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豪宅管制部分見效了!去年底央行祭出第四次性用管制,在豪宅限制部分,將「高價住宅貸款」自原有的55%調降至4成,根據《591實價登錄》,今年H1,六都、新竹縣市價量都出現明顯波動,交易量部分,僅台中不跌反升,總價(中位數)部分,僅新北小幅上升2%,其他五都與新竹皆明顯下跌。(記者:陳韋帆)
鬼月房市呈現詭異局面!根據住展統計,2022年8月房市指標五降一升,其中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待售住宅建案數量、來客組數、成交組數五項分數下跌,僅議價率一項分數上揚。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鬼月市況在多重利空影響下降至低點,市況雖不佳,但建商的議價空間反而變得更硬了!(記者:陳韋帆)
鬼門開、國曆7月也進入尾聲,各大房仲業者紛紛交出成績單!台灣房屋與永慶房屋分別年跌5.36%、5%,加上住商、中信房屋,整體來說,成交量已連續3個下跌。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目前房市有三大利空干擾,賣方守價、買方加價有限,導致交易量縮。(記者:陳韋帆)
在打炒房、升息、股市下跌等多空因素下,房市交易量已連續3個月萎縮!不少人疑惑,「交易量跌,為何房價還不跌?」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目前看來,想要等到價跌,就要看是誰撐得久了!」(記者:陳韋帆)
台股今(21)日以1萬5千728點收盤,相較今年1月最高,下跌近3千點。信義房屋市調,台股漲跌,對於購屋族資金運用、信心皆有影響,有25%的受訪者因為自備款虧損,暫時觀望,也有32%的受訪者擔憂未來景氣衰退也暫時觀望,僅有約1/3的受訪者認為不受影響,去年以來股市大漲帶動的資金行情,恐怕今年不會再度上演。(記者:陳韋帆)
疫情、打炒房、升息,消費者購屋慾望明顯降低!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最新調查,5月份消費者信心、購買耐久財貨時機、購買房地產時機,三大指數同步連續2個月下滑。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雖然指數仍處於高水位,但連續2個月下滑,顯見民眾信心確實受到影響。(記者:陳韋帆)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12)日在立院財委會上提到不動產信用管制三大方向,包括房貸成數設限、30年以上房貸限縮、不動產授信占比降低。其中,限縮30年以上房貸部分,引起房地產界軒然大波,對此,就有房市專家指出,限縮30年房貸以後,房市的「韭菜」就會消失了,房價也將開始下跌。
政府打炒房風聲鶴唳,民眾買房信心受挫!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發佈4月份消費者信心為71.77點、「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116.35點、「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指標的調查結果為122.4點,三項指標同步下跌。不過,專家則指出,該數字顯示消費者短期信心不足,長期來看,支撐力仍十足。(記者:陳韋帆)
隨著政府實施「打房」政策,房地產的交易量與去年相比,不僅沒有下跌反而因為許多預售屋的緊急拋售而上升,對許多購屋租而言,原先高不可攀的房市變得更加難以捉摸、難以下手,又擔心若不趕快進場便會錯失良機,該怎麼買、怎麼看,專家建議先從以下三大要點著手。
近2年全台房市炒的火熱,然而,同時搭上捷運利多、通車2年的新北市環狀線,14站中有11站的周邊房價明顯走升1成以上,不過中原站、橋和站竟出現了房價默默下跌的事實。房市專家指出,由此可知,捷運利多並非一定的房價不敗保證。(記者:陳韋帆)
桃機群聚持續擴散,截止到1/9累計染疫25人!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表示,根據萬華之前疫情經驗,此次桃園疫情極有可能重創桃園房市,讓店家們「挫嘞但」,極有可能難以支撐租金,而住宅部分,交易量可能導致急縮,不過,整體房價仍難下跌,少量購屋族則有機會趁此時砍價、撿便宜。(記者:陳韋帆)
全國租金指數不斷飆新高,但所謂物極必反,台北市有不少房東竟已開始「貴到降租」!根據內政部資料,10月租金指數達104.77,已連續125個月沒有下跌;另查詢《591租屋網》,竟發現共有86件主打「降租」的租屋廣告。對此,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租金太貴逼跑了租客,房東空租太久不等了,自然出現了降租潮。(記者:陳韋帆)
針對監察院指出台中市調整地價稅的問題,台中市政府表示,2020年公告地價平均下跌20.06%,經計算有9成納稅人(約85萬戶)應納地價稅降低,一般用地平均減少約2,560元,調降幅度約21%;自用住宅用地平均減少約168元,調降幅度約17%,此舉符合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積極推動的「輕稅簡政」,也是地價及標準評議委員會專業客觀的評議結果。
近年房價不斷攀漲,政府也祭出不少打炒房手段,房價漲跌又引起兩派論戰!包租公律師蔡志雄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大家常說未來少子化,所以房價會下跌,他說「事實上,房價真的有漲嗎?還是錢變薄了?」(記者:陳韋帆)
疫情不斷升溫,成屋交易出現下跌態勢!根據中信房屋統計,5月成屋交易月跌26%,建地交易更慘,跌幅45%,但農地交易卻不減反增,走揚8%。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打炒房+疫情升溫」導致一般住宅市場受到打擊,但農地不僅享有稅法優惠,看農地染疫相較室內看屋風險低,交易反而不減反增。(記者:陳韋帆)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2021年2月3日在年度記者會上指出,對於外界預期疫情再起,會影響看房賞屋人潮,預期房價下跌,賴正鎰斬釘截鐵的說「跌價機會不大,反而會微漲」。
反應北市地價上揚,台北市2021年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漲2.17%,調幅為5年以來最高的一次,地王則是由101大樓8連霸,以每坪約607萬元居冠,北市雖然有高達92.3%的地區上漲,但受疫情衝擊嚴重的觀光商圈與部分大型飯店地價則是逆勢下跌。
高度發展的雙北都會區寸土寸金,土地稀缺一塊難求,近期更因台商回流設廠導致缺工缺料,成本堆疊至售價,房價難有再下跌的空間,愈靠近市中心的精華地段,不但購屋需求旺盛,房價也最保值,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往往區域內一旦有新案釋出便能輕易引爆買氣,成就不少房市熱銷話題。
最近一期(2020年8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1,318件,較7月減幅7.70%,交易總額為339.70億元,較7月減幅1.70%;住宅價格指數104.89,較7月上升0.60%。2020年第2季12行政區季指數,相較上季有10行政區上漲,2行政區下跌,漲幅最高為大同區1.90%,跌幅最深為中正區-1.99%。
內政部2020年8月14日發布2020年第1季全國及六都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04.69,較上季上升0.52%,較2019年同季上漲3.56%。在六都方面,除台北市住宅價格指數下跌外,其餘5都為上升趨勢,惟幅度均在1%以內,指數變動仍算平穩。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年7月27日公布6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9分,與上月上修值持平,燈號續呈黃藍燈;景氣同時指標持續下跌,惟跌幅較上月略減,加以領先指標經回溯修正後呈連續2個月上升,反映疫情衝擊影響已漸縮減,惟仍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內政部2020年7月17日發布第54期都市地價指數,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00.9,較上(53)期上漲0.16%,變動微小,且已是連續9期(自2016年7月發布之第46期至本期)漲跌幅小於1%。本期上漲幅最大為臺南市0.68%,下跌較明顯者為澎湖縣0.43%,其他直轄市、縣(巿)漲跌幅也都在1%內。
即便去年房市回溫,且今年武漢肺炎疫情並未讓房價出現全盤大幅下跌,但市場仍傳出不少賠售案例,例如台北市「燙金門牌」大安區金華街,去年至今就有多筆賠售,今年1月「大安石翫」有屋主持有4年,認賠1000萬元出場;信義區2月則有總坪數僅25.67坪的小豪宅社區「新川普」,屋主賠售605萬元。賠售案不斷,但為何仍不見建商降價?