元。董座祝文宇會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目前房價仍看不到下跌理由,估計今年結束前買氣仍會持續活絡,而央行、財部近日管制對房市不會有任何影響,因為有錢人不在乎,惟需擔心中南部供過於求的區域,股市一旦反轉就有下跌可能。(陳韋帆)
今年房市熱潮再起,許多年輕人搭乘新青安貸購屋,然而,現實中卻有許多年輕人自己沒頭期款,父母也無力幫忙,他們該怎辦?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這一波無法上車,恐怕也只能等待15~20年、少子化效應發酵時,房價下跌後再購屋了!」(陳韋帆)
賴清德今(20)日走馬上任!房價會漲還是下跌?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基本上以賴清德對於房市政策態度,以及財經首長、內政部閣揆名單,短時間想看到下跌是無望了,至少會有2年半蜜月期。」(陳韋帆)
房價竟然出現鬆動!數字科技(5287)旗下591新建案統計,2024年Q1全國新建案成交均價46萬,年減2%,創2021年Q4以來新低,591新建案指出,「今年不少建商積極搶攻蛋白、蛋殼區,反觀蛋黃區推案延遲,拉低整體成交均價,事實上,房價其實仍未有下跌跡象。」(陳韋帆)
台灣建案推動「實坪制」到底會如何?2023年內政部拋出該議題後,房產業界出現「房價暴漲、下跌」兩種極端聲音。元宏資訊不動產平台總監陳傑鳴表示,「其實實坪制只是讓大家看清事實,而且還能避免建商灌虛坪,確實很難理解房價會因此暴漲的理由。」(陳韋帆)
總統選戰落幕,賴清德當選!房價會漲還是下跌?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基本上以賴清德對於房市政策態度,想看到下跌是無望了,但畢竟閣揆名單還沒出來,如果央行總裁、主計長換人,或許會有改變。」(陳韋帆)
2023年全台房價唯二下修兩縣市!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房價,全台僅「台東縣、嘉義縣」下修,分別年跌5.5%、0.3%。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去年還在兩縣市推案的建商,可說是踢到鐵板了,畢竟政府左手打炒房、右手又祭出新青安貸利多,算是正負相抵,出現跌價,可說這兩縣推案的建商算是踢到鐵板了!」(陳韋帆)
台經院12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出爐,房市在業者轉向樂觀下,針對業者調查的「營業氣候測驗點」走揚,終止連續2個月下跌趨勢。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在新青安貸利多下,房仲業績不斷創高,且明年總統大選結束,政治不確定因素將消除,也讓業者對於前景一片看好或持平。」(陳韋帆)
永慶房屋今(21)日舉辦2023年末記者會,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回顧2023,在政府一連串打炒房動作下,全年交易量呈現「上低下溫」的情況,價格則呈現緩漲趨勢,估計全年交易量將小幅下跌3~5%,展望2024,房市將有「經濟情勢、兩岸關係、地緣衝突、通貨膨脹」四大變數,估計將呈現「量跌價緩漲」趨勢。(陳韋帆)
面對低薪、房價和物價均高的環境,不少民眾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買下一個容身的所在。房產專家何世昌表示,受到建築原物料大漲、房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全球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洲及澳洲也不例外,唯獨台灣無風無雨,「是不是很奇妙?」
通貨膨脹、經濟不景氣,2022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開始降溫,也有不少專家預估未來房價會下跌。對此,桃園市前議員王浩宇近日表示,他發現房價就快崩盤了,預估修正10%-30%。貼文一出,引發熱議。
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日前談到《平均地權條例》不溯及既往,此言一出遭到不少希望房價下跌的網友砲轟。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我能想到的不溯及既往其實有三種方式,花部長理應說清楚講明白,避免引起外界過度揣測!」(記者:陳韋帆)
元旦假期結束,金兔年即將到來!《平均地權條例》一讀通過後,房市也迎來暴風雨,多數產學預言將有半年盤整期,民俗專家又怎麼看呢?江柏樂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未來房價約有10個月下修期,期間就是自住需求的人撿便宜的好時機,倘若看到生活機能符合自己需求,且風水不錯的房子,就可以出手買下。」(記者:陳韋帆)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表示,明年上半年房市有機會「軟著陸」,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台北市實價登錄,近三年共11季住宅交易狀況,從2020年Q1均價65.5萬元開始,連續10季成長,2022年Q2來到近年最高點,均價達74.9萬元,今年Q3起止漲,並微幅下跌0.6萬,至每坪74.3萬元。(記者:陳韋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亞洲房價將急遽下跌,台灣能倖免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如果以他們的理論邏輯,台灣確實在劫難逃,持續升息的話,斷頭、降價出清、法拍潮都有可能出現。」(記者:陳韋帆)
代銷龍頭之一的甲山林旗下愛山林(2540.TW )建設今(9)日舉行法說會,宣布明年推案將上看1,500億元,對於房價是否會下跌一事,會後董事長祝文宇受訪表示,「北北基竹四縣市區域人口及需求夠多,房價自然有撐,不僅不會跌,還有可能走揚。」(記者:陳韋帆)
新建案調查雜誌住展發布最新資料,10月房市持續降溫,六大指標中,「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持平,「預售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成交組數」等四項分數下跌。住展指出,消費者出手意願低落,部分區域建案開價已趨於保守,但更多的是建商,則是放緩推案腳步,「以拖待變」。(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新建案今年來每月的近一年平均銷售率在2月達到61.33%最高點,之後便逐月下滑,至今年9月,近一年(2021年10月~2022年9月)平均銷售率來到約52.92%,為今年單月最低點,意味著新建案銷售速度正在趨緩當中。(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